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原文全解及智慧 第二章 系辞下 4

2020-08-27 10:33:1136:29 332
声音简介
第二章 系辞下 4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五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六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七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八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原文版《伊川易传》

《伊川易传》,中国北宋程颐注解《周易》的哲学著作。又称《周易程氏传》、《程氏易传》,共4卷,15万字。1981年中华书局校订出版的《二程集》中收入该书。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易传通解

由朱高正,即南宋大儒朱熹26代孙所做

by:璞玉读书

解厄学原文及译文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的“太平宰相”,十四岁即因才华洋溢而获赐同进士出身。在朝为官五十多年。这部《解厄鉴》虽没有其诗词之华美,却句句真言,句句智慧。本书讲述遭逢...

by:剑雨飞花_j8

易经64卦原文全解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by:元亨利贞918

菜根谭原文及解读

古文中的智慧永远值得学习~录音下简介中都附有原文,方便听阅~

by:绿尘翠涛

《诗经》全本 原文诵读及解析

让身心畅游在《诗经》唯美的海洋里。《诗经》之美,无需赘述。她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

by:小五上学啦

易传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

by:乐天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