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2020-09-16 07:04:1000:50 140
所属专辑:李白诗词集
声音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奔流。

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




注释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

江:长江。

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一说指当时豪门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

成古丘:晋明帝当年为郭璞修建的衣冠冢豪华一时,然而到了唐朝诗人来看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丘壑了。现今这里被称为郭璞墩。

三山:山名。今三山街为其旧址。

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

浮云:比喻奸邪小人。

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赏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的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两岸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以及市民的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轮转之速,令人恍惚。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的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解1、吴...

by:小巧小玲

金陵秋

金陵秋_小说在线阅读_林纾以作者同乡辛亥革命将领林述庆军中日记的真实经历为背景,以虚构人物女学生胡秋光为纬,记叙、描写了辛亥至民国元年间社会的鼎沸纷扰状况。

by:善意流传

金陵艳

【内容简介】以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情为主线,结合当时历史,呈现了当时红极一时的的几位金陵名妓——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等的人生和爱情故事。【作者/主播简...

by:漫听丨燕语呢喃

金陵变

【内容简介】第一部:郁知远犯案被捕入狱,被迫参加一项名为“白光计划”的实验,代号为“1”,实验目的是被传送到1400年寻找前一个失联的实验体——“0”号。实验发...

by:昀端

金陵旧颜

以民国的笔触还原南京旧时原貌,张恨水、朱自清、俞平伯,一大批民国文化名家,他们笔下的南京是怎样一副容颜?战乱年代南京人又有怎样的风骨与担当?“市民学堂”特别节目...

by:南京市民学堂

金陵公子

【内容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金陵城中洋行曾老板的大公子曾万禹出生在战火纷飞的重庆。解放战争末期,被送往台湾的曾公子闹着要回家,致使一家人留在了南京。曾经优越的家境...

by:盐道街3号书院

金陵佳人

“金陵自古多佳人”“金陵佳丽地”“六朝金粉之地”.......人们把很多美好的词语送给了南京以及在南京生活过的女人。回首南京的历代佳丽,兰秀芳菊,桃夭李秾,多姿...

by:小时间声媒

燕风啸金陵

【内容简介】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生在皇家、权不离身。绿林纷争,皇权相争,偏偏两者总要搅在一起,最后花落谁家、谁人天下称雄、谁人又伴月随风,一切自有天意来定…...

by:听雨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