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召南.驺虞》

2017-04-27 23:58:1306:39 3.9万
所属专辑:诗经与讲解
声音简介

来学习《召南》的最后一首诗,国风第二十五首《驺虞》
 
                 驺zōu虞
    彼茁者葭jiā。壹发五豝bā。于xū嗟乎驺zōu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zōng。于xū嗟乎驺zōu虞!
 
    诗只有四四五形式的两章,一读之下却完全不知所云。理解它的一大难点在于“驺虞”这个词。关于它有不止一种解释,其一是说这是一种白虎黑文的仁兽,不是自然死亡的动物都不会去吃。以驺虞之仁而联想到周南的最后一首诗《麟之趾》也是在说一种天性仁慈的神兽,似乎这样解释是说得通的。但是放到全诗中,却怎么都搭不上。这仁兽和“壹发五豝”以及“壹发五豵”能有什么关系呢?
    “壹发”,发为射箭之意,十二只箭为一发,十二只箭射中五头母猪,十二只箭射中五头小猪,“豝”为母猪,“豵”是指一岁的小猪,然后就赞叹“真了不起啊这仁兽”,读起来完全莫名其妙,而且在我看来,不但不值得赞美,简直残忍至极。
    所以亦有将“驺虞”解释为周朝替天子掌管鸟兽的官员。春天之际,草木茂盛,禽兽繁多,以致狩猎可收获颇丰,可见文王之化不仅恩及百姓亦及于庶类。明显是一首歌功颂德之作。
    最大众化的理解是把“驺虞”解释为猎人,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狩猎技艺的诗。在春天茁壮生长的葭类和蓬类灌木中,猎人奔跑腾跃、百发百中,因此感叹“于嗟乎驺虞!”。估计这也是对于我们来说最讲得通的一种。
 
    再来学点草木之名:葭与蓬。
    应该有很多人读过那首优美异常的《蒹葭》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葭与蒹葭指的都是芦苇。初生之芦苇为“葭”,开花前为“芦”,所结果实为“苇”,今后我们还会在其他诗中接触到这个词,到时再做更详尽的解说。
   “蓬”,《卫风伯兮》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为之容”的句子,李商隐也有诗“走马兰台类转蓬”(希望我没有记错),其实是直到读到这段话才知为何有“飞蓬”与“转蓬”之说:
    “蓬,其叶散生,末大于本,故遇风辄拔而旋。虽转徙无常,其相遇往往而有,故字从逢”,意思是这种植物地上部分大于地下的根,因此往往容易被强风连根拔起,到处翻滚旋转,虽生长于不同地方也能随风飞舞而“相逢”。
   这种植物,真是让人感觉意味深长啊。

68格桑卓玛

是的呢,如素之人,听了真不舒服😔

回复@68格桑卓玛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绿竹谦谦

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感恩教化

昱霖mm

这声音太棒了

言苗

驺zōu虞yú 彼bǐ茁zhuó者zhě葭jiā,壹yī发fā五wǔ豝bā,于yú嗟jiē乎hū驺zōu虞yú! 彼bǐ茁zhuó者zhě蓬péng,壹yī发fā五wǔ豵zōng,于yú嗟jiē乎hū驺zōu虞yú!

小桥流水人家_9z

听老师的声音像菩萨一样

1584598hkff

太爱了,晚上睡觉前带上耳机听白天连上蓝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