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漆园: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2020-12-15 21:40:3504:33 533
声音简介
身心一旦相分离,你说是喜还是悲?

漆园
王维 〔唐代〕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诗。此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侧面赞美庄子的品性。诗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庄子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诗人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夫复何求。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一呼一吸的相克更相应的自然,成就了进退相依的永恒,活成了吞吐相容的宁静。

看云时

身心一旦相分离,你说是喜还是悲?

猜你喜欢
闲情偶寄

清代戏剧家李渔是位讲究养生与美食,懂生活有情趣的人。李渔是如何在南京芥子园中进行戏曲创作的?他的《闲情偶寄》一书,又展现了他怎样的恬淡人生?“市民学堂”特别节...

by:南京市民学堂

闲情偶寄

美食美妆服饰室内外及园林设计花鸟鱼虫养生

by:小粉红花儿的梦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清代人李渔所撰写,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

by:山野伍樵夫

闲情偶寄

当刻刻偷闲以行乐乐不在外而在心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入...

by:樱慕风铃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闲来有情,偶然寄得。

by:青山有幸白铁无辜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清代李渔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最闲适、奢侈的中国情趣记录,从万物的细微处滋养美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乐趣。

by:姑射云天

闲情偶寄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

by:善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