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39】大卫·奥尔沃斯:《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场繁华一场梦

2023-05-10 10:25:3035:58 1.5万
声音简介

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年份:1925年

作者:【美】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中文文稿 

大家好。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哈佛大学的大卫·奥尔沃斯教授。他将为我们介绍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


大家好,我是大卫·奥尔沃斯,我在哈佛大学英语系教授美国文学与文化。我最近刚刚完成了诺顿评论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编辑工作。


时间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渐熄,而一直到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袭来为止,在这熠熠生辉的十年间,美国的经济、文化突飞猛进,以至于后人回想起这十年,忍不住将它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The Roaring Twenties)。随着大批参与一战的年轻人返回美国,人口激增、城市化、以及美国经济的爆发性增长相伴相生,美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大量工厂采取了批量化生产,消费主义也开始盛行一时。流水线让福特公司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到了20年代,福特T型车的售价更是低至290美元一台,比当时的马车还要便宜。于是汽车从世纪初富人手中的玩具摇身一变,完成了在美国中产阶级中的普及,开车兜风更是成了城市新居民的最新消遣方式。


与此同时,战争的阴霾散尽之后,人们沉浸于及时行乐之中,爵士乐、舞会和各种派对也因此蔚然成风。纽约的黑人聚居地哈莱姆区作为当时的黑人文化中心迎来了文化思想上的繁荣,史称“哈莱姆文艺复兴”,而黑人音乐家创作的爵士乐也逐渐为白人所接受,开始风靡全国。时髦的红男绿女穿着高调,伴随着爵士乐日夜笙歌不息,思想开放、追求自由的现代女性也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些女性的典型代表便是所谓的“飞来波女郎”(Flapper)、或“飞女郎”,她们留着短短的波波头,浓妆艳抹,穿着裁短的裙子烟视媚行,抽烟喝酒,在私密关系方面也百无禁忌,还常常在派对上狂欢到天明。而尽管美国政府在1920至1932年间推行禁酒令,禁止人们私自酿造、运输、销售酒精饮料,酒水依然屡禁不止,私酿、走私、地下黑市和酒吧层出不穷,人们甚至将酒水藏在高筒靴的靴筒中,现在英文中“走私”(bootleg)一词,按照字面直译就是“靴筒”的意思,也是从这里来的。


这个激动人心的狂野年代,被美国小说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称为“爵士时代”,他本人也成了这个时代的“编年史家”兼代言人,他时髦的妻子,泽尔达·菲茨杰拉德更是“飞女郎”的典型代表。


1931年,站在大萧条的废墟中回看二十年代的菲茨杰拉德,在《爵士时代的回声》一文中写道,“那是奇迹频生的年代,是艺术的年代,是挥霍无度的年代,是充满讽刺的年代。”而纵观美国文学,没有哪一部作品,能比菲茨杰拉德发表于1925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更好地捕捉这段纸醉金迷的岁月中的繁华与空洞,荣光与没落,沉醉与迷茫。正如菲茨杰拉德本人所言,“在那时,年轻的我们面前,一切都像是镀上了玫瑰红,浪漫无比;因为自此以后,对于周遭的环境,我们将永远不会再如此感同身受。”



爵士时代的浮世之歌


《了不起的盖茨比》呈现的,正是这么一个时代的缩影。


《盖茨比》一书的叙述者名为尼克·卡罗威,他于上个世纪20年代从美国中西部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从事证券行业。尼克住在当时的纽约富人区,长岛西侧的西卵区,里面的居民大多数是当时的新贵,而尼克的邻居盖茨比就是其中的代表。盖茨比是长岛新近崛起的大亨,他本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就连他的财富来源,人们也对之知之甚少,但他的豪宅,却是周围邻居夜夜笙歌的所在。


尼克与盖茨比的交往日趋频繁,神秘的盖茨比也渐渐对尼克推心置腹。有一天盖茨比告诉尼克,自己一直以来有位日思夜想的心上人,她就是尼克的表妹黛西·布坎南。一战爆发前,还是青年军官的盖茨比与黛西坠入了爱河,可战争开始后,盖茨比不得不前往欧洲,而留下来的黛西最终嫁给了一位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南。布坎南一家的房子与盖茨比的豪宅仅仅一水之隔,他们住在位于西卵区对岸的东卵区,那里是传统上流阶层的聚居之所。而盖茨比之所以会住在尼克家隔壁,也仅仅是为了能够隔水遥望黛西家的房子,以便重新赢得黛西的芳心;而他之所以每日都在豪宅中举办奢华的派对,也不过是希望有一天,黛西能够光临其间罢了。


得知了内情的尼克开始帮助盖茨比创造机会,但事情的走向并不如盖茨比的意。盖茨比毕竟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富豪,尽管他如今家财万贯,然而,刻在骨子里的阶级差异却无法被抹平。最终,黛西的丈夫汤姆·布坎南知晓了一切;小说的结尾,一场谋杀终结了盖茨比的生命,而目睹了大都市之浮华空洞的尼克最终也离开了鬼影幢幢的东海岸,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家乡。


很多人认为《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半自传式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确实可以从《盖茨比》一书中找到菲茨杰拉德人生经历的印记。可以说,菲茨杰拉德此前的人生从三个方面影响了这本书的构思。


其一是他的成长经历。菲茨杰拉德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一个上层中产阶级家庭,从小,他的身边便不乏有钱人,这也让他知道了维系财富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的祖上也曾辉煌过,但是到了他父母这一辈便已家道中落。因此,菲茨杰拉德本人对于阶级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感慨颇深,也对金钱格外敏感。


在上大学期间,菲茨杰拉德喜欢上了芝加哥“四朵金花”之一的吉妮维拉·金。吉妮维拉出身显赫,她的父亲是全芝加哥有名的证券商,二人坠入爱河之后,菲茨杰拉德去吉妮维拉家登门造访,却得到了她父亲冷冷的一句“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千金”,他们的恋情也宣告终结。很明显,《盖茨比》一书中黛西的原型,部分就来自吉妮维拉。盖茨比从一个寂寂无名的穷小子白手起家,想要超越的,就是他和黛西之间阶级上的鸿沟,在书中,这条鸿沟也具象化成了阻隔在东卵区和西卵区之间的那片港湾。


第二个因素就是菲茨杰拉德的教育背景。念完预科学校后,菲茨杰拉德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他立马开始了大量文学创作,也结交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他把大量精力投入了文学社团和剧团中,还在创作完小说之后尝试投稿。尽管热衷于课外活动的代价是学业的荒废、乃至于被迫退学,但是我们可以说,菲茨杰拉德就是在普林斯顿期间走上了创作之路。



超越“纪实小说”的现实故事


第三个影响因素则来自于当时的一些先锋派作家在文学形式方面的大胆尝试。菲茨杰拉德本人最钦佩的作家,T. S. 艾略特和詹姆斯·乔伊斯就是其中翘楚。


T.S. 艾略特和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当时的欧洲文坛百花齐放,意识流、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流派层出不穷,但究其根本,这些现代主义流派所想要挣脱的,都是传统文学风格的束缚。而在当时,最为典型、也是最为流行的传统风格,便是所谓的现实主义——也就是用写实的笔调,客观描写日常生活、社会中的人物与事件,反对过分艺术化、戏剧化、夸大的、不真实的表现手法,并将抨击现实社会的弊端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当时的美国文学为例,西奥多·德莱塞就是现实主义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致力于揭露穷苦女性的悲惨生活状况;他的小说,如《嘉莉妹妹》、《美国悲剧》、《珍妮姑娘》就以其客观的笔调闻名于世。


受到现代主义新潮流影响的菲茨杰拉德自然也对这一类的现实主义作品多有不满。他把这些客观写实的作品称为“纪实小说”,而当他开始动笔写《盖茨比》一书时,菲茨杰拉德在一封信中写道,自己再也不打算写所谓的“纪实小说”,而是想要尝试新风格,开启一场”纯粹的形式上的实验”。在这次实验中,他杂糅了各种风格的长处,将抒情诗、史诗、现代诗中的诸多手法与精彩的叙事相结合。我想,或许可以将这种新的风格,称为“虚拟现实主义”(subjunctive realism)。这个词是我在仔细阅读了《盖茨比》一书后总结得出的。


我之所以会这样命名菲茨杰拉德的风格,是因为他常常在小说中使用虚拟语气。很多时候他在陈述故事的时候并没有用陈述句,而是使用了“如果……那么……”、“也许……”这样的虚拟语气来体现出整件事情如梦似幻、或虚或实的特点 。这种手法甚至超越了句子的层面,而是被拓展到了全书的叙事风格上,也被叙事者用来探索事实之外的可能性。


这种“虚拟现实主义”并不永远遵循社会现实,相反,虚拟的口吻让书中得以容纳大量与现实不相符、甚至前后矛盾的内容,也让整部小说变得虚虚实实,真假难辨。比如,盖茨比去世后,整座豪宅已经是门庭冷落,尼克叙述道:“一晚,我听到车声,看见车灯停在盖茨比家门前,但我没去细查。也许是哪个从世界尽头远来的宾客,还不知道这场欢宴已经结束。”叙事者尼克在书中进行了大量设想和推测,这些心理活动都是在虚拟句中完成的,而读者也很难证实,这些究竟只是旁观者尼克的猜想,还是现实中真有其事。


这也是《盖茨比》一书在写作风格上最明显的特征:菲茨杰拉德借此对传统的现实主义进行了很多探索与突破,而尽管《盖茨比》一书从大类而言依然是现实小说——换言之,它完全有可能发生在现实之中,而不是科幻、奇幻、甚至恐怖小说这样超自然的作品,但是它确确实实地拓展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边界,并让整本小说变得如梦似幻,仿佛是叙事者尼克多年以前的梦境,又仿佛印象主义画作一般朦朦胧胧,让人看不真切,而书中的诸多意象也带上了高度的象征性,充满了怀旧、迷离与感伤。


除了这种虚拟的现实主义手法之外,《盖茨比》一书一直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叙事者尼克片面的视角是如何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复杂、也更含混的。


说起尼克在叙事中的作用,就必须提起菲茨杰拉德的编辑,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的麦克斯韦·铂金斯。铂金斯本人是一代传奇编辑,经过他手的老一代作家包括亨利·詹姆斯、约翰·高尔斯华绥、伊迪斯·华顿等功成名就的小说家,但他最厉害的一点,莫过于发掘新人时眼光之老辣。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托马斯·沃尔夫等人都是经过他的发掘才扬名文坛的,海明威甚至将《老人与海》一书题献给铂金斯,以表敬意。1924年,铂金斯从菲茨杰拉德那里收到了《盖茨比》的初稿。他在回信中对这部书稿极尽赞美之能事,但同时也提出了两条至关重要的意见。正是这两条意见,才让《盖茨比》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铂金斯的第一条意见是,主角盖茨比的形象有些模糊。哪怕在全书的前半部分,盖茨比被有意塑造得神秘莫测,但他依旧希望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描摹出盖茨比的形象。信中举了个例子:盖茨比会在交谈中使用“老兄”(old sport)一词,而这个并不高雅的词汇暴露了盖茨比的出身。铂金斯希望菲茨杰拉德能够加入更多类似的细节,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勾勒出盖茨比其人。


第二条意见看似与第一条恰恰相反:在初稿的后半部分,菲茨杰拉德从盖茨比的角度对他的生平遭遇进行了清楚的交待,但铂金斯认为,菲茨杰拉德应该继续通过叙事者尼克的视角来讲述这一部分故事,并通过在各处插入一些片段来补足整个叙事。比如,读者和尼克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推断出盖茨比财产的来源,而不是被一位全知的叙事者告知这些“真相”。如此一来,盖茨比的形象丰满了,但他的过往却依旧云遮雾罩,而不是像简单的人物传记一样平铺直叙,毫无秘密可言。


采用尼克作为叙事者的妙处在于,他的视角将原本平铺直叙的故事复杂化了,也为整部小说带去了强烈的反讽色彩。作为事件的旁观者,尼克在故事中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而追随着尼克视角的读者对整个故事的了解也是循序渐进的。但同时,尼克也是菲茨杰拉德本人的代言人,他对事件的评价很多时候也传达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比如,《盖茨比》一书极为著名的开篇,或许也是菲茨杰拉德本人借着叙事者尼克之口有感而发: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种不加批判的态度,使得尼克与小说中纯粹作为参与者的众多角色保持了距离。相较而言,如果故事的后半部分由盖茨比本人来叙事,这种微妙的距离感就会荡然无存。


收到回信的菲茨杰拉德依照铂金斯的反馈对小说进行了大幅修改。一年后,《盖茨比》以我们熟悉的面目出版了。而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部不朽之作,铂金斯极具洞察力的批评功不可没。


这样一种从叙事者的有限视角出发的写作手法并不是菲茨杰拉德的独创。在美国文学史上就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梅尔维尔的长篇巨著《白鲸》。小说从叙述者以实玛利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主人公亚哈船长的故事,而正是这样一种叙事者与主人公分列故事两端的手法,让全书变得更为复杂,也在作品内部提供了批判和反思的视角。


此外,铂金斯也意识到了菲茨杰拉德在叙事风格上的创新——他认识到《盖茨比》一书已经挣脱了传统纪实小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叙事口吻。整部作品传达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与深刻的反讽,也展示了“在无情的宇宙之间,人们的生存状态是何其荒诞、怪异”。


《盖茨比》出版之后销量一般。这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三本长篇小说,在此之前,他于192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处女座《人间天堂》一炮而红,菲茨杰拉德夫妇也成了文化界的名人、时尚界的宠儿,引领了诸多潮流。


因此,销量平平的《盖茨比》对于当时的菲茨杰拉德来说,虽然不能说是非常失败,但也谈不上是大获成功。好在当时的很多文坛大家都对这本书给出了正面评价,其中就包括菲茨杰拉德的文学偶像,T.S. 艾略特。他于1925年末写信给菲茨杰拉德,告诉他自己已经一口气读了三遍《盖茨比》,还将这本书称为“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


到了三十年代,大萧条开始。爵士时代纸醉金迷的氛围荡然无存,《盖茨比》一书作为上个时代的缩影,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冷落。等到44岁的菲茨杰拉德于1940年去世时,他余下几部作品并没有太多读者。然而,1945年至1975年间,二战后的美国就像一战后一样变得再次欣欣向荣起来,《盖茨比》也再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菲茨杰拉德的文名与日俱增,这部作品也成为了美国中学课堂中的经典。



追逐美国梦,追逐绿光


《盖茨比》之所以在美国能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力,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部小说看上去远比实际要简单。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无论他们有没有阅读过原书,有没有注意到书中独特的叙事手法,这都是一个他们早已熟知的故事。尽管书中包含了菲茨杰拉德的匠心,但是和福克纳、乔伊斯、斯坦因等现代主义作家极为晦涩的实验性作品相比,《盖茨比》一书在艺术手法上显得远没有那么复杂。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谈论它时,往往忽略了全书的文学技巧,而是更倾向于谈论书中的主题。


《盖茨比》一书涉及到了四个重要主题。


其一就是人对自我的塑造。换言之,任何人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塑造自我,通过“柏拉图式的理念”来实现自我。白手起家的盖茨比,作为一个典型的通过自我奋斗而成功的人(self-made man),就是其代表。而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是这样白手起家之人,比如富兰克林和林肯。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种自我拼搏精神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也是美国精神的内核。


因此,第二个重要主题就涉及到个体奋斗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穷小子盖茨比所经历的一切恰恰映射了美国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甚至也映射着此后百年来的起起伏伏。盖茨比也由此超越了一个个人、一个阶级、甚至一代人的缩影,而是在更大的意义上与美国精神相勾连。


而一旦我们将故事的象征上升到美国精神,第三个主题也就呼之欲出:对美国梦的追逐及其幻灭。在《盖茨比》一书中,美国梦并未实现,盖茨比的悲剧结局和尼克的黯然离开就象征着梦境的破灭。小说也告诉我们,美国梦仍然有待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性别的共同建设,而长久以来人们对美国梦的追逐,就好像盖茨比久久地凝望着对岸黛西家码头上的绿光,可望而不可及,却引得人无限向往。


最后,《盖茨比》一书是对物欲横流的二十年代的刻画,也是对当时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反思。盖茨比的豪宅中,金碧辉煌的外表与人心之空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的反讽,就好像菲茨杰拉德本人的遭遇一般令人唏嘘。但同时,这本书又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的单纯批判,而是想要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盘根错节的情感、文化、社会因素在我们面前一一加以剖析。而叙事者尼克对于判断的悬置,更是让全书对物质主义的态度更为暧昧不清。


自始至终,书中对美国梦的刻画都是含混、模糊的,而《盖茨比》经久不衰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这本书让我们不停地追问,美国梦究竟是什么?谁的美国梦?我们为什么将它称作美国“梦”?这是否暗示了其不可实现?我们又该如何实现它?


而作为逐梦者的盖茨比,更是引发了我们的诸多思考。他象征着美国梦中复杂的一切。这个出身贫穷、却最终靠着自我奋斗走向成功的人,他是否真的重塑了自我?他将自己更名为盖茨比,但是他是否真的让自己获得了重生?


全书的悲剧色彩似乎让我们觉得,答案是否定的。似乎,阶级的鸿沟不可跨越,而哪怕盖茨比能够在物质上与布坎南一家平起平坐,但他的出身始终无从更改,而在美国这么一个号称“无阶级社会”中,上流阶层与其他阶层之间依然壁垒分明。故事中有几个有趣的细节,其一就是前面提到的“老兄”一词,它暴露了盖茨比的用词习惯。再比如,盖茨比本人声称自己在牛津留过学,而出身世家的汤姆·布坎南却凭借盖茨比身穿的粉色西装就一眼看穿他没有真正在牛津念过书,因为牛津的绅士是绝不会穿招摇而俗气的粉色西服的。后来盖茨比也承认,自己并没有正式在牛津入学,而是作为军官在那儿待了五个月时间。


在这个意义上,盖茨比的一切努力似乎仅仅是一种无望的追逐。他的悲剧性也正在于此。我们甚至可以说盖茨比是天真、纯粹的,因为在这么一个人人陷入空洞迷惘、及时行乐的年代,只有他依然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故事的结局,依然相信物质的提升能够弥补阶级上的差异。其“了不起”也源自于此。


他是一个深陷在过去中的人,他深信自己与黛西今天的局面源于过去的一场错过,而他今天的奋斗,就是为了扭转过去。在一场与尼克的争论中,盖茨比高呼“我们当然可以重现过去!”,因为黛西,这个已经在过去完成了的理想的化身,也只存在于他对过去的想象之中;可他却不知自己就像是逆水行舟,与过去愈行愈远。


在小说的最后,即将离开纽约的尼克来到海边,仰天躺在沙滩上。他想象着第一批移民刚刚发现这个新世界,这片等待着他们征服的、清新碧绿的土地。如今,这片土地上的树木已经被砍下,让路给了盖茨比的别墅,而正是这些树木见证了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想。“在那昙花一现的神奇瞬间……人类在历史上最后一次面对着和他感到惊奇的能力相称的奇观。”


换言之,人类登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刻,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面对这片完好的、有待征服的土地,而从今以后,他们的一切追逐,都是为了这道存在于过去的幻影。


盖茨比的追逐也是如此。全书最后,菲茨杰拉德借尼克之口写道:


“当我坐在那里缅怀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西的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时所感到的惊奇。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一定就像是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却如逆水行舟,不停被推回过去。”

—————————————————————————————————————————

大卫·奥尔沃斯教授为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听众推荐了以下三本书:


第一本依然是美国文学传统中的经典之作,《白鲸》。这本书与《盖茨比》之间有很多可以互相参阅的地方,甚至在写作结构上也十分相似:二者都采取了“叙事者—主人公”这样一种二分的结构来讲述整个故事。此前已经有数位教授推荐《白鲸》作为相关阅读书目,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听我们关于《白鲸》的那一期节目。


第二本是作家、学者、批评家莫林·科利根(MaureenCorrigan)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专著,《我们就这样阅读下去》(So We Read On: How The Great Gatsby Came to Be and WhyIt Endures)。这本著作对《盖茨比》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阐述了为什么《盖茨比》直至今天依然十分重要。


第三本书是哈佛商学院教授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的著作,《监控资本主义时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尽管这本书和《盖茨比》毫无瓜葛,但是全书对二十一世纪的资本主义做出了精到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它和菲茨杰拉德在《盖茨比》中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刻画一脉相承。


最后,奥尔沃斯教授想给初次阅读《盖茨比》的读者一个建议:希望大家可以慢慢读这本书,一点点体会菲茨杰拉德行文布局中的魅力。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哈佛大学博士 白贲 撰稿、编译。英文版由Galen Beebe、Zachary Davis制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泽弦ak

诗一般的解读

京漂6号

谁在年轻时没有错过,谁在岁月中没有惆怅,失去的渐成幻象,完美而缥缈,心中的偶像或许具有激励人不断臻于完善的动力。盖茨比好像也是受到这种激励的人。

京漂6号

盖茨比看似浮华奢靡的生活,其实深藏着一种执着的证明自身的欲念。爆发者可以把一切都做的惟妙惟肖,唯有出身的背景无法抹去。在里面需要经受怎样的心理磨难,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这种故事的心理活动往往波谲云诡,千回百转,主播的声音语调控制,展现了其中丰富的层次变化。

一圆妈妈

你是不是我老师?声音一样

火凤凰ZF

翻译相当可以,“烟视媚行”都出来了。(^o^)

猜你喜欢
《叶圣陶散文》精制女声版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一位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又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叶圣陶散文书面先行者。作为散文家,他早期和周作人、朱自清共同成为文学研究会散文创作...

by:听名著说

《林语堂散文》精制女声版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华民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圣约翰大学...

by:听名著说

【精制版】小宝超短篇小说

Hallo,大家好,我是静小宝,我的新专辑【小宝超短篇小说】与大家见面啦。本专辑将会呈现不同类型的短篇小说,比如情感暖文、悬疑探案、都市小说、历史经典等等,每集...

by:静小宝_

大简中文

专辑理念:从点滴做起更容易,从本源学起更精通,从长远打算更清晰,从现在开始最合宜!专辑原则:以字、词、句、篇、文为基本单元,稳扎稳打,探求中文知识本源,探究中文...

by:刘晓锐_

德古拉中文版

但凡喜爱西方恐怖文学和电影的人对“德古拉”(Dracula)这个名字肯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位集残暴和优雅、狡诈和魅力于一身的吸血伯爵诞生于1897年,...

by:大眼梅梅

大卫·科波菲尔(中文版)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至一八五零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全书采用第一人称...

by:沉湎你的微笑

【趣讲经典】人性的弱点-精制版

《人性的弱点》,作者是戴尔·卡耐基,这个人在人际关系领域是很牛的,被称为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是20世纪...

by:王胖不胖

简爱-中文版

玛丽·简·爱·苏与霸总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故事上面的话只是调侃。小说讲述了孤女简·爱的个人成长经历,幼时父母双亡,寄养于舅母家,备受虐待,后被打发到寄宿学校,那...

by:陆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