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木兰花令 次马中玉韵

2024-04-05 21:12:2503:30 2.9万
声音简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的孤舟渐渐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李白极目远眺,只看见滚滚长江向着天际奔流。在此眼下的孤舟江水,已不再是简单的景物,更像是悬挂愁思的一个工具,或者如承载琴弦的一面琴身。外在的景物只流于表面,重点是琴弦拨动而发出的缕缕悲音。


苏轼也曾在莺啼落花之处与友人作别,从词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元祐六年辛未春三月,苏轼杭州任期已满,奉诏还朝,友人马中玉时任两浙路提刑,正在杭州,赋《木兰花令》词为他送行,苏轼便也赋词应答。


苏轼将友人喻作有着崇高品德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知寒,盛夏不觉热。而他们就像千载相逢而别于旦夕之间。苏轼知道友人的离别愁绪,便调侃着说,自己是故意以言语刺激,想见到阁下伤心落泪的样子。


落花已经追随回风而去,但它本是无心逐风的,就像苏轼此次归朝,也非出于本愿,只有花枝上的春莺懂得其中的真情。明天苏轼即将踏上归程,走出钱塘西途。恐怕从今以后,就再也看不到这莺啼落花的地方了。


木兰花令  次马中玉韵

宋 苏轼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苏轼的这首《木兰花令》是为回应友人的送别词所作,词中表达了两人的不舍之情,他知道对方的伤心情绪,随即转以诙谐的语气调侃友人,以期缓解这种气氛,淡化伤感之情。但此同时,苏轼也难掩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看着随风飞走的落花,深感与自己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他与落花一样,并非甘心逐风,只是无法掌控命运罢了。枝头的春莺哀鸣,诉说着内心的烦恼,或许只有它能懂得这个中真情。笔下所写的自然景物并无激荡起伏,但情景的共鸣更容易真挚表达,可使人不觉间悲从中来。


书说记忆,宁静修心。

感谢大家的收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野生苋菜

解读苏轼诗词非常好的节目,通俗易懂又十分深刻,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的人生感悟,绝对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壹顾_人间

背景音太大了,播音太生硬了。

听友244879778

好像不是中国人

悠然自得喵喵

感觉背景音略大,稍微影响播讲了

学历史的理科教授

主播声音很好,而且有对诗词背景的解说。带入思绪有身临其境之感。

猜你喜欢
木兰花开

木兰花是先开花后长叶,花开时满树洁白,如雪如云,让人陡生敬畏之感。《木兰花开》记录了一段神奇的穿越故事。替父从军的魏木兰在战场上偶遇冷血妖孽宇文将军,两颗年轻的...

by:雁斜阳

木兰花开

隋朝外敌来侵,平凡的女生木兰代父从军,一个和平年代的女生,在战争中,家国情怀、个人、战友、敌我诸多矛盾、情感、认知的变化,蜕变成为一个真正军人的故事。

by:雨雨泓

马兰花

中国少儿推荐读物

by:李小白快乐成长记

马兰花

<勇敢的青年马郎搭救了上山打柴坠入山崖的王老爹,并托他把一朵神奇的马兰花带给他的女儿。懒惰的姐姐大兰看不起这朵野花,妹妹小兰接受了它并与马郎成亲。大兰十分嫉妒,...

by:辽宁出版儿童频道

苏轼词

苏轼词古典文学经典

by:夏筠依依

苏轼传

这是一部以苏轼传世作品为依据,结合对宋代历史文化的分析叙写苏轼的一生生活轨迹、政治作为、文学创作,以及他领悟人生的思想升华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by:青禾原

苏轼传

无论人世如何变迁,月光总在那里,照临万物,无怨无悔;无论沧海如何浮沉,宋词总在那里,飘飘洒洒,清清淡淡。令人对待人生有一份深度和开阔!

by:欣赏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