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期:世间最好的风水,就是人品

2020-10-18 08:30:0313:08 4555
声音简介




有书君说


历史上有很多才子猛将,也有不少俊秀儿郎。


可如果有一个人,兼具了美貌、勇武、品格与威望,并且培养了三个当皇后的女儿;


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传闻杜撰一般的人生呢?


可这并非传闻杜撰,而是确有其人,他的名字叫作——独孤信。




翩翩少年美姿仪


某日,秦州一个位高权重的男子打猎归来。


由于天晚事急,一路疾驰,所以他的帽子不觉间有些倾斜,但他自己全然没有察觉。


就这样,哒哒的马蹄声,倾斜的帽子,成了夕阳西下时秦州城内一道独特的景致。


次日,城里面的一番景象让人目瞪口呆:


全城所有戴帽子的男性都把帽子微微侧向一边,就跟昨天打猎归来的中年男子一模一样。


一个人的无心之举,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秦州的时尚潮流?这简直堪比兰陵王高长恭一般的绝世魅力,那这位戴帽男子究竟是何人?


没错,这个男子,就是以“风度弘雅”著称的独孤信。


彼时,秦州正好是他的辖区。


但他在众位百姓眼里,完全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封疆大吏,而是风度翩翩,勤政爱民的国民男神。


按理说,我国历代史书都是惜墨如金的,更多偏重于人物的事迹描述,而非他们的形貌体态。


可无论《北史》还是《周书》,都对独孤信明确给出了如下评价:

“信美容仪,善骑射。”
“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简而言之,独孤信就是一个从小爱打扮,有品位,而且颜值出众,帅得连军中战友都称呼他为“独孤郎”的男人。


如此不同凡俗的品貌,让史学家们都忍不住把他的外形赞美一番。


就连咱们开头这段打猎归来的趣事,也源自史书明文记载,而非民间杜撰。


要知道,哪怕在古代,一个人的外观和气质对他人生轨迹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国时期的谋臣庞统,就是因为形貌不佳,被刘备闲置在地方多年。


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也因为这个问题,屡次被长孙无忌等人嘲笑。


但纵然拥有旁人艳羡的姿容,独孤信从来都没放纵自己成为一个绣花枕头。


从他跟贺拔度等人斩杀卫可孤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凭借自己的才干和谋略纵横驰骋。






出将入相名扬世


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鲜卑人,父亲是领民酋长。


从小,独孤如愿就以豪迈勇武著称,无论单骑冲锋,还是射箭功夫,都少有人可以跟他比肩。


建明初年,他就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


不久之后,又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


荆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年纪轻轻的独孤如愿便镇守于此,足以见得大家对于他能力的高度认可。


连续掌管二郡期间,独孤如愿又展示了自己不同凡响的政治才干,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都是有口皆碑。


按理说,一位弓马娴熟,戎马倥偬的悍将,应该不那么擅长治国理政,俯仰于案牍之间。


可独孤如愿却彻底打破了这一成见,用切实行动印证了四个字:


出将入相。


贺拔胜离京镇守荆州后,见独孤如愿有此等文韬武略,当即就表奏独孤如愿为大都督。


不久之后,独孤如愿跟随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湲戍,并将其攻克,之后又升任武卫将军。


从他凭借勇武崭露头角,到胜任武卫将军,这一段履历,似乎太过“平平无奇”。


可历史就是这样奇妙,在众人以为独孤如愿会这样顺理成章地走向武将生涯巅峰时,一个人的出现却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个人,便是他的儿时好友宇文泰。


彼时,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突然被杀害,贺拔胜当即派遣独孤如愿进入潼关,希望他能安抚贺拔岳留下的兵马部卒。


可当独孤如愿到达潼关时,才发现对方的统帅不是别人,而是宇文泰。


一番寒暄后,兄弟两人喜笑颜开。


在兵荒马乱的南北朝,这种“战场遇故知”的感觉还真的令人心头暖流涌动。


把酒言欢之际,宇文泰便建议独孤如愿请示朝廷,以求未来大展宏图。


不久之后,朝廷也知道了独孤如愿的一番事迹,于是北魏孝武帝便下旨征召他入朝。


可直到此时,他为什么还叫“独孤如愿”呢?






信著中土成美名


独孤如愿改名为独孤信,已是他功成名就,威震天下之时。


宇文泰觉得他以信义闻名天下,便特地封给他一个名字“信”,从此他便改名为“独孤信”。


单就“信”字而言,独孤信一生中至少有两件大事,来印证他的信义。


第一件,追随孝武帝。


北魏孝武帝征召他入朝后,有一次事发突然,必须西行迁移。


独孤信闻讯后,匹马单骑,在泸涧追上了孝武帝。孝武帝见状,连连赞叹说:


“武卫将军竟然能够辞别父母,离开妻子儿女,不远万里前来跟随我。


如今时局混乱,危难时方能显现忠良,古人诚不欺我啊!”


于是,孝武帝赐给独孤信一匹御马,并将他晋爵为浮阳郡公,食邑一千户。


第二件,义辞梁武帝。


独孤信在而立之年,就率兵以奇谋打败了东魏守军,平定了荆州之地,并晋升为车骑大将军。


数年辗转,他又回到了荆州重地。不过现在他不再是镇守一城的偏将,而是主政整个荆州的封疆大吏。


可东魏又怎能如此善罢甘休呢?在高敖曹、侯景等将领的轮番冲击下,独孤信认为敌众我寡,荆州之地迟早会失守。


经过一番思索,独孤信决定率部逃到南梁。一到南梁,梁武帝二话不说便接纳了他,将他奉为上宾。


以梁武帝的文韬武略和识人慧眼,自然发自内心恳望得到独孤信这位盖世奇才。


但他也清楚,自己顶多是当年礼贤下士的曹操,独孤信就跟关云长一样,迟早会远走高飞,去寻找那个自己心目中的刘备。


可即便如此,梁武帝依然不会干涉独孤信的选择。


在南梁客居三年之后,独孤信获准回到北方。


临行之际,梁武帝恋恋不舍地问道:

“君欲往何处?”


独孤信斩钉截铁地回答:

“侍奉君王,绝无二心。”


短短八个字,却令梁武帝颇为赞赏,当即送给独孤信很多礼物。


回到北方后,他主动请罪辞职,结果文武百官纷纷替他求情,觉得他虽然丢失了荆州,但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最后失地,也是非战之罪。


于是,独孤信非但没有削职贬官,反而当上了骠骑大将军,成为不可或缺的栋梁支柱。


由此看来,独孤信果真人如其名,当之无愧。


但令他名垂青史的最大成就,还是他那“历史第一岳父”的称号。






千载谁堪伯仲间


独孤信有多少个子女?七男七女,总共十四人。


论儿子,他们虽然各个锦衣玉食,却没有一个继承父亲的俊朗外表与杰出才能,以至于后人们常常戏谑般评论道:上天果然是公平的。


可论女儿,独孤信就无人可及了,因为他有三个女儿都是皇后。


长女独孤氏,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


四女独孤氏,是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也就是说,唐高祖李渊见了独孤信,得叫一声“外公”。


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的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这个独孤伽罗,也是几个女儿中外形最出众,能力最优异的。没有独孤伽罗的奉献与智慧,杨坚也不可能建立大一统的隋朝。


所以,杨坚不仅对老丈人独孤信颇为敬重,对这位妻子也是饱含爱恋和感激。


三个女儿,分别是北周、唐、隋三大王朝的国母。


身为他们的父亲,独孤信真不愧是中国历史第一岳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这样一位岳父,在他身前却没享受到女儿们带来的荣耀。


公元556年,西魏恭帝拓跋廓被迫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


宇文觉即位后,建立北周,史称孝闵帝,并升任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晋封卫国公,食邑一万户。


可就在这一年,宇文觉和宇文护的斗争开始白热化。


大臣赵贵密谋诛杀宇文护,却因事情败露身死。作为同谋,独孤信也遭到罢免。但仅仅是罢免,肯定难消宇文护的心头之恨。


作为宫廷斗争的主导者,宇文护已经暗下杀心,哪怕独孤信是八柱国级别的重臣,他也不愿任何人阻挡他走向权力巅峰的道路。


可是,独孤信的名望实在太大,如果强行处死,未免激起舆论的波澜。


于是,宇文护托人给独孤信带话,保证不公开他的罪过,让他体面地自行了断。


那个曾经名震一方的翩翩美少年,那个出将入相功勋卓著的北周国柱,那个培养了三位皇后的国民岳父,就这样静静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途,终年五十五岁。


女儿们如何恩宠无限,已经是他的身后之事,自然无福消受。


但独孤氏的风骨与气质,也被女儿们深深嵌入了北周、隋、唐三大王朝,融汇到气象万千的历史风云中。


参考文献:

1.《北史·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

2.《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

3.《资治通鉴·隋纪·隋纪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圆果泻霜

人品是最好的风水

猜你喜欢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后期

法医,或者,刑侦支队,赶赴现场,现场有无关人员。被害人女性,前一天夜晚未归,家人寻找,不料~被害。警方办案现场

by:CV文浩_Lz

期待

《期待》充斥着无奈与热情的相互碰撞。歌曲整体磅礴而充满了激情。是倾诉、是迷茫、是渴望、是呐喊。我们都走在一条生命的单行道上面。精神的索求,物质的欲望无时不刻在...

by:华语音乐

期待

《期待》是原海政文工团编剧、著名词作家王磊与原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大队政委、著名词作家言己联合作词,原海军北海舰队老水兵,大连新征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作...

by:华语音乐

过期

一阵春风拂面,一阵狂风暴雨,忽远忽近不过是ta施展的暧昧手段,心荒芜的像风一样飘忽不定,把坚持和放弃都揉进了自己纯粹的纠结里。“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还是忍...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