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审美接受差异

2022-11-03 17:11:0901:36 29
声音简介

    “诗无达诂”说的发展

  “诗无达诂”这句话,出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是说对于《诗经》作品中的词语,人们很难作出通达的解释。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了在作品鉴赏中“音实难知,知实难逢”的普遍现象:

      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会已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从作品本身的特点及读者的审美趣味两方面论述了“文情难鉴”的原因。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了“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奇迹可也”的见解。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提出了“诗无达志”的观点,即指出:诗歌作品本身的内涵具有丰富性、宽泛性与不确定性,这就使诗歌语言带有多义性与复杂的意味。王夫之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有诗。”肯定了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主体审美的差异现象正是诗的无穷魅力之所在。

文章来自于:谭汝为《诗无达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EP35 生产性观众:媒体接受作为文化与审美过程

本书以文化社会学为导向对观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媒体接受行为展开了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主流的传播学研究,比如媒体效果研究、阿多诺/霍克海默关于文化工业的研究、鲍...

by:小石头up

全然接受

当我们停止与自己为敌,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时,我们已经开始拥有全然接受自己的慈悲与智慧。

by:深蓝读书

《审美无意识》雅克·朗西埃

雅克·朗西埃,法国哲学家。在本书中,朗西埃并不是用弗洛伊德的概念解读文学和艺术作品,相反他关心的是为什么这样的解释会在证明精神分析概念的当代价值中占据十分重要的...

by:谢松庆

中国审美史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在具体的审美沟通活动中,审美文化作为审美文本与审美语境的一种...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正念与接受》

这是关于正念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的专业书籍

by:馨泓听书

俺会欣然接受你

这段有声书故事是发生在80年代初,有一位年轻人是跑外交的,巧遇一位漂亮的洋妞,朋友们想知道这异国恋情,哪个就细听专辑。主播介绍:更新频率:主播介绍:中国首届优秀...

by:飞跃海峡

书法审美鉴赏

本专辑主要围绕书法何为美、何为不美、如何才能美、如何鉴赏等视角来展开。该专辑遵循书法美学生成的自身逻辑,从汉字书写如何成为艺术、书法与文字的关系等问题开始,逐步...

by:艺术时光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