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春宫曲: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2020-10-28 21:48:0405:23 512
声音简介
新人受宠有隐情,怨而多讽显苦衷。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此诗借汉武帝宠爱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卫子夫,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大得宠幸,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立她为皇后,揭露了封建帝王喜新厌旧的荒淫腐朽生活。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言近意远。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两句中,昨夜风开露井桃”点明时令,切题中“春”字;露井旁边的桃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未央前殿月轮高”点明地点,切题中“宫”字。未央宫的前殿,月轮高照,银光铺洒。字面上看来,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详和睦的自然景象,触物起兴,暗喻歌女承宠,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开放,是兴而兼比的写法。月亮,对于人们来说,本无远近、高低之分,这里偏说“未央前殿月轮高”,因为那里是新人受宠的地方,是这个失宠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觉得月是彼处高,尽管无理,但却有情。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两句写新人的由来和她受宠的具体情状。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的歌女,因妙丽善舞,被汉武帝看中,召入宫中,大得宠幸。“新承宠”一句,即就此而发。为了具体说明新人的受宠,第四句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细节。露井桃开,可知已是春暖时节,但宠意正浓的皇帝犹恐帘外春寒,所以特赐锦袍,见出其过分的关心。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新人受宠之深,显而易见。另外,由“新承宠”三字,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那个刚刚失宠的旧人,此时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宫檐下,遥望未央殿,耳听新人的歌舞嬉戏之声而黯然神伤,其孤寂、愁惨、怨悱之情状。

  诗文中的写作特点就是咏的都是汉宫旧事,实际上是以汉喻唐,借古讽今。诗以“昨夜”总领全篇,一、二两句切题,点名时令和地点;后两句对新宠者进行直接描述,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这首诗通篇写春宫之怨,却无一怨语怨字。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以侧面打光的手法,使其明暗清晰。全诗虚此实彼,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至深;似乎无恨,恨至长。实乃弦外有音的手法,所谓“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这正体现了王昌龄七绝的特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十八无

听了两遍,耐听,诗词中有故事,老师讲解感情饱满,很棒!

看云时 回复 @十八无

作者写得好,听者耳朵巧啊

看云时

新人受宠有隐情,怨而多讽显苦衷。 一个“高”字非物性,直诉旧人心泣声。

看云时

新人受宠有隐情,怨而多讽显苦衷。

猜你喜欢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1]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

by:假说真听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by:小巧小玲

出塞 唐 王昌龄

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注解1、但使:只要。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

by:小巧小玲

王昌龄必背古诗15首

唐朝赫赫有名的诗人之一,曾被称为“诗家天子”。想必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此人是谁了,没错,他就是“七绝圣手”中的王昌龄...

by:疆湖有我FM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2.青海:指青海湖。...

by:小巧小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

by:小巧小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及注释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by:小巧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