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至八单元(文稿区附笔记)

2020-11-20 09:38:1926:34 85
声音简介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二、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三、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脏腑

具体包括

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五脏

肝、心、脾、肺、肾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泄,满而不实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受纳和传化水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

胆、脉、骨、髓、脑、女子胞

中空有腔——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临床意义: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泄

 

 

第六单元五脏

 

一、心:“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一)生理功能

1.  主血脉:心主脉中,对心脏的正常搏动起主导作用,心气充沛为重要条件。

2.  主藏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情感

(二)生理特性:

1.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

2.  心气下降:心火与心阴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三)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

 

二、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1)主呼吸之气(2)主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2.  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  朝百脉:(1)气体交换(2)助心行血: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气血运行的作用

4.  主治节:概括了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全身气机、血液的运行、津液代谢

(二)生理特性

1.  肺为华盖

2.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3.  主宣发肃降

宣发:呼出浊气、向上布散精微、宣发卫气

肃降:吸入清气、向下布散精微、肃清呼吸道异物

(三)肺津、肺气、肺阴、肺阳的生理作用

 

三、脾:“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四季脾旺不受邪”、“脾主四时”

(一)生理功能

1.  主运化:食物、水液、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液

2.  主统血:脾气统摄血液——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为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二)生理特性

1.  脾气主升:(1)升清(不得升清,可见“清气在下,则生飱泄”);(2)升举内脏

2.  喜燥恶湿:脾气下限的病机——脾气虚衰、脾气为湿所困

3.  脾为孤脏:“灌四傍”而长养四脏,称为后天之本。属人体中最大最重要的脏,故称孤脏。

(三)脾精、脾气、脾阴、脾阳的生理作用

1.  脾精:浓厚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

2.  脾气:化水谷为精微,化水饮为津液,并转输

 

四、肝:“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罢极之本”、“肝为血海”

(一)生理功能

1.  主疏泄: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舒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女子排卵

2.  主藏血:肝为血海(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

(二)生理特性

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2.  肝主升发: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

(三)肝血、肝气、肝阴、肝阳的生理作用——肝血:濡养目、筋、爪,化生和涵养魂与怒

 

五、肾:“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一)生理功能

1.  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中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素问·上古天真论》:一来齿发长,二来天癸至,三来真牙生,四来筋骨盛,五来发始堕,六来阳气衰,七来天癸竭,八来齿发去。

2.  主水: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生尿和排尿作用

3.  主纳气:“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二)生理特性

1.  主蛰守位: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

相火以其所在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肝之相火称为“雷火”,肾之相火称为“龙火”

2.  肾气上升(并非肾主升):与心水火既济

(三)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生理作用

 

六、命门

最早见于《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定位:《灵枢》指眼睛,《难经》将命门始作为内脏,指右肾。

功用: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

 

七、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

具体关系


心与肺

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宗气是连接心之搏动与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


心与脾

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调


心与肝

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


心与肾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


肺与脾

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肺与肝

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肝气从左升发,肺气从右肃降(调节是肝肺、枢纽是脾胃)


肺与肾

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滋


肝与肾

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滋互制


脾与肾

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


肾与命门

命门之中具有阴阳水火二气,从而发挥对全身的滋养、激发作用

 

八、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五脏与类别关系

、心、脾、肺、肾


与五体的关系

筋、脉、肉、皮、


五脏的外华

爪、面、唇、毛、


与官窍的关系

目、舌、口、鼻、耳及二阴


与五志的关系

怒、喜、思、忧、


与五液的关系

泪、汗、涎、涕、


与季节的关系

春、夏、长夏、秋、

 

 

第七单元六腑

 

一、胆:“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

生理功能:1.贮存排泄胆汁;2.主决断:判断事物、做出决定。

 

二、胃:“太仓”、“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为五脏之本”

(一)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2.主腐熟水谷

(二)生理特性:1.胃气下降2.喜润恶燥——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易形成燥热之害

(三)胃津、胃气、胃阴、胃阳生理作用:胃阴不足见胃脘嘈杂、隐隐灼痛,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生理功能:1.主受盛化物2.泌别清浊3.小肠主液——“利小便以实大便”

 

四、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生理功能:1.传化糟粕2.大肠主津

 

五、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为津液之府”

生理功能:1.汇聚水液——“州都之官”、“津液之府”

          2.贮尿和排尿——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六、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中渎之府;元气之别使;孤府”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

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三焦者,原(元)气之别使也”: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运行于全身

2.运行津液——三焦对津液代谢的协调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七、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

生理

病理


心与小肠

1.心血濡养助小肠化物;2.小肠腑气通畅有助心火下降

心火移热于小肠——导赤散


肺与大肠

1.肺气肃降推动大肠传导糟粕;2.大肠通畅利于肺气肃降

大肠腑气不通,肺气难降


脾与胃

1.纳运相得——“胃司受纳,脾司运化”
2.升降相因——“清气在下,则生飱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3.燥湿相济——“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肝与胆

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胆汁排泄依赖于肝气疏泄——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肾与膀胱

肾的精气充盛,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则排尿功能正常

 

 

 

第八单元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实”

一、脑:《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亦说:“诸髓者,皆属于脑”

(一)脑的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2.主司感觉运动3.主司精神活动

(二)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二、女子胞:“任主胞宫”

(一)生理功能:1.主持月经;2.孕育胎儿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男女皆有)

2. 与经脉的关系:与冲脉和任脉联系最紧密

3. 与脏腑的关系:与心、肝、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三、胆:亦为腑,亦为奇恒之腑


(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文稿拾零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文稿拾零》收录了博尔赫斯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家庭》杂志“外国书籍和作者”栏目主编时所写的...

by: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子书

鲁迅文稿

重读鲁迅著作,感受那时文人的傲骨、童年的点滴回忆、平凡生活的志趣

by:摩仙行者

五、宋大叔教音乐第五单元_和声及编曲

宋大叔教音乐的第一单元,想自学乐理、和声、作曲、编曲、配器的朋友们别错过了

by:

励志文稿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活的颓废无助,应该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目标,所以这张专辑是帮助那些可能没有目标,或正在寻找目标,也可以是正在为目标坚持的...

by:晴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