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内容提要

一、藏识大海,境界风动,转识浪起


这里把藏识比喻成大海,把境界比喻成风,把转识比喻成浪,就是用境界的风,吹藏识的海,起转识的浪。


二、藏识


藏识是自所得圣智证法,是圣者才能见的凡夫心。 “境界自心现如果就凡夫心而言,这个“心”就是藏识,就是阿赖耶识。所以境界自心现,就凡夫心而言,可以解读为凡夫境界是藏识的显现。


圣者的自证法是离言的,就是不能用凡夫的语言来诠表,但佛陀慈悲,为了度化众生,无法用凡夫的语言来描述,也得方便善巧地、努力地用凡夫的语言来描述。

三、种子熏现模型



 

种子熏现模型的五个关键词:藏识、kṛ、熏习、种子、现行。

1、藏识:收藏“种子”的识,就是阿赖耶识。


2kṛ表示众生的行为,是对人甚至是对一切动物的行为的一个最一般的表达。k这个动词衍生出一个名词karma,翻译成业力。意思是众生的行为当生即灭了,但是它的作用会延续下去。驱使着这种行为的作用延续下去的力量,就叫业力。

3、熏习:众生的行为当生即灭了,但是这个行为会在藏识当中熏习下一颗种子。藏识里的种子就是由众生的行为熏习而来的。

4、种子:借“种子”具有能生的法义,就是种子埋在土里,浇水施肥,遇阳光会生长。

5、现行:藏识里的种子等待因缘成熟的时候,它又会现行为一个新的kṛ注意,现行是现的行为,不是现物,不是显现出一个东西,显现的仅仅是行为。

6、种子熏现模型描述:


众生的行为kṛ是无常、当生即灭的,但是kṛ在藏识当中就熏习下了一颗种子;而这颗种子等待因缘成熟的时候,它又会现行为一个新的kṛ,而这个新的行为、新的kṛ它依然是无常的、当生即灭的。这个新的kṛ虽然灭了,但是它的作用要延续下去,这个作用的延续就体现为:这个新的kṛ又在阿赖耶识、在藏识当中熏习下了一颗新的种子;而这颗新的种子等待种种的因缘条件成熟的时候,它又会现行出一个新的行为kṛ,而这个新的kṛ当生即灭了,但是它反过来又在阿赖耶识当中熏习下了一颗新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因缘成熟的时候,又会现行出一个新的kṛ。这样的无穷的往复,这就形成了众生的行为,以及导致这个行为所产生的那种延续的力量。

 

四、境界


“境界自心现”的“境界”,对应的梵文是gocara但“境界风动”的“境界”,对应的梵文不是gocara,是viṣaya,虽然实叉难陀还翻译成境界。


gocara既表示凡夫心的行处,也表示圣者心的行处,但是viṣaya这个词在没有特别的定语修饰的情况下,只表示凡夫心的行处,只表示凡夫心所缘的境界。因此,虽然实叉难陀译作境界,但是其他翻译家更喜欢把viṣaya这个词翻译成外境,指的就是我们凡夫以为的心外的存在的事物,比如桌椅板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五、转识


转识有时也译作转起识,这个识指的是八识当中的前七识,也就是第八识叫藏识,前面七个识组合起来叫转识。


前七识离不开藏识、第八识,前七识只是阿赖耶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不是在藏识之外有独立于藏识的七个识。前七识仅仅是藏识在某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我们把藏识表现出来的这些功能起名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


在佛陀三时教法,在瑜伽行派,在唯识宗里边讲识其实只有一个识,就是藏识——阿赖耶识。讲八个识,后边还讲三个识、两个识。要注意,除了藏识之外的所谓的识的名言的安立,都是在表达藏识的某种表现形态,而不是独立于藏识之外又有其他的什么识,识只有一个!



痒了个多

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回复@痒了个多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樱花_5231

这么重要的课,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听,每个字每个字的用笔记录下来。反复学习,反复读,反复思考,才能能学懂一点点啊! 感恩于老师,顶礼世尊

一心一慈 回复 @樱花_5231

是的!道理深入骨髓!牢记于心!

听友270830937 回复 @樱花_5231

你说的太对了,我基本也是如此

一丁点没有 回复 @樱花_5231

是的,您说的太对了。👍👍👍听只是听懂,没有完全消化理解! 我们需要反复听讲,做好笔记!再反复听讲查看笔记………才能慢慢的真理解!

于晓非_

京东 淘宝 当当

白玛若巴

种子熏现模型, 是理解唯识的重要工具,

雨佳剑 回复 @白玛若巴

感恩师兄分享了往期的导图,感谢感谢

善勇猛摧魔金刚

一物不肯舍,只想免费听,这是当前末法时期我们汉传佛教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坏笑]

selina_rD 回复 @善勇猛摧魔金刚

, ,.

坦荡大爱 回复 @听友258131147

那是您没有 对比了解的少

晶晶_g9m

众生的行为,课程里讲的都是知觉、感知,比如看到、听 到、闻到、摸到、尝到、想到,可不可以理解为众生的行为,其实指 的就是各种感知呢?境界自心现,是不是现的都是这些感知呢?这些 感知并不是依靠我们的感官,而是连我们的感官都是境界自心现呢?

梦醒解脱 回复 @晶晶_g9m

现的就是感官感,只不过这个感官感不是凡夫当下的感知,是与种子现行同步的阿赖耶识功能,也叫虚妄分别,也叫错觉

小房学司 回复 @小鹏_nX

对的,加个感字就对了!

小房学司 回复 @晶晶_g9m

境界自心现,现不出来感官,自心现现的是境界,是心行。 以感官为例! 凡夫心现的就是误以为有感官的错觉!登地的圣者心现的是知道心现的只是心误以为有感官的错觉,这个知道就是正觉!八地的圣者心现的就是心自己,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