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四节 “和物"的诞生与日本草庵茶道的全面形成)

2020-10-12 20:37:4065:38 139
声音简介
第四节 “和物”的诞生与日本草庵茶道的全面形成
在千利休(1522- 1592年)以前,或者说在千利休成名以前, 日本茶道独特的审美意识及其表现方法就已经初步形成。
在日本草庵茶道史上,人们把村田珠光(1422- 1502年)称为茶道之开山者;把武野绍鸥(1502-1555年)称为茶道之先导者;把千利休称为茶道之集大成者。那么,有关草庵茶道审美意识之形成也必须从村田珠光谈起。
村田珠光作为文化商人,曾对将军府的书院茶道有所责献。其实,那只是珠光生平业绩的一部分。珠光其后的业绩多多,且每每与中国器物有瓜葛。虽说珠光手中有几件来自中国的珍贵器物,但那怎能敌过将军府上的中国器物收藏?特别是晚年离开将军府回到奈良的家乡以后,珠光指导众人茶道时所能接触到的中国器物精品就更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味朝思暮想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是开拓不出茶道文化发展的新途径的。恰巧当时日本出现了将中国文化与日本乡土文化相结合之思潮。在文学领域里出现了“和汉连句”的新诗体。这种新诗体的上句是日本式的和歌,下句是中国式的汉诗,是一种中日组合的文学形式。这种诗体在当时的日本文化界十分流行,使珠光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于是他提出了茶道的“和汉兼带”说。即同样肯定“唐物之美”与“和物之美",既要欣赏唐物之华丽精美,又要体味和物的稚拙简素。他忠告弟子们不要因为得不到精品唐物而忧虑急躁,并且指出拥有唐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拥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欣赏和鉴别唐物来获取艺术欣赏能力和识别真伪的慧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廿四节气

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气。

by:常安_be

《孔子传》第四章/第四节:去鲁适卫

在鲁国政坛,孔子从中都宰做起,到小司空,再到大司寇,最后“行摄相事”一路推行自己的政治方略,可谓游刃有余,一帆风顺。但由于“堕三都”一事,令季桓子警惕起来,他猛...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