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五节 平安时代中晚期日本茶特点)

2020-10-04 16:23:1218:18 77
声音简介
第五节 平安时代中晚期日本饮茶特点

弘仁茶风过后,饮茶依然在日本上层文人中间流行着,特别是在汉诗文造诣较深的文人中,饮茶仍旧被看做高雅的风尚。在这一节里,笔者拟借用小川后乐的研究成果,以平安时代最显赫的汉学家菅原道真(845-903年)及其周围人物的饮茶生活为例,综述平安时代中晚期日本饮茶特点。
菅原道真出身于公卿名门,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汉文教育,他通过读汉诗文接触到了饮茶。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被委任四国地区的赞岐太守。一个八月十五日的晚上,他写下了一首名为《八月十五思旧有感》的诗,其中便涉及到了饮茶:
营家故事世人知,
玩月今为忌月期,
茗叶香汤免饮酒,
莲花妙法换吟诗。
(《菅家文草》卷四)
意思是说,在京都时,每逢中秋节,菅原家里都有酒,有诗宴。但在四国这个偏僻的地方只得用“茗叶香汤”来代替酒,用诵经“莲花妙法”来代替吟诗。菅原道真的口吻似乎是出于无奈,但其实他是在用饮茶来显示他自己的清高无瑕。菅原道真在四国期间,还为其馆舍内的壁
画提过赞。该壁画以“松下道士”为
主题,昔原道真分别从《独坐》《闲行》 《饮茶》《弹琴》 《用笔》 《采药》六个侧面来称颂道士的风骨。在《饮茶》一节中他这样写道:
野厨无酒,
岩客有茶,
尘尾之下,
遂不言家。
(《菅家文草》卷七)
在当时,日本贵族生活盛行饮酒,而菅原道真却时刻不忘饮茶。在这壁画的赞里,他借称颂道士的饮茶行为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菅原道真看来,茶比酒高雅脱俗。
不久,菅原道真得到了宇多天皇的赏识。平步青云,回京都做了左大臣,本应春风得意马蹄轻,但多愁善感的文人气质仍然使他感到苦闷。他在《闲中书怀》中舒发了他整日碌碌无为,远离书斋的焦虑:
万事不得已,离路遥无期。
一叹肠回转,再叹泪沾衣。
东方已明人未睡,
闷时起饮茶一杯。
在这里,饮茶成了菅原道真解脱苦闷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饮茶已成为菅原道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在书房还是在寝室可以随时饮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孟子》三章

本专辑将播送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

by:HappyFancy

我可能活不过三章

【内容简介】楚渡发现神识不但能传音,还能传影!他用神识画了一副图案,图案中有人物模板、有系统商城、有系统任务!第二副图案,是一个聊天的框框,叫九州神仙群!第三副...

by:一点辣椒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