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2022-09-22 14:47:5508:43 297
所属专辑:亲子教育
声音简介

今天晚上分享的是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在我们的时代,已经没有了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观念。绝大多数家长。都在努力的不去打骂孩子。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孩子们的幸福。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让孩子动手向孩子怒吼。他们会说,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可是不管我说了多少好话,孩子都不听话。气死我了,不打他,实在忍不住,打完又后悔。

我完全理解这些家长的处境。他们看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担心孩子以后会有道德问题,担心孩子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担心孩子会成为一个熊孩子。出于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他们感觉作为一个父母他们有责任,必须要解决孩子身上的这些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说,这些父母的初心出发点没有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注定是南辕北辙,达不到效果的。

首先,个人道德发展的层次有高低之分。最高的层次道德是。我遵守这些规则,是因为这些规则是正确的,是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已经把道德水准和自我要求内化。他们遵守规则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是一种类似于鸟类爱惜羽毛的行为。而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就是,我必须要遵守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我就会受到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遵守规则的动机是为了回避惩罚,而不是觉得规则是好的,遵守规则是我自己的需要。

所以,当父母因为孩子犯错而打骂孩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通过这种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把孩子的道德水准拉到了一个很低的层次上。于是孩子内心中只会想着如何避免挨打,而不会去考虑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怎么样做才是真正对自己有利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孩子。变成如何不被大人抓住这方面的专家。而家长有时候也会这样说,下次你再这样干,不要让我们抓住。这些都在把亲子关系变成了警察和小偷之间的关系。简直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教育方式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第二点是从脑神经科学的观点来看父母越是打骂孩子,孩子往往和父母之间越亲近。这是因为在哺乳动物中。青黛和子代之间的关系叫做依恋关系。没有了这种依恋关系刚出生的小动物和人类的婴儿就不会被抚养大,也就没法长大,意味着死亡所以一旦面临这种关系的失去。就意味着幼小的个体会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所以当父母打骂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非常恐惧。他们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不满,他们感受到了依恋关系受到了威胁。所以往往越是被打骂的孩子和爸爸妈妈越亲近。甚至是在被打骂的那一刻。孩子还会扑上来抱着爸爸妈妈。这种现象叫做创伤羁绊。当哺乳动物的幼崽儿觉察到父母有放弃育儿的迹象的时候。为了不被抛弃,幼崽儿就会积极地对养育者表示依恋。这个本能至今还残留在人类的大脑中。这就会给很多打骂过孩子的父母一个假象。他们发现,受到打骂的孩子不但不会疏远自己,反而表现得更加依恋了。

所以我在咨询中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告诉我。虽然我经常打孩子后孩子,但是孩子依然和我很亲啊。

但是我们要知道亲密背后的原因是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另外经常被打骂批评指责的孩子。杏仁核因为过度活跃。会变大,负责逻辑推理和记忆的海马体会变小体内的肾上腺素和压力皮质醇残留含量过高,这些会造成孩子,过于敏感,容易愤怒,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能力变差,理解能力变差。容易疲惫,容易生病等一系列问题。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打会造成生理上的伤害,而骂不会,为什么要把打和骂相提并论呢?其实从对杏仁核海马体肾上腺素压力皮质醇的刺激效果上讲,打和骂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被打后身体上受的伤。由于人体的自愈本能很快就会痊愈。而打骂在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创伤会逐渐积累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三点,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学习途径有三个。一个是父母的言语。一个是父母的行动,一个是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

当父母一边在言语中表达不许打人,骂人。另一方面,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父母的言语和行为中传递着冲突的信息,在这样的时候,孩子通常会从父母打自己的暴力行为中学到打人骂人是可以的。孩子会总结为成年人个子高更强壮更有力量,如果惹大人不高兴,就会招致惩罚。于是孩子在比自己个头大,力量大的人面前就会成为受害者,无力还击,孩子会害怕强者和权威。而当他们面临弱小时,如果自己不高兴,自然也会想到使用暴力来发泄情绪,他们更有可能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是保护自己不受威胁的最佳方式。于是在学校,他们往往成为那个爱打人,爱骂人,爱欺负人的孩子

第四点,打骂孩子会削弱孩子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所有的孩子天生就具有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做出某些决定的时候,会考虑他人的处境,情感。而那些被使用打骂方式对待的孩子,会缺乏这种共情能力,因为当父母在用打和骂管教孩子的时候,父母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和人交往时不必考虑他人感受。有研究表明,当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妈妈给予孩子的温暖越多,孩子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就越强,而用愤怒来管教孩子的妈妈,她们的孩子,这种能力会不断的退化。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孩子就无法和别的小伙伴分享玩具,和睦相处,遇到逆境时会生气和使用暴力。这样的行为会反过来恶化孩子自己的生存。反而更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五种可能性是。即使是轻微的温和的偶尔的打骂,都有可能会误导孩子。会让孩子错误地理解为,这可能就是家长对待他的方式。于是,当孩子想吸引家长注意的时候。就会通过主动的犯错。来激起家长的愤怒。

被父母这样对待的女孩子,成年以后特别容易遇到渣男。因为在大家眼中的渣男。在她心中只是再用童年时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而已。这种感觉虽然有一点不舒服。但却是他最熟悉的感觉,她不知道人和人之间还有其他的相处模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张玉涛的心灵成长空间

听众朋友们,欢迎加入微信答疑群答疑解惑,需要的可以加我微信号:zhangyutaoxinli,加的时候备注:进微信答疑群,等通过看到后会邀请加入微信答疑群。

猜你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

本书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

by:猫等等

为什么不能金牌绘本

为什么不能做的事情

by:fr海霞

孩子为什么发怒

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失控?如何帮助孩子抚平情绪火山?你知道孩子发脾气往往是源于恐惧和沮丧吗?这是一本为父母提供关怀和帮助的书

by:鹰遨苍穹aa

为什么不能?(全十册完)

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事情,建立规则,培养孩子好习惯。

by:孤崖一枝花1985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正确的策略是为了实现伟大的成就,对任何态度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积累各个方向的踏脚石,从而走出一条原来无法想象的精彩道路。

by:金湖有约

为什么不能?儿童绘本

针对学前儿童养成讲好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一套儿童绘本,故事有趣生动。

by:飞向铭畅

为什么有这么多为什么

hi,我是琥爷,关注我的公众号littlexiaomuma,一起感受这奇妙的世界吧~

by:琥爷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