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从容中道难《中庸》温习(三)

2020-12-20 11:41:0824:39 35
声音简介
中庸就是人们从天然本有的自性中,直心而行,坦然合于大道。天性纯良的君子随时致力于修身,从而达到从容中道的境界。而自私自利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任性妄为,违反中道。天性纯良的君子并致力于修身,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随时坚持中道而行。小人则毫无忌惮,没有敬畏之心,任性妄为。小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不管别人的死活。秦朝的赵高、宋朝的秦桧和高俅童贯等就是例子。
这个天然自性本有的纯净大道,人们为什么不能自明呢?不能依道而行呢?我知道了:生来聪明智慧的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妄用聪明,不肯甘于本分,好高骛远,做过了头;生性愚钝的人,认为本来就低人一等,做得不够。本来平平常常的大道,人们却始终不明白,自认为贤能的人,认为高人一等,做过了头;不成才的人,却不肯努力,做得不够。道是很平常的,就像每个人都要吃饭一样,吃饭时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也是很少能有人仔细品味饭菜的味道。吃完了,不知道饭菜的真正味道。
萧惠问死生之道。先生曰:“知昼夜,即知死生”。问昼夜之道。曰:“知昼则知夜”。曰:“昼亦有所不知乎”?
先生曰:“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着,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忌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传习录 薛侃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梁实秋 自在从容

华语文坛一代宗师经久不衰的智慧散文经典

by:陈一盏

中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

by:后语读蒙学

中庸

《中庸》是儒家著作,朱熹认为它“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只要认真学习并思考,便可终生受用不尽。

by:快乐书童贺变丽

中庸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为孔子之孙子思子。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

by:儒释道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