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物犹如此》文白•黄耳冢(《述异记》)

2020-11-25 21:18:0104:08 101
声音简介
169.《物犹如此》文白•黄耳冢(《述异记》)

  原文:晋陆机,少好猎。在吴时,有客献快犬,曰“黄耳”。机入洛,常将自随。犬黠慧,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至家。机羁官京师,久无家问,戏语犬曰:“我家久断音耗,汝能赍书取消息否?”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犬颈。犬出驲路,走向吴。每经大水,辄依渡者弭毛掉尾向之,因得载渡。到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启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答书内筒,仍系犬颈,犬复驰还洛。计人行五旬,犬往还才半。后犬死,葬机家村南二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诗曰:绮年入洛饮香名,黄耳还乡路几程。一纸家书万金抵,洪乔投渚太无情。

白话:黄耳冢(《述异记》)

  晋朝的陆机,年轻时喜欢打猎。在吴地时,有人送给他一条快犬,取名叫“黄耳”。陆机到了洛阳,常随身带着它。这条犬很聪明,能听懂人话。有一次把它借给三百里外的一个朋友,它认识路独自返回,当天就到了家。陆机在京城做官,很久没有家信,开玩笑地跟它说:“我家里很久没有音信,你能带着我的书信回去,再把家里的消息捎回来吗?”黄耳听了很高兴,摇着尾巴出声应答。陆机试着写了封信,装在竹筒里,系在它的脖子上。黄耳沿着驿路出发,朝吴地方向跑去。每当经过江河,它就向摆渡的人驯顺地摇着尾巴,因而总能把它渡过去。到了陆机的家里,黄耳口衔竹筒,发出声音让他们来看。家里的人打开竹筒,取出书信看完,黄耳又对着人叫,好像若有所求。他家里就写了回信放在竹筒里,还系在它的脖子上,黄耳又一路飞奔返回洛阳。这段路程一般人要走五十天,而黄耳往返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后来这条犬死去,葬在陆机家村南两百步的地方,用土堆成坟墓,村里人都称为“黄耳冢”。
  诗曰:
  绮年入洛饮香名,黄耳还乡路几程。一纸家书万金抵,洪乔投渚太无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物犹如此

《物犹如此》为清代翰林徐谦所著,书中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关于动物的种种有趣的见闻辑录成编,书名“物犹如此”,意为“动物尚且如此”,乃是希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够更...

by:期海商贸

物犹如此

《物犹如此》为清代翰林徐谦所著,书中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关于动物的种种有趣的见闻辑录成编,并将这些动物们互助友爱、聪明机警的诸多感人事例,按孝友、忠义、贞烈、慈爱...

by:红居堂

木犹如此

「木犹如此」是一档从讣文出发,介绍逝者平凡与不凡,展现不同人生轨迹与可能性的播客节目。我们每期将会由一篇讣文开始,邀请身边的普通人一起去了解逝者的一生,探索他曾...

by:木犹如此_Sheldon

树犹如此 白先勇(著)

《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最纯真的感情去完成...

by:好脾气的太太

完 |《物犹如此》(文白对照,简介配完整原文)

长养悲心,勿伤物命。推此一念,可为仁圣。同体悲心,虽是人人本具,但要注意保护培养,必须教育儿童从不伤害动物生命坐骑。在此基础上扩大其爱心、悲心,将来会成为关心...

by:善润华年

树犹如此 (台北人作者白先勇散文集)

日更一集【内容简介】《树犹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选集,收录他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纪念亡友的《树犹如此》将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称为“以血泪、以人间纯...

by:石头说话2017

【万物有灵】动物的人性之光—《物犹如此》白话版有声

上天有好生之德,戒杀放生,可长寿富贵《物犹如此》为清代翰林徐谦所著,书中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关于动物的种种有趣的见闻辑录成编,并将这些动物们互助友爱、聪明机警的诸...

by:爱心遍法界

白先勇典藏集|台北人|孽子|纽约客|树犹如此|寂寞

首次汇齐各时期各体裁经典代表作,约百万字尽收其中。依据白先勇亲自增订的篇目,汇齐了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囊括所有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寂寞的十七岁》,...

by:理想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