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2期:湖南800名高中生被清退,中国半数孩子无缘高考,背后真相令人心酸

2023-04-30 09:40:0614:20 4936
声音简介






先说说两条新闻。


江苏泰州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的38名学生,上了半学期课之后,发现自己没有学籍。


那会儿是19年11月,学生要购买网络课程,买完需要填写学籍号等基本信息。


填写过程中,学生们和家长们都查询不到学籍。


38名家长互相询问无果后,从兴化市教育局问到了泰州市教育局,最后收到的结果令人难以消化:


这些学生中考线没达标,属于学校违规招录。


官方给出了具体的解释:

“学校超过教育局为其划定的招生计划招生,违反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1:1分流的政策”。



意思就是,这批学生成绩不够格在先,学校违规招录在后,二者都有不对的地方,需要整改。


事情走到这一步,兴化市教育局做出决定:将违规招生的学生全部清退。


还提供了解决方案:由兴化市教育局集中给没有学籍的学生办理职业高中学籍,并由教育局召集教师在职高内给学生们小班授课。


尽管家长们不愿意接受,但事实是,9月10号,这38名学生因不能注册学籍,被强制清退。


国庆结束后,38个孩子被分流到了当地的不同职校。


有的去了职校里的“普职通融班”,上普通高中的课,寄希望于未来也许可以参加高考。


剩下的被刷进职高,掉进了职业技校的大熔炉,从此与大学无缘。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湖南怀化。


据《南方周末》报道:


“将近800名民办高中的新生,在教育部门的清查中因未达到当地今年的普高分数线,没有学籍,已被清退分流,多数转读各地职高。”



怀化市海天中学10人间的宿舍,一半人被清退掉。


家长刘方的女儿,从开学到被清退,普高只上了26天。


家长们因孩子被清退即将要去上职高的事情焦头烂额,被清退的孩子们也开始承受压力,被同龄人嘲笑“分数没过线”。


我们还在臧否高考拍板未来时,有的人甚至轮不到高考定终身。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多少孩子连桥都看不到。


人生的分岔点,从初中就开始初现端倪。


不努力,你连高中都上不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


2019年,全国初中毕业生一共有14540936人,普高的升学率平均下来只有57.73%。


人口大省河南中考报名人数多达141万人,而全省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只有73万,也就是说有68万人上不了普高。


考试大省山东的录取率,也只有57.41%。




深圳19年公办普高录取率仅为43.85%,20年预测也不到50%。


陕西渭南初级中学专门为此开设了一堂公开课,细化普职分流下的中考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中考政策新调整,高中和职校继续实行分流,录取比例由6:4降为5:5。
未达标者,不能进入高中。”

陕西宝鸡市教育局直接发布“中考复读禁令”,禁止全市所有公立、民办初中学校、普通高中、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初三复读学生。


为的就是确保省考指标普职比6:4任务圆满完成。




层出不穷的教育政策一次又一次地向社会和家长灌输真相:中考分流的政策之下,有接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普通高中。


一次失利,终生定局。


想起今年中考结束的时候,有位老师感慨:

“5000名考生走出中考考场,一个月后,1500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1000名学生考入普通高中,剩下的走入职高技校,或者流入社会。
仅仅15岁的孩子,懵懂无知的年龄,人生的第一次分水岭出现了。”

实际上,2018年我国本科、专科累加后,大学综合录取率已达到81.13%。


所以总听人说,踏进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踏进了大学。


可是现在,中考失利,你连大学的门槛都看不见。


别再只盯着高考定终身这句话去大发感慨了,中考早已提前3年决定了多数人的命运。




还记得我曾写过的昆山世硕电子厂吗?


在发放员工证件时,三名主管一边念名字,一边随手把证件扔到地上。


那些排队等候的员工,弯着腰,低着头,从自己脚边俯身捡起各自的员工卡,却永远也捡不起被摔得稀巴烂的尊严。


网友@竹青说这叫“杀威棍”:


从低头弯腰的那一刻开始,你的人格和意识就已经被贬损,日后进一步被蹂躏精神,剥削血肉的时候,你才能够不吭声。


这个视频看完叫人怒发冲冠,可愤慨之余,你又不得不去接受这血淋淋的事实:


那一张桌子的前后,站着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排着队走进这家工厂打工的这群人,工资低不说,尊严还被人踩在脚下。


而那三个负责发员工卡的主管,就是因为学历高,才有机会站在管理者的位置。


难以接受吗?这就是现实。


棍子永远拿在有学历、实力的人手上,被杀威却不能还手的,只能是那些被困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人。


职业不分贵贱,但有高低。


倘若没有出息,人为刀俎,你就是那案板上的鱼肉。


也许你会杠我,工作没有高下之分,劳动者都是平等而光荣的。


但现实就是,那些信息技术、金融、科技领域的工作,附加值、技术含量、工作环境、福利待遇都更高、更好。


而那些流水线工人、服务员,不仅工作强度更大,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反而更差。


九八年《新华字典》的第673页印有这样一句话: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相信这句话的人,最后都哭了。




“学习很重要,分数很重要,成绩很重要。真的。”


每当看到那些三五成群的初中生,放了学围在一起讨论着要用花呗抢最新款的球鞋,把买教辅资料的钱用来买限量款的游戏皮肤,


或是偷偷挪用父母的钱给主播打赏时,我心里就焦灼难耐翻涌起这句话,却无法说出口。


他们没有意识到,现在的松懈,其实已经押上了后半生的赢面。


你拼命和不拼命,差的是整个人生。


之前在《新周刊》上看到过一个大学生@欧安的自述,印象特别深刻。


欧安在广西桂北某县城中学读书,那是整个县城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80%以上的学生都是农村户口,于是重点高中就像鲤鱼要奋力跃过去的龙门。


全县将近40万人都知道,考上这个学校才意味着你有50%的机会可以继续读书,再努力一把的人才能上好大学。


如果考不上这所重点高中,就只能去其他普通高中,那样,上大学的机会就少之又少。


而那些连普高都上不了的,大多数都会选择读职高或者毕业就去打工。


欧安的好朋友豆角,读的是县城的另一所职业高中,为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掌握一门在社会上有饭吃的职业技术。


他说:

“当时我还不明白学校不同,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当我真正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就此分岔时,才懂得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高二时,豆角辍学去当兵了,欧安正在准备会考和即将到来的高三。等他退伍时,欧安已经去北方念大学。


然后豆角去老家派出所当民警,欧安那时考上了研究生。


豆角在老家待腻了,于是辞职去深圳当快递员,欧安进了国内一家通讯社做记者。


当快递员太累了,当豆角决定回老家当司机时,欧安又来了广州做编辑。


他总结道:

“这十几年,我不能说谁过得好与不好。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豆角对社会的理解一定要比我成熟和深刻。
但是他可能不会像我一样,敲下这么一大段一大段的字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他可能只会摇摇头,然后一声叹息。”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有存在不足的地方,它不可能去百分百贴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


同样,政策收紧的现实谁也改变不了,中考普职分流的趋势谁也扭转不了。


唯一能够将这杆天平放平的,就是个人的拼劲和狠劲。


这个社会认准的就是你的学历。不想过早被淘汰,只有拿起课本,才能捍卫自己的选择权。




看过一个短视频。


名字很特别,叫“同样的动作,却是两个人生。”


个中滋味,每个人都能品出不同的感受。


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段父与子之间的对话,很平凡,也很令人警醒。


刚上小学的儿子学习吃力,便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


没啥文化的父亲,拿树打了个比方:

“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做小商小贩;


如果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管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说是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儿子听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又问:

“放羊、种地、当保安、做小商贩,丢人吗?”


儿子点点头:“丢人。”


父亲说:

“不,儿子,不丢人。


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


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赚的钱也少。


读书多,花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会多。”


划重点,赚的钱也会多。


飘在云端上的人也会有落地的一天,而如你我一般从始至终都脚踏实地生活的平凡人,谈钱,才是生活的真相。


高学历更容易高收入,是不争的事实。


老老实实把书读好,才能拥有最好的知识和眼界。


考最好的学校,才能拥有顶尖的人脉,然后,赚更多的钱。


万变不离其宗,读好书永远是第一步。


希望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能告诉自己的孩子:


“读书从来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或者完成老师的要求,而是为了自己过上更舒适、更有价值感的人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攀登65期营期练习

攀登计划65期成长练习,每天一条音,见证自己的成长。我在喜马拉雅与大家一起成长。

by:花染晴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期待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现在是一种奢望了,曾今好像不,因为在我年轻之前,处处皆是。在都市里时间长了,看着原有的自然景观都变成楼群、马路街道,一切都留下人为的刻意...

by:艺术与绘画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