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如何摆脱成为一个又丧又迷茫的年轻人


之前声东击西其实有一次聊到过积极心理学,是说人类其实总是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灾难,而面对这一切,其实现代的学科,包括心理学在内也都有研究,也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来面对。那次节目之后,也有听众说会想要了解更多。


所以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和积极心理学有关的嘉宾,他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老师。


今天我们从上次节目后听众提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出发,那就是很多人会觉得很丧,很迷茫。说其实在疫情前,也会觉得丧和迷茫,疫情来了之后,更觉得虚无,再遇上一些工作的挫折,就完全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如何。赵昱鲲老师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为大家解答。


如果大家对赵老师与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光之来处」,回复「声东击西」,就可以的课程的购买链接,只需要99元就可以购买六十节音频课,还包括非常多细节的文字和测试。

优惠期三个月:2020年8月27日~2020年11月27日



另外,我们的节目「到海外去」第二季可以在一下平台购买收听:

爱发电、喜马拉雅、蜻蜓FM、Patreon、Himalaya



【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嘉宾】

赵昱鲲,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微博:@赵昱鲲



【主要话题】

[06:48] 理智是情感的律师,隔绝情感的人无法作出选择

[10:45] 丧和迷茫是受控动机导致的

[17:02] 如何重新发现自我

[21:43] 沉船练习,对价值观的思考

[29:24] 我们所听的道理,它有符合科学吗

[31:04] 我们如何选择价值观

[40:19] 原生家庭伤害可以被抚平吗

[45:24] 锻炼自己的成长性思维




【相关阅读】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思考快与慢》的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cideTheory),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Deci Edward L. 和 Ryan Richard M. 等人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乔纳森·海特 (Jonathan Haidt),《象与骑象人》的作者。

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是一种新的动机认知理论,它将动机区分为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的作者。

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在 1955 年发展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是 1960 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的先驱。



【音乐】

* Book Bag-E's Jammy Jams



【关于我们】

网站:etw.fm

新浪微博:声东击西ETW

邮件:etwstudio@gmail.com 

支持我们:https://www.etw.fm/donation


柯男二

声音像金世佳

回复@柯男二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Grace0301

还是蛮感慨的,我妈大概是天赋异禀,从小就培养我自己做决定。她说你必须自己做决定,因为没有人能替你承担后果。所以尽管也很艰难地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迷茫过。对我来说,提前预料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为此做好准备已经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了。现在我也做了妈妈,孩子的老师说我太佛系,可是我坚持孩子他有自己的自由,他应该有不做优等生的自由。

暖暖里透光 回复 @Grace0301

你妈妈应该是一位大学老师吧?

俺也一样momo

一些评论说不知所谓、没用,但是嘉宾讲的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如果你觉得抽象和晦涩,那是你理解能力需要提高或者你的心态太急功近利。人的天性决定了短视和急于求成。而长远的眼光和彻底解决问题的勇气是需要后天培养和涵养的。

千年粽子_13

老师讲得全是我需要的呀,谢谢老师和主播!

只思不语

受益匪浅,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那段内容太精彩

逗留许久

醍醐灌顶 说的很透彻,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少和别人攀比,了解自己能力边界,不勉强自己,不苛求他人

当前评论用户

325

简介: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信人间有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