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期:乐山名字的由来

2020-11-06 09:30:4211:49 1990
所属专辑:施公话风俗
声音简介

乐山 长春市朝阳区南30公里处,有一繁华集镇,形似一条头大尾长的鲸鱼,伏卧在新立城水库西南岸边,一道长长的伊通河及东北柳条边伊通边门,斜穿鱼腹,于此进入水库,这就是伊通州北边壕内素以集市兴隆闻名且进入乾隆诗的古镇乐山镇。

乐山镇古称勒克山,为满语,意为磨石山。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告竣的东北柳条边伊通边门,在勒克山北界12、5公里东端,满族久居此地。清雍正后,方有汉族等民人相继迁入勒克山,开荒定居,繁衍成屯。有二道沟,与五间房相隔一岭,清乾隆末年,齐凤勇从山东来此落脚谋生;有马家岭,清乾隆末年,马希孔从山东逃荒来此;有杨木林子,背岭前川,清乾隆末年,老孙家来此落户,时有成片杨树,故作屯名;有机坊屯,清乾隆三十六年,王忠怀、王义臣从山东来此落户,开机坊织布,誉满数十里;有囤家屯,乾隆年间,有囤姓在此居住,称囤家屯,乾隆末年,孙姓从大孤山迁来,屯名未改;有于家磨坊,乾隆末年,于姓从山东登州府来此,买下李姓荒地开设磨坊,加工粮食出售近百年,故名;有三合屯,嘉庆初年,杨俊德来此占了附近林地,梁、袁、姜三家租种,发展成屯,因屯后有山,屯前有河,故名山河屯,谐音三合屯;有两半屯,嘉庆末年,几户刘姓居住,成屯后,一场大水将屯分为两半,故名;有施家沟,康熙三十年,施天福、施天禄从小云南乘船到关东,在此开荒占草,因屯前有河沟,故名施家沟;有瓮圈屯,因屯西南有一处陡壁,南、西、北三面呈半圆形,如古代的瓮,故以瓮圈为屯名。光绪二十七年,张明德在此种地,又有李永青买下附近的地,成屯,为腰瓮圈,民国初年,施长荣在此种地,发展成屯,为前瓮圈,民国八年,刘朋化在北面种地,发展成屯,为后瓮圈。沿伊通河又设有行船哨口,分别为嘉庆年间,“黄大铁疙瘩”开辟的黄家哨,同治初年,“王三麻子”的王家哨和老金家的金家哨。

磨石山不高,海拔仅仅325米,但形状奇特,曲折蜿蜓,连绵不断。山的尾巴搭在伊通县景台地界的大黑山,山头向东四十里,在乐山镇停下来,将集镇拥抱其间,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飞腾千里,来此伏卧的土石龙,况山头松柏葱郁,山谷雾绕烟腾,紫光摇曳,山头有一眼泉,俗称龙泉,汩汩清流,自南阳坡根下泻出,涓涓滴滴,汇成一线小溪,依山就势东流伊通河,更有一种钟灵毓秀的气象。自清以来,有好事者自江南、塞北涌来,不绝如缕,纷纷来勒克山前观光,一时间,处于荒漠的勒克山竞成为远近争瞩之地。这些抢瞻勒克山风采的外地人,谜一样地猜测,品评着勒克山。最有权威的品评当属清乾隆皇帝。


清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初六(6月25日),乾隆皇帝在今北京市怀柔县南石槽启程,经河北承德县、内蒙古宁城县、辽宁建平县,七月二十九(9月15日)驻跸固尔班格尔大营,进入吉林省境,写下《碧柳图》一诗:“旧识吉林路,遥瞻碧柳图。依然峰矗彼,曾忆句吟吾。何日山为砺,流年隙过驹。拈髭长若许,罨画了无殊。”原题下有序言:“碧柳图,山名。蒙古语谓砺石为碧柳。在克尔素边门外,癸亥东巡至此,曾有作。今岁至吉林,应进伊屯边门,取路少北而东,故遥见之”。乾隆诗序中说,一,碧柳图为砺石,在克尔素边门外。二,取路少北而东,应进伊通边门(时),可遥见之。乾隆诗中的砺石山就是磨石山,也就是勒克山。克尔素边门又称赫尔苏边(黑尔苏,满语,海边所生之草)门,为东北柳条边东数第三个边门,勒克山确在克尔素边门外,毗邻伊屯边门;碧柳图应为今日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有两个理由,乐山,满语勒克山,汉译为砺石,即磨刀石,因乐山镇西南山石,素以砺石及农家火炕炕面石而著称,勒克山其名源于街南一小山,盛产磨刀石等三石而名。一石磨石,又称磨刀石,是用来磨刀的石头。磨刀石有好几种,有页岩、粉砂岩、砂岩等,里边都含有许多粘土物质,能磨菜刀、剪刀、砍刀、铡刀、剃头刀、斧子等各种各样的切削工具。勒克山的磨刀石特色独具,为灰色粘质沙岩石,磨出的刀刃不易产生缺刻,锐利而且耐用,这种天然磨刀石,作为风物特产,为方圆数百里之最;二石粗磨石,百姓誉之“大垃石”,勒克山生产的大垃石石质粗糙,“吃”铁快,是时农民用它来磨钝口和缺口的家什;三石炕面石,新屋盘炕,少不了炕面石,一铺大炕一车石;挂锄了,农闲了,农家扒炕抹墙,重铺炕面石,有个缺边少袖的地方,也要几家凑巴凑巴,摇车使辆,去勒克山拉运炕面石。那时候,着天每日,谁知道有多少辆石头车从勒克山下来,这是一;乐山镇在柳条边伊通边门之西南约20华里,恰如乾隆诗序中说“可遥见之”。伊通边门因扼古运伊通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边门废弛已近两百年,近半个世纪又淹没于新立城水库之中,数年来,笔者或凭文献或亲自踏查,追循边门的形制与位置。关于伊通边门的位置,文献中曾有三、四种版本,一曰在新立城水库伊通河东,一曰在新立城水库西,一曰在伊通河西。具体在哪,莫衷一是,因为伊通边门目前在水底世界。依据柳条边九台出来步步西南的走向,和根据当地实际踏查,伊通边门应在今朝阳区乐山镇五间房屯东北的新立屯水库中,距五间房屯约一公里。理由有三:一,据《乐山镇志》:“伊通边门距镇驻地偏东北12.5公里乐山边界”。此“边界”恰是五间房屯,关于五间房的来历,《乐山镇志》记载:“柳条边南数第一条山沟,长乐公路东侧,新立城水库西岸”。清康熙年间修筑柳条边完工后,谢姓,满族,看守边台,在此盖了五间房定居,发展成屯,沿用五间房屯名至今。二,从柳条边走的看,伊通边门亦应为五间房屯东北。柳条边从九台县放牛沟乡任家屯村北的双顶子西南向并入长春郊区三道镇四合村东南的盛京岗子之后,又临双阳县境,至双阳县泉眼乡岗子村后台屯向南0.5公里 进入长春市郊区。经郊区的西边屯,后祁屯方向转为偏西。过三道镇政府北0.5公里至净月乡的边沿子屯后方向又转南。过幸福乡的靠边吴屯,新立城乡的靠边孙、靠边王等屯径直向南入新立城水库(原伊通河东侧)。在乐山镇同永春乡交界点的东面(现新立城水库内),方向又转为西南,在转向处即伊通边门旧址,向西南过乐山镇红胜村王小店屯进入伊通县境。三,村民如是说。笔者前不久访问新立湖(新立城水库)西门附近的孙家屯和八家子屯,村民展先生介绍,伊通边门在乐山镇五间房东,新立湖少水时,可看见边门遗址,惜今年水大,遗址已不见踪迹,若他年水落,仍可见遗址。结论,伊通边门在五间房东水库中已确定无疑。


早年,伊通河水量很大,常闹水灾,也产生了许多神秘的传说,民间流传请“神兽”镇水妖的说法。

   光绪年间,伊通河连年大水泛滥,危害严重。光绪十九年(1893年)伊通州知州,满洲正黄旗人书瑞,依民意、民俗,置镇水神兽于伊通边门河段,以镇妖消灾。

多年之后,河道变迁,神兽不知所踪。2017年,神兽面世,已有125年的历史。

    镇水神兽,豆青石雕制,蹲踞式,昂首远望,仪态神武。通体细腻、圆滑,整呈白色。石兽与石座连体,兽体长宽与石座大体相当。

石座长113厘米,宽60厘米,厚11厘米。

石兽垂直阴影长度113厘米,臀部宽度60厘米,头部昂起,身长160厘米。

石座左边,打磨平细,镌刻“大清光绪十九年伊通州知州置”13字。石座右边,长方形,毛茬,有均匀立式刻痕。

石兽是人们想象中的神物,同时具备几种兽类的特征。

它暴眼,大嘴方吻,小耳,头上两耳间有一缕鬣毛。通体滚圆、紧凑,前胸饱满挺阔,四肢方壮,臀部肥硕。足生四爪,甚为锋利。两胁生翅,翅膀长有鳞片。尾如狮子尾

灵活有力。

石兽,传说中它是上古的水神,来于天界,镇守一方水域安全。早先年人们认为,水界生存着大大小小的水怪蛇妖、鱼鳖虾蟹。大水泛滥就是由于水妖兴风作浪,神兽大开杀戒,战胜水怪蛇妖,洪水就能退下。

伊通州敬置神兽以避邪祟,伊通河流域自然安全无恙。

镇水神兽为长乐宫张怀硕道长收藏,现置长乐宫东北角高台之上,遥望着乐山,东部新立城水库和大片湿地,成为乐山一景。

昔年,伊通边门是重要的储粮基地和运粮航道。乾隆曾有《入伊屯边门》诗:“部落行将遍,吉林望不遥。迎人山色近,碍路涨痕消。村墅经枫叶,边墙进柳条。初来原故土,所遇匪新招。瞻就心何切,勤劳意忌骄。省方逢大吉,宝穑报丰饶。”

有谶纬家竟认为勒克山是条龙脉,山头是龙头,泉眼为龙嘴,泉水为龙涎,土石龙有一代帝王发祥之兆。话一传出,勒克山乡民一时惶恐不安。因为俗话说,一方出天子,十年不收成。于是乡民们恳求来自关内的江湖术士,俗称“南蛮子”帮助想一办法,挖石封穴,以火烘烧,用来“破风水”。消息传到京城,传说乾隆皇帝也吃了一惊,他担心他日有人与其争夺天下,便派人在勒克山头设神钟一口,以压地气。  山头上,建有一座钟楼,钟楼底座,三面青砖墙,北面敞开,楼内占地平方丈余,上有—横梁,悬挂一口生铁铸钟,楼顶为起脊灰瓦盖。至同治年,“被风雨刨克之”,神钟不响。地方丁甲担心所立神钟失灵,故将咸丰年所立之钟洛(落)地永存,万善同归又重立钟。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月十二日正晌午时,山头搭台唱戏,鸣放鞭炮。钟楼上悬挂400公斤新铸生铁大钟座,钟上顶有鼻;可系绳拴挂,钟鼻由二龙戏珠构成,钟顶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钟正体铸:“吉林尚礼社三甲,勒克山”。钟下缘有“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组成八角。

钟楼下西侧山坡有娘娘庙,山下东侧有吕祖庙,其下有胡仙堂。

山根下,有三间玉皇阁,两根明柱,门上一块匾额,书有:“玉皇阁”三字。内有玉皇神像,左右门君站班,栩栩如生。青砖灰瓦,脊中有一铁旗,旗两旁各有一条龙,龙头向外。前出廊牙后出梢,各梢均有四尊钢叉兽。玉皇阁后殿,是观音庙,内有观音塑像。门口一副黑漆对联:“坐下莲花沾断西湖三月景,瓶中杨柳带来海南一支春。”横额:“慈航普渡。”玉皇阁与观音庙有青砖围墙。上山有石阶甬路,路两旁有砖墙,顺山势通往各庙。

山端向北建房城街,机坊、糖坊、油坊、粉坊、木匠铺、成衣铺、果点铺、烧锅、铁匠炉等手工业作坊,争相崛起。

逢庙会,玉皇阁前时有搭台唱戏,热闹非常。与此同时,在镇南双庙屯,又以巨石雕刻镶嵌两座石庙,一为土地庙,一座九圣寺。造型美观,工艺细腻,结构严密,远近闻名。 解放后拆除各庙宇,钟楼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生铁钟于一九八四年被闲散人员砸碎卖掉。幸亏有两人将钟文记下,否则无考。

     其实,勒克山云蒸霞蔚,风光壮美,是自然景象,并非什么王气所钟。说来,这里倒真是一块藏金埋银的风水宝地。每逢夏秋之际,勒克山山前山后,沟里沟外,酸梨满树,海棠飘香,红千紫万,擎黄缀绿,果有一派丰稔繁华气象。来到勒克山的人,谁不喜笑颜开,大概这就是人们把勒克山改为“乐客山”、“乐山”的缘故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布老虎666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跟随施公跋山涉水学历史

猜你喜欢
三十七号档案

医学院解剖室悬挂着的无头女尸、漂浮在大海中的盒中女尸、被囚禁数年的无辜女孩儿、高校学生接连自杀……在这些恐怖事件的背后,隐藏于黑暗的凶手化为恶魔吞噬着人们的灵魂...

by:Hi_铜雀

三十七道品讲义

三十七道品,为梵语bodhi-pakşaka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

by:I三摩地I

【疗愈】三十七度二

专辑每周四更,一三五七晚20:00更新,欢迎订阅!让我用声音给你力量,伴你人生拼搏路上的山水一程。你相信吗当你真的很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不要...

by:子珩要谦虚

佛子行三十七颂·略释

此生幸得暇满船,自他须度生死海,故於昼夜不懈怠,闻思修是佛子行贪爱亲眷如水荡,瞋憎怨敌似火燃,痴昧取舍犹黑暗,离家乡是佛子行舍离恶境惑渐减,弃除散乱善自增,...

by:圓濟

乐山-乐山大佛

票价详情90元(通票,含麻浩崖墓博物馆和乌尤寺),优惠票50元;乐山大佛水上游船票70元。适宜四季皆宜电话400-8196-333简介亲爱的游客朋...

by:恋景旅行APP

乐山- 乐山大佛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票价描述90元(通票,含麻浩崖墓博物馆和乌尤寺),优惠票50元;乐山大佛...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