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 | 城市与产品:强二线城市

2020-10-15 16:15:0112:08 2.7万
声音简介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东西情报站》,我是大白。


今天先讲讲如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然后再讲正题,在我看来,这个方法论形成的问题要比其他所有内容都更加重要。


一、如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在这里,我会把话说的比较直,不是说我情商低,而是在我看来,讨论问题的时候去顾及情面之类的东西会伤害结论的正确性,而在投资领域,伤害结论的正确性就是在伤害钱。对于普通人来说,钱应该还是要比面子重要,所以我直着说,希望大家也能直着听。


之前我说过升级版栏目当中评论区的问题,我尽量都回答一下,但具体答的过程中,多少有点尴尬,因为有的问题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倒也不是说遇到了不懂的地方,真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会直说,而是这类问题让我不知道提问者到底想问什么。


比如“XXX城市有没有机会?”“A股的投资空间怎么看?”“XXXXX问题,怎么评价”,诸如此类。


有没有看出来哪里不对?这些问题问的实在太大太空泛,其实我也有预期,因为我不是第一次做内容做讲座了,大概有数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这种问题,如果不是没说完没说清楚的话,那就说明提问者可能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疑问点,他只是找一个方向去怼怼看,看能怼出什么来。


这种问题硬要回答的话,实际上我也可以回答,空空的问,空空的答,完全就凭借知识量和表达能力来堆砌一堆言辞,正的反的、优势劣势扯一堆,听上去可能让人觉得还挺有道理的,挺有获得感的,但没有太大意义,只是一堆拼凑起来的信息,这种获得感更多的是自我安慰,缓解一下现代社会的焦虑而已。


提问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有的时候提问比回答要难,这句话相信大家读书的时候就听过了。因为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你要先知道一堆东西,然后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堆东西里面的哪一个点,于是把这个点提出来,这才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提问=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样一种状态。


如果你直接指着一堆你完全不了解的东西,然后问我要不你讲讲这堆东西?这时候其实你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所以这种模糊的问题,背后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样的状态。


这个状态对于工作生活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工作生活,只需要有工作技能和生活常识就可以了,不太需要去拓展新的认知空间。但投资就不行,投资不可必免要去拓展新的认知空间,这就需要有自己的方法论。


所以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这人其实不太喜欢讲结论,尽量在讲思路和方法论,我给你多少结论都没有用,并不能直接套用到你的决策和执行中,甚至都不应该去用我的方法论,你需要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去做出自己的结论和决策才有用。


而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最有效的途径也不是听我的栏目,或者听其他任何网络内容,而是先建立工作量,先有工作量后有方法论。

 

怎么建立工作量呢?我凭经验给大家一些建议——


比如你想了解各种各样房子的居住情况、价格走势、性价比、投资价值等,那就先去看一百套房,什么都不用多想,先看起来。


看的过程中留个心,跟中介和业主多沟通交流,多收集信息,地段、交通、位置、楼层、朝向、历史成交价格、挂盘周期、成交周期、挂盘量、看房量等,全记下来。看多了你自然会有些想法,自然会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还缺什么,这时候再去考虑怎么系统化。


再比如你想了解某个城市,就先去规土委网站上把法定图则扒下来,然后对比着卫星地图去看,把商圈、商务区、住宅区、新建开发区、旧城改造区、重要通勤线路、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全都标注出来并且记住,然后再步行去把主要的商圈、商务区、住宅区跑个几遍,搞清楚硬件基础、人流热度、商业业态等信息。搞完一圈,你也自然就会对这个城市形成想法了。


又或者你要了解股市当中的某些投资机会,至少先去把相关领域的主要企业找出来,了解一下市场格局和业务情况,把招股书、财报以及大型卖方机构的研报找来看看,再查查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布,各种销售或者流量之类的数据情况,不用太在意哪些信息质量高,哪些信息质量低,质量高低是你看多了以后的判断。


以上这些工作,如果你没有相关经验和储备,那我建议,先做,后想,不要还没做就去想,这里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那里是不是有什么更高级的思维,这都属于瞎想,人对于没做过的事情是做不出比较到位的思考的。

 

虽然最近的内容我就是在讲城市和房产产品,但以上这样的工作量,如果去做下来,会远比听我讲要更有效。我估计没有哪个卖课的网络博主会这么跟听众说,但这是事实,工作量的堆砌是建立自己方法论最有效的途径,别人的内容,只是一种对自己方法论的补充,开拓下思路,借鉴一点经验。就像一个应届生入职上班第一天,应该如何学习自己这份工作?当然是跟着领导或者老员工先做起来再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行家里手都是实干干出来的。

 

二、强二线城市


方法论的问题我就说到这里,对于有心自己进行投资,尤其是房产投资的听众,如何开始自己的工作我基本上无保留地给出了我的真心建议,出于对自己的决策、自己的钱负责任的态度,这些工作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单纯听讲座、听栏目、听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下面进入今天正题——强二线城市,这里开始因为每个城市的分量都比较重,所以我会讲得细一点,应该需要两期长度。

 

强二线的划分我们之前说过了,就七座,华东的杭州、南京、苏州,华中的武汉,华北的天津,西南的成都、重庆,我把门槛限制的比较严格。


这七座城市都不错,要么是发达地区的副中心,要么是普通地区的绝对中心,而且目前看格局已经很稳定了,看不到什么很有潜力的挑战者,现在和未来,都是人口、资本流入的热点城市。


人口流入很好理解,虽然网络上数据口径比较乱,准确的数字算不太明白,但近几年这些城市的人才引进力度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中国已经不是一线城市一枝独秀的局面了,二线,尤其是这几个强二线城市,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大多是跑赢一线的。


而资本流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最简单的人带着钱一起来大城市,另一种则是大城市通过金融机构抽取其他城市的资金。


2018年之后,我国各大城市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排名5-11位分别是杭州、成都、重庆、南京、天津、苏州、武汉,正好就是我所定义的七座强二线城市,第12位是郑州。


金融领域有一个常识,就是在和平年代稳定发展的环境下,越是高级别城市,越是贷大于存,越是低级别城镇、农村,越是存大于贷,说人话就是,没钱的地方在把钱借给有钱的地方,而且是以非常低的成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钱的地方有利润,有投资机会,造成的结果就是越有钱的地方越好发展,越没钱的地方越难发展。


这个过程近些年越来越明显,资金朝大城市聚集非常猛烈。所谓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不去做善恶是非的道德评价,反正客观经济结果是这样。

 

同时这些城市,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城市,一线城市当中只有深圳和上海是工业实力强的城市,这是不够的,整个工业升级需要更多的城市参与,强二线中的重庆、武汉、苏州、杭州、天津,弱二线里的郑州、西安、合肥,等等。产业结构升级就意味着收入上限有很大提升空间,从这个角度讲,也是中端以上房产会更受益。

 

如果要给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这七座城市的房产价格都是有空间的,都是很值得投资的,在目前这种明确了大城市圈发展方向的新阶段,如果你能在这些城市买房,基本上可以忘掉弱二线和三线以下。而且在我看来,这些城市,以及更上一层的一线城市,代表的远不是房产投资机会这么简单,而是整个资源获取的机会。


目前这些城市虽说多少有一些进入门槛,但对于学历尚可的人来说,基本上户籍都是能搞定的,而随着人口迁入到达一定规模之后,一线城市那样的治理压力也会逐步显现,再加上本身学历也在贬值,到时候不排除提高进入门槛的可能性,现在不找个高级别城市挤进去,十年、十五年后,回过头来看,恐怕你很大概率会看到资产财富、公共服务、就业收入、城市商业等领域再也难以逾越的鸿沟。

 

如果有心提升自己和家庭的话,那就不要去相信那些什么小城市也有大前途的鸡汤,或者什么户籍制度早晚会弱化的谣言,尤其是应届生,现在算是上升机会的后期了,有的路先难后易,有的路先易后难。优质的教育、医疗、治安等公共服务在全球都是稀缺的,我没有见过哪个大国能解决这些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既然稀缺,那就一定要有个资源分配机制,这个机制,在美国是钱,在我国是以户籍和社保制度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机制,我不去评价哪个机制是好是坏,反正肯定得有一个机制,既然有,就去适应。


当然,如果你说你安平乐道,就不爱去大城市凑热闹,那也OK,这就是生活态度问题了,不属于个人财富领域的考虑因素。

 

具体到这些城市相互之间,不是太有必要去区分谁强谁弱,虽然从最终结果看,经济发展一定会有强弱,房价涨幅一定会有高低,但应该很难拉开特别明显的差距。这时候与其去区分强弱,不如去看哪座城市对你来说介入成本和难度更低,因为介入的成本和难度会决定你开展工作并最终做出决策的质量,决策质量也是投资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好城市瞎买个房子不代表就是个好投资。


比如你在四川生活,那正常来说成都的介入成本和难度肯定比杭州要低,也许五年后看结果,杭州比成都整体多涨了10%,那又如何呢?你千里迢迢、人生地不熟的,要通过足够的工作量去搞明白杭州,这个难度和成本太高了,对于工薪家庭基本就是没法操作。


那么,大概率你在杭州强行做决策的质量要远低于在成都,甚至可能会变成那种听两堂讲座,就飞过去把房买了的事情,这是对自己的投资不负责任。

 

如果你要非说自己去哪里都可以,比如应届生正在决定去哪里落户,或者正好想换城市之类的,想要个更简单粗暴的排序,那我就排一个,按推荐优先级分成三档:



第一档:杭州、成都;


第二档:苏州、重庆、武汉;


第三档:南京、天津。

 

今天限于长度关系,先聊到这里,下期会挨个展开说一下具体城市的情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区交流下你心里对这些城市的看法,那我们下期再见。


如果你喜欢本集内容,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更多朋友。

编辑|何海东   审核|杨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01526917

想听听对于云南的房地产形式分析

xyz_1313

能谈一下一线城市吗?

lemon_7mr

佛山是几线?

猜你喜欢
2024楼市与房地产

一直以来,房地产市场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话题。随着央行和住建部的回应,未来五年的房地产趋势已逐渐明朗,2024年的楼市或将在预期之外带来更多惊喜。本文将结合...

by:鄂贵京

风水与城市

风水学是中国独创的一门艰深学科。它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园林学、伦理学、预测学、美学于一体,历经五千年的时间检验,经过广阔地域的空间实践,具有世界上...

by:微智先峰

乡村与城市

本书通过梳理英国文学中有关乡村与城市的种种论断和描述,对当代文学及文化研究中一些错误的乡村观念和城市观念进行了剖析,指出其谬误。作者集中驳斥了部分学者所坚持的“...

by:夏霏霏霏霏oo

楼市60S

楼市新闻60秒,全国楼市都知晓!

by:链家说

楼市风暴

房子本来兼具自住和投资功能的属性,只是有些人过份放大了投资属性,从而演变成炒房行为。但是大家都知道炒房对市场无益,甚至破坏市场秩序。所以不要过份解读,不是不允许...

by:青教练

锤哥看楼市

美宅PLUS(广州美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立足广州、深耕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锤哥@老赛联合创办的以房产置业为核心的买房管家公司。平台旨在为刚需上车、改善置换...

by:锤哥看楼市

贵州楼市

喜马拉雅贵州房产频道——贵州权威房产解读频道。汇集房产最新资讯,政策权威解读,业内大咖访谈……我们将呈现有趣、有用、有品味的声音。

by:喜马拉雅贵州运营中心

楼市快讯

京城资深购房专家王佳变身楼市快报员,为您透彻解读最新鲜热辣的楼市重磅新政、剖析全国楼市行情,让您轻松掌握楼市一手动态。(微信号:loushijiaodian)

by:佳爷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