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汪曾祺 葡萄月令

2017-04-10 21:34:4913:01 410
所属专辑:散文和诗
声音简介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不大一会,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绿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紧。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四月,浇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水。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再浇,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不大一会,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的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工夫,就抽出好长的一截的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葡萄打条,也用不着什么技巧,是个人就能干,拿起树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就得了。一铰,一地的长着新叶的条。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 

  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虫;梨,梨有梨食心虫。葡萄不用疏虫果。??果园每年疏虫果是要费很多工的。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汉朝是不会有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 

  八月,葡萄“着色”。 

  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 

  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满了,盖上盖,要一个棒小伙子跳上去蹦两下,用麻筋缝的筐盖。??新下的果子,不怕压,它很结实,压不坏。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当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 

  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来。检查一下,还能再用的,搁在一边。糟朽了的,只好烧火。立柱、横梁、小棍,分别堆垛起来。 

  剪葡葡条。干脆得很,除了老条,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个秃子。 

  剪下的葡萄条,挑有三个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长的一截,捆起来,放在屋里,准备明春插条。 

  其余的,连枝带叶,都用竹笤帚扫成一堆,装走了。 

  葡萄园光秃秃。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 

  葡萄窖,一个一个长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风一吹,土色发了白。 

  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什么颜色都没有了。眼界空阔,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汪曾祺散文集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文体家的代表人物。曾就读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四年,师从沈从文等。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

by:鹤起湖湘V

汪曾祺散文集

经历过曲折岁月的汪老,用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恬淡安闲的美好世界。通过这些文字,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用温情和纯净来洗涤这尘世的苦闷、忧郁和惶惑,自...

by:听故事的子萱

汪曾祺散文集

导语:汪曾祺先生博闻强识,兴趣广泛。受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养成了喜爱书画艺术、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秉性,而他也将这种宁静恬淡的性情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他的散文多从凡...

by:欢喜葵

汪曾祺散文精选

如烟往事、寻常吃食、花鸟鱼虫、四方游记、读书趣事等世间百态,人性的良善与生活的美好。

by:碧卓happy

汪曾祺散文精选

过年喽……年是什么味道?是烟花爆竹热闹的味道;是旅途疲惫期盼的味道;是可口的年夜饭香甜的味道;是家人团聚幸福安宁的味道。【985声工场】新年大餐即将上桌,敬请期...

by:言姝文化传媒

汪曾祺散文选读

专辑前面的篇目,因感冒初愈,鼻音有点重,在考虑要不要重新读过

by:生活很美好

汪曾祺散文选集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

by: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