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木子‖走在脱贫路上的“土”书记

2022-09-15 00:07:5016:16 71
声音简介

走在脱贫路上的“土”书记

木子

 

“只要将心比心,就能换得人心”“两腿不沾泥,村民不认你”“只有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村民才会相信你”这是古蔺县富民村第一书记李松长,在几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时常记于心、践于行的几句话。他深知,自己来自省城、来自省机关,弄得不好,村民可能敬而远之的多、亲近的少,观望的多、信任的少,认为是来镀金的多、相信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脱贫的少。

 

土办法去除洋气息,悄然变身真村民

为了不让村民对自己产生偏见,能亲近自己、相信自己,李松长一开始便从自己身上的“洋毛病”“机关病”动刀子。

2015年10月,李松长第一次去村里时背着多年以前用过的蛇皮袋,身上穿这皱皱巴巴的衣服,脚穿解放鞋,村民们回忆着说,开始还以为是来村里走亲戚的,真不像省城来的干部。

李松长不仅从外在开始改变,内心也一步一步接近群众。在院坝、在田间、在地头,随处可见他与群众不拘形式讲政策、拉家常、摆龙门阵。天刚亮便穿梭于老乡之间,即使满身是泥也乐此不疲,与老乡融为一体。记得在一次走访中,一位老乡正忙着弄猪食,看他们去了,急忙招呼着他们坐。当时,老乡家的条凳上有一层厚厚地灰,老乡怕新来的城里书记嫌脏,脸上泛着微红,很不好意思“看我家里乱糟糟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说完,就连忙用衣袖去擦拂条凳上的灰。李松长一把抢过条凳,没有让老乡擦拂,一屁股就坐在了条凳上。老乡嘴里没说,但脸上的那种不适消失了。于是老乡很热心倒了一杯水递给他。虽然老乡把手在衣服上反复擦拭了几次,生怕没擦干净,还看了又看。但手上仍沾有些许,茶杯上也留满了茶垢、指痕等岁月的痕迹,水也有些浊浊的。看了的确有些不敢喝。与他一同走访的村干部还在犹豫,想找个什么合适的理由推脱时他却笑嘻嘻迎过去,接过茶杯一咕噜就喝了。喝完后,他用衣袖擦了下嘴唇,把茶杯递给了老乡。那时,老乡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笑容。就是在那时,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老乡。

也就是从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维护老乡的自尊,消除了老乡的不适,收获了老乡的认可,拉近了与老乡的关系。慢慢,日子长了,跟村民熟了村民们也不再把他当外人,有事就找他聊,见面就打招呼,一两天没看见就问“去哪儿了”。就连小孩子也亲近了,隔老远就大声喊“李书记好”。

 

两腿沾泥先士卒,一身土气显精神

富民村是靠天吃饭的地方,农产品不能确保每年都丰收且离县城40多公里,卖出农产品的运输成本较高,在市场没什么竞争力。即使增产,也难保增收。为了让村民持续、稳定增收,李松长与团队人员带着村里的实际情况,多次向县乡两级反映,力争更多支持。他们多次拜访农业、林业方面的专业人员,虚心请教,反复论证村里的产业发展方案,认真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听取村民代表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意见建议。经多方求助、多次论证和会议研究、多渠道听取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以乡村旅游为统领,着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的产业发展方案。

在发展日本小甜柿的特色产业中,为带动村民种植,李松长与村社干部、身体强壮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抡锄头一起翻地耕种。那块地是荒废了多年的水田,还没有干透,泥巴是犟起犟起的,不成块,粘得很。他用力一锄挖下去,锄头拔不出来,土也翻不过来,大家一片哄笑。村民们都靠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劝他不要挖了,交给他们这些泥腿子就是。表面看上去,这是对下派干部的关心,实际是对他的考验。李松长深知,作为下派干部,不管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来自什么单位,村社干部不会当然的服从。即使表面服从,内心也不会。只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与村民一起摸爬滚打,在实干中克服自己的缺点补强自己的弱项,在实干中展示出真本事村民才能真心佩服和尊重,才能听从安排和调配。他强烈地意识到,若这样认怂,以后就难以干好第一书记的工作,就难以尽到第一书记的职责,就难以做好富民村脱贫攻坚的“领头羊”。虽尴尬,但他仍一锄接着一锄地挖。即使十分吃力,即使弄得满身是泥,也未曾歇停。

村社干部和党员见第一书记这样不认怂、不服输、不气馁,一步一个脚印,一锄一块翻土他们看在眼里,认在心里,于是来了个挖地大竞赛。一天下来,李松长虽手掌上增添了几个大血泡,有的还磨破透出了血水,有点隐隐作痛他与村民们一起完成了预定任务,转变了村社干部在村民心目中只看不干的形象,也改变了村社干部、党员对机关干部的偏见。事后,有的村社干部私下里说,那一天他们这些泥腿子都累得腰酸背痛,李书记一个省城来的人,一直干在前头,中途都没有停歇,真的不容易,也真的感动了大家。

就这样,李松长与村社干部一起参与除草、松土、施肥等田间管理,一起穿梭山林荆棘、攀爬山崖峭壁探寻乡旅,一起挥锄开挖步、便道并从一两百米远的地方用双手抱石块夯实路基等等。他们也经常挑灯夜战,为谋划工作、研究措施、讨论制度建设等弄到凌晨三四点。他们用实际行动改变了那种下而不沉、派而不干、蜻蜓点水、走读镀金的不良形象,展现出了带头人的担当与责任。全村群众深受鼓舞,没有一个觉得是局外人,都踊跃投身到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干,为富民村的精准脱贫贡献出自己的热和光。

 

披荆斩棘寻出路,如何增收挂肚肠

单纯的发展农特产品,仍难以使村民在小康路上行稳致远。为解决这个问题,李松长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同志多次商议,提出利用好1050米的宜居宜养海拔高度,发挥周边3个4A景区的地理优势,让村民在农闲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使之成为3个景区的中心停歇区、消费区、少数民族风情体验区等想法。富民村是苗族聚居区,有独特的苗族风情文化,又有风情廊桥、文化广场、富民新村和几十亩夏菊、休闲农业体验场等文旅设施。零零星星的游客时常不断,菊花盛开的时季自驾游和组团游不少。但村里能留住游客的地方太少,游客都是溜一圈就走人。在村里逗留的时间不长,消费得少,村民得不到实惠。

带着这个问题,李松长开始寻思挖掘山上的旅游资源。他与工作队员、村社干部及熟悉山林的群众共七八个人拿着砍柴弯刀,徒步从富民新村后山开始往“望乡台”爬。说到“望乡台”,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听当地的村民说,在很古老时,一个部落的苗族同胞为躲避异族追杀,辗转迁徙到此地。但他们心中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家乡,总是“故土难离”。他们在天气好的时候,就三五成群的跑到山的最高处,朝家乡的方向远眺,久久不能离去。时间久了,代代相传,这个大山包就成了饱含苗族同胞思乡深情的“望乡台”。

由于退耕还林多年,林中到处荆棘丛生找不到路只能边砍边走,边走边砍。两边的荆棘,有时勾住了衣服,有时刺破手指,有时划破头皮。汗水夹杂着山林中的尘土浸润到伤口,还有丝丝的疼痛。李松长一行人并没有退缩,一直往上爬。途中遇到较高的坎子,就你顶我拉翻过去遇到要钻的地段,就猫腰匍匐爬过去。经过一整天的辛苦和努力,终于从荆棘丛中爬到了“望乡台”,看到了山顶的独特风光和天然水库,也感受了一番当年苗族先祖思乡时愁肠郁肺的悲情。

反复找寻,反复论证,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形成了修步便道将游客引上山的思路。修好旅游便道、登山步道,让游客有路可走,让游客在山林中猎奇,让游客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感受到不一样的富民故事。

不管是旅游便道还是登山步道,都要占用村民土地。有个别村民,即使是荒地、荒山,公益事业占用了,都觉得心痛,就百般的不愿意、不支持,甚至阻拦,要求先补偿。为做通这些村民的思想工作,李松长与团队人员走张家、跑李家,不厌其烦吃了不少闭门羹,受了不少冷言冷语,遭了不少推推搡搡。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们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与之沟通,并带这些村民到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终于,村民被真心和诚心感动,登山步道顺利推进。

李松长即将离村回单位时,他汇报了在富民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后续思路。村里山林杂木较多,经济价值不高,观赏性不大,对发展乡村旅游有局限。若能在这些山头发展彩色林,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颜色和不一样的风景,那富民村的乡村旅游就锦上添花了。

李松长离开富民村时,形成了“145”产业发展格局,成功申报了AA级乡村旅游景点,村内旅游便道、登山步道共修建了40多公里,几十家标准民宿开张营业,最大年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经济也突破70万元。



作者:木子单位: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音频: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广播电视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木子聊NBA

主要讲NBA的故事,欢迎大家订阅和好评

by:木子1961

木子爱若

木子爱若,四川成都人,生于80末,爱好文学,诗歌,代表作《少年童话》,《不过人间》,《孤独舞蝶与黑玫瑰》,《织晚》等。

by:快乐_纤菲依然

木子电台

世界和我爱着你

by:木子声控治愈系

草木子

作者:叶子奇笔记。元末明初叶子奇撰。四卷。子奇字世杰,号静斋,浙江龙泉人。曾官巴陵县主簿。洪武十一年(1378)因事株连下狱,草撰此书,出狱后成编。以草木易腐...

by:善意流传

木子华斋讲聊斋

聊斋志异即老百姓品鬼狐传,全书有四百多个故事。孤鬼花妖,行尸灵兽,其奇闻趣事,闻所未闻。

by:木子华斋

木子芊 声展

找我找我找我我贼敬业!

by:木子芊

木子自说杂谈

喜马拉雅历史频道优秀月度主播易学世家职业投资者

by:木子话故事

木子易学堂

喜马拉雅历史频道优秀月度主播易学世家职业投资者生活中的易学

by:木子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