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红学原点阅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第八十六期~冬夜即事

2020-12-11 13:17:4109:26 3043
所属专辑:红楼梦诗词赏析
声音简介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jìshuāng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这首诗是《红楼梦》的第二十三回中贾宝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夜已三更,梅竹均以入梦,而诗人犹未成眠;颔联描绘了院中雪景;颈联写宝玉在想像大观园中那些能诗善赋的女孩子们此刻的情形;尾联用“却喜”二字一转,以侍儿扫雪烹茶之事,写出雪夜的雅兴。全诗意象丰富,情感活跃、丰沛,诗人以梅、竹、松、鹤的形象,创造出诗意浓郁的冬夜的清幽境界,渲染了一幅生动的“寒夜图”。
松、竹、梅是所谓的“岁寒三友”,既写“冬夜”,因此有“梅魂竹梦已三更”的诗句。
前八十回中潇湘馆的竹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拢翠庵的梅花“如胭脂一般,印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都有意无意的在这首诗中获得一些照应。
“鹤”以白鹤最为人熟悉,而白鹤可以和白雪的“白”相通。松耐寒,故“松影一庭惟见鹤”也是冬景素描,透出一种孤寂清寒之感。“雪”当然又与“薛”一脉相通。黄莺一般是春天活跃的鸟,现在写冬夜,所以说“不闻莺”。“鹤”是史湘云的象征物,而薛宝钗的婢女名叫“黄金莺”,因此这三、四两句其实巧妙的象征了佚稿中贾家败落后宝玉与宝钗分开,又与史湘云在一起。
三、四两句写自然的冬景,五、六两句则点染到人的形象。
〔1〕“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jì shuāng衾睡未成”:是以梅竹入梦 点染冬夜冰雪寒冷,为下句铺垫。指梅和竹都已睡去。
锦罽:是织有花纹的毛毯。鹴(shuāng季双)衾:是雁凫fú绒里的被褥。
〔2〕“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上句以松、鹤写冬夜中的清冷。松在雪光(与下句照应)映衬下,在庭中落下疏影。松亦常以鹤为伴,故合在一起写。下句的“梨花”比喻雪花。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女儿”和“公子”两句:写冬夜严寒。意思是穿着翠袖衣衫、吟着诗句的女儿已觉怀冷。“女儿袖翠诗怀冷”巧妙的借用了杜甫的《佳人》诗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句。公子穿戴着貂皮尚嫌酒力不足御寒。酒力轻,是说酒的劲头不够。
〔4〕“试茗”:“品茶”,不同品种的茶,烹烧的火力时间不同,要恰到好处,才不失其香,所以要“试”。宋代蔡襄的《进茶录序》中说:“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闻有。”
〔5〕“扫将”一句:扫雪烹茶,书中妙玉曾言及。以雪水烹茶是古代高雅的茶文化,雪水洁净,新雪尤是,烹茶味道清醇。如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就有:“陶縠hú取雪水,烹团茶”。小说第四十一回也有“拢翠庵茶品梅花雪”的情节。《天中记》卷四十四引《类苑》中:“陶谷买得党太尉故妓,取雪水烹团茶。”
全诗的大意是:腊梅翠竹已进入梦乡天已三更,盖着锦毛毯鹈tí绒被仍是睡不成。
松影疏疏 印满庭院 只见几只仙鹤,梨花满地却听不到莺的啼鸣。
女儿翠袖生寒 诗情也仿佛已冷却,公子穿着貂裘还嫌酒力不足以御寒。
令人高兴的是 侍女知道品茶懂火候,扫来新雪及时地把清茶烹。
《冬夜即事》表现了大观园中人冬日的生活情趣。全诗即事抒怀的焦点落在最后两句上。
在这严寒的冬夜,大观园中人却还有他们的“喜趣”。诗的最后一笔,有如画龙点睛,使全诗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诗着一“喜”字,使“趣”味全出。“新雪”一词亦极有表现力。
从诗意的衔接来看,上面写了“女儿”和“公子”,接着写“侍儿”。而且“试”“扫”和“烹”三个动词连贯而下,画面十分活泼灵动。
《四时即事》诗是宝玉初进大观园 暂时地感到“心满意足,再无别项 可生贪求之心”、“富贵闲人”生活的自我写照。但大观园不是世外桃源,它同样存在着污秽huì、眼泪、挣扎和反抗。当宝玉领略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语)的时候,他就不能再悠然闲适下去了。于是,他愤懑、痛苦、绝望,终至以“悬崖撒手”来抹去他身上的粉渍脂痕。
同时,诗中写“锦罽鹴衾”和“公子金貂”,也正合八十回后原稿中宝玉“寒冬噎酸齑jī,雪夜围破毡”(脂批)构成一种前后映照,即脂批所谓的“事却天壤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红学迷的声音世界

一些美文朗读一些观点看法用声音去表述用声音去表述这是有声的攀登之路的见证从生涩开始不断总结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偶尔成果不断总结一直在路上

by:红学迷

草根红学家王根福

一位草根红学家王根福,告诉您不一样的红楼梦。

by:一句话点亮您的一生

正读红楼梦|读后感|红学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所以古今中外解读者无数。但是这些解读往往两极分化,或者受阶级斗争的影响,把人物划分成不同的阶级去解读,导致了人物形象的脸谱化;或者...

by:温暖如雁

红楼梦新谈 吴宓红学论集

吴宓与二十世纪红学红楼梦新谈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之文学价值石头记之教训红楼梦之人物典型贾宝玉之性格论紫鹃王熙凤之性格红楼梦本事辩证红楼梦善本之新刊布胡适君之《考证红...

by:明月社

品百味红学 悟禅意人生

【百味红学:1945】红楼梦涉及传统节气不少,而且往往把节气的习俗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林黛玉夜访贾宝玉没有见成,伤心悲戚的次日,便是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天是...

by:东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