没有分寸感,是一场社交灾难

2020-08-19 12:12:0011:02 13.7万
声音简介
微博上有个话题:跟没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高赞回答说:我从来不跟没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
看似幽默的回复,其实揭示了一个戳心的社交真相:
世间的任何关系,都有其不可逾越的界限。
缺乏分寸感,是毁掉一段感情的隐形杀手。

前阵子,朋友涓子跟我在微信上诉苦。
在大学教了十几年社会学的她,年初因为疫情赋闲在家,重新拾起了写作的爱好。
潜心苦更了三个月公众号后,竟也出了几篇小爆文。
朋友们看到她的文章被大号转载,纷纷向她道喜,还有位久不联系的同学提出,想跟她学习新媒体写作。
向来热心的涓子,欣然应允。
她还特意将自己的经验整理了一份文档,给朋友发了过去。
没想到,这位朋友全然不把自己当成外人,不管白天晚上,只要一碰见问题就来向涓子请教。
有时候凌晨一两点,还会打来电话让她帮忙修改文章。
涓子心里不大舒服,但碍于两人的旧交,仍旧耐心地解答朋友抛来的一连串问题。
后来学校通知开始上网课,涓子白天要给好几个班的学生讲课,晚上还要备课、看书。
忙的团团转的她,常常不能及时回复朋友的求教消息。
没想到这位朋友居然在朋友圈暗戳戳地内涵她:
“会写几篇文章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摆出一副心高气傲的样子给谁看呢!”
忍无可忍的涓子,一气之下拉黑了她。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描述中国家庭时,曾提出过一种“浆糊逻辑”的概念: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没有隐私,不分彼此,关系就会乱成一锅粥,矛盾和冲突也将随之升级。”
这个逻辑,用在人际关系上,也颇为合适。
不把自己当外人,没有界限的肆意打扰,没有底线的强人所难,只会让关系越走越淡。

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
“要想得到一个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人,你就去无限度地走近他。”
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死于久不联系,而是走得太近。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每一段关系中都有着各自舒适的安全空间。
再亲近的关系,一旦越界,也逃不过愈走愈远的宿命。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里,宋倩和童文洁这对老朋友,曾经险些“闹掰”。
因为误认为英子和方一凡“早恋”,宋倩找到童文洁,想让两个孩子杜绝接触。
童文洁觉得宋倩过于紧张,一直在试图安抚她的情绪。
宋倩却越说越激动,甚至指责童文洁的老公“在家游手好闲,油嘴滑舌”,就差把“软饭男”三个字直接说出来了。
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说不定以后方一凡也会继承爸爸的“不靠谱”。
话音刚落,向来好脾气的童文洁顿时就翻脸了。
有时候,过于热情地介入他人的私人空间,不仅不会让彼此更亲密,反而会导致双方反目。
知乎上有个话题:“你为什么和最好的朋友分开?”
下面的答案五花八门,却多多少少都离不开“界限感”的缺位:
带男友参加聚会,有人打着“关心你”的旗号旁敲侧击地打听他的工作、收入、恋爱经历;

有朋友总爱当众开你的玩笑,你稍有不悦,就要被指责“小心眼”;

有人老喜欢找你帮忙,大到借钱,小到带饭拿快递,还总摆出一副理所应当的姿态;
......
《朋友》里有句话:
“朋友之间,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离。”

东野圭吾的小说《假面前夜》中有个情节:
酒店女接待尚美,对前来住宿的面戴“面具”的单身女客人的来历深感好奇。
大堂经理却颇为严厉地告诫她:
“来我们酒店的客人都带着一个叫做客人的面具,永远不要试图揭开面具。”
诚然,活在这个世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客人”。
关系再亲近的两人,也需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就像蔡康永说的:
“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与人相处最好冷淡一点,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之前看综艺时,很喜欢华晨宇和张歆艺两个朋友间的相处方式。
张歆艺说,只要花花不主动提起,她从来不会过问他私下的生活和感情状态。
但是如果花花心情不好,一个电话打来,她就会让袁弘准备好一桌子他喜欢的饭菜。
两个人的友情,就在这种不咸不淡的交往中,愈来愈深。
陈道明谈到自己交友观时,说过一句话:
“人到掏心窝子时,就离分开不远了。”
他一直向往的,是那种淡若水的“君子之交”。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像《爱情公寓》里演绎的那样:
“最爱的人在身边,最好的朋友在隔壁。”
经历得多了,才发现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其实是“熟人生处”。
关系再好,也要学会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彼此之间,知进退,懂分寸。
相处舒服的朋友,才能越过乍见之欢,走向久处不厌。

孟非曾说:“做主持人也好,做人也好,我都愿意和那种懂得分寸的人打交道。”
与人相处,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是疏离和冷漠,而是一种识趣和智慧。
越是亲近的关系,越需要用心经营。
朋友之间,关系再好,也不要忘记下面几点:
1. 说话留余地
树立底线意识,避免出口成伤,须知口能生玫瑰,也能吐蒺藜。
与朋友交谈,切忌把恶俗当幽默,把刻薄当成直爽。
学会把握说话的“度”,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再亲密的朋友,也不能当众揭短。
2. 相处有距离
明晰彼此边界,不窥探隐私,不干涉生活。
不要打着“为了你好”的名义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强迫别人的看法和你一致。
关系再好,也不能不把自己当外人。
3. 做事多考量
学会换位思考,不强人所难,不予取予求。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最好不要麻烦朋友。
修得一颗同理心,就是最顶级的分寸。
4. 边界要守好
不要总是在别人的世界踱步,也别允许别人在你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如果感到自己的边界受到了侵犯,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出来。
面对那些屡屡入侵你私人空间的朋友,能远离就远离。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再亲近的人,相处没了分寸与边界,也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愿你既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也不随意侵入他人的世界。
把握好方寸之间的界限,在一段舒服的关系里彼此滋养,久处不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厦门旅者胡

读书丰富头脑清醒思路

听友184013685

🥫罐头有保质期但爱你没有期限

i孤狼归来

现实生活中,没分寸的人到处都有,又不能得罪?

听友238661123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不拿自己当外人,每天让我帮她接孩子,取快递,来我家到点蹭饭,我刚开始欣赏她幽默搞笑乐观的人生态度,到后来讨厌她占便宜没完,用你理所当然。

苍海一飞鸿 回复 @听友238661123

嗯哼,也是在你逐渐的默许下给她惯出来的

猜你喜欢
分寸感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分寸感》这本书能帮你解决90%的人际关系问题,分寸感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人际关系中,尊...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一场邂逅一场梦

苏小师,一个设计专业毕业的天真烂漫的少女,意外撞上了富家公子易凡的婚车,闯入了他平淡无奇的生活,不知不觉中两人间产生了不可言表的情愫,这给苏小师的男朋友岳明和易...

by:四叶安宁

《分寸》——知分寸懂进退

人生成败在于把握分寸尺度

by:求为

广院之春:一场游戏一场梦

广院之春上的“哄台”是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后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校园文化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篇章。哄台是独特的广院校园文化的结晶,这种校园文化带有时代性的大众文...

by:金刚亮亮

经穴分寸歌

12经脉和任、督2脉合称14经,是针灸、刮痧选穴配区的主要依据。

by:听友41579055

拿捏分寸

人际交往

by:古运飞

分寸的本质

何为分寸?可用两个字来概括,也就是智慧。本书以“分寸”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细致的剖析,探讨为人处事过程中的各种情境、状况的问题,向大家全面阐释分寸的本质。通过对...

by:彭二丫麻麻

一场恋爱

每个人都需要谈恋爱的吧,恋爱的结果无非就是分手与不分手,因此,如何维持一段长期的关系?不论是现在的恋爱关系还是未来的夫妻关系,这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世界终极难题。...

by:微信营销之微营销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