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今天老胡跟大家聊一聊拼多多的事。13号晚上,有网友爆料称,拼多多22岁女孩张某霏在深夜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晕倒后猝死,这个事情迅速在互联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有网友在知乎上发了个帖子,问大家如何看待网传拼多多员工加班后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担哪些责任?4号上午,网友们发现,拼多多官方认证账号在这个帖子下边进行了回复。这个回复是这么说的: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认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这些是拼多多认证账号的回复。


但这个回复仅仅停留了28秒就被删除了,不过它被网友截图保存,并且在网上广泛传播,给拼多多招来了很多骂声。


4号下午,拼多多终于公开回复了这起员工意外离世事件。拼多多在声明中提到,张某霏于20197月入职拼多多,北京时间1229日凌晨1点半,她在与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晕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乌鲁木齐本地医院,经近6个小时急救依然无效,不幸离世。公司同事一直陪伴家属,遵循父母的意愿,张某霏于13日火化,还附上了其父亲朋友圈的截图。


在这个说明中,拼多多特地回应了老胡刚刚提到的网传知乎截图,也就是“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那段回复。拼多多说,自己从未发布过网传截图的“官方回应”,并表示坚决反对截图上的观点。


但很快,知乎平台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拼多多’是知乎注册用户,其身份真实无误。知乎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流程和机制。知乎还精确到分秒地列出了拼多多发帖和删帖的时间。


在这一反转出现仅一个多小时候,拼多多再次做出回应,说此事系拼多多对官方账号管控不严导致,向公众表示真诚歉意。它还说,经排查,这个内容是拼多多营销合作供应商员工用个人手机发布,该言论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态度,拼多多官方对该言论表示强烈反对。


老胡想说,拼多多先是“辟谣”,之后又改口道歉,一家这么大的企业,PR怎么能是这样的水平?中国还有别的大公司的PR是这种水平吗?


中国的大公司需要均衡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与公众的意见建设性地开展互动,不仅让自己的业务,也让自己在情感上与公众水乳交融。这是走得远的重要前提。


老胡不了解拼多多,但我觉得它的PR这一次表现真的不及格,没有能够尊重很多普通公众的感受,也置企业于更加艰难的境地。老胡完全是出于善意,希望企业在面临危机时,一定不要抵触公众的情绪,而要认真地去理解那些情绪,寻找与那些情绪的感同身受。坦诚和谦卑是危机关头最好的PR原则。


不过,跳出这件事的细节,老胡还想跟大家聊一聊这整件事情中大众的情绪。张某霏的猝死当然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其准确原因需要权威的医疗结论,但是公众对过度加班的抵触和谴责已是互联网上的主流态度。


老胡希望所有公司和机构都积极呼应公众的这一态度,采取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不把机构的成绩建立在员工过度加班的基础上。国家的劳动法也要围绕这一公众突出意见更加严格地执行,推动整个中国国民经济运转在这一人权领域的不断进步。


互联网公司员工的过度工作时长是人所共知的,两年前互联网上出现了对“996”的声讨,但这一问题并未真正缓解,原因在于互联网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人们的择业竞争亦很激烈,上述“双竞争”极大挤压了劳动者维护自己不加班或少加班权利的空间,公众的很多讨论无奈地转向了加班费需要给足这一所谓的“公平原则”上。


客观说,频繁加班不光是互联网公司的事情,在中国这样的行业有很多。据老胡了解,警察队伍中加班的现象也是极其普遍的,其他有的公务员队伍也是如此,而且他们通常没有加班费,或者只有很少的加班费。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将此视为理所当然,有的管理者还会带着骄傲的口吻,讲述他们的部门是如何“5+2、白+黑”的。


中国社会里有“加班是光荣”的传统价值观,很多对正面人物的讲述都会包含他长时间加班、工作到深夜的内容。从机关到企业,领导和管理者也往往欣赏主动加班的员工,这种价值取向不能不说在中国社会里是很深厚的。


中国过去很落后,摆脱贫困是第一大任务,自然形成了上述价值取向。但是在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城市中产阶层后,这种价值取向正在民间悄然嬗变,人们对休息权的重视逐渐强化。对“996”网上声讨其实是这种转变的清晰信号。


今天人们的诉求仍是多元的,仍会有很多人愿意用“拼命”来换取生活的改善,但它作为一种集体价值观在发生动摇。既努力工作又享受生活,既保持上进心又有一定顺其自然的达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在它们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老胡认为,这是个大趋势,中国越往前发展,人均GDP越高,这样的价值取向会越有空间。另外,劳工待遇正在成为国际上关注中国的一个新方向,是外界与中国开展深度经济合作经常提到的条件。中国全社会恐怕都要在加班加点工作的问题上调整观念。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过多依靠人们的超长工作作为一个驱动力,我们需要在提高劳动效率上下功夫,在挤压形式主义和无用功上下功夫,从人们想有的更多休息中发现提振发展的积极元素,把发展与人们的权利保障尽可能高地统一起来。


老胡去世界各地,发现在发达社会里,让陪同我们的司机、翻译等加班是挺难的一件事,常常是多给钱都不行。这恐怕不能简单视为他们“懒”。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朝着全体国民逐渐降低付出开展探索。这当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毕竟中国仍不是一个富裕国家,低收入群体依旧很大,一些岗位的加班在所难免,吃苦精神在我们的社会决不能够缺失。尤其是,我们不能放弃对奉献精神的鼓励,在一些关键部门,让这样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至关重要。老胡想说的是,我们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调整,不断实现新的平衡。


老胡最后要说,互联网上的抵触“996”的情绪,对拼多多女孩猝死的激烈反应值得全社会深思,并让这种思考理性地渗入到社会前行的节奏中去。



回复@当前播放列表已播完_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暖暖大叔道来01

部分同意老胡看法,发扬吃苦精神,不是过度加班的理由,讲奉献也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或者生命为代价,更不能貌似站在这样的道德制高点要求加班!

小谢师傅

我们缝纫工那就要算81129或者说81130,知道指的是什么吗

勤奋者健强

要把人的生命权,纳入制度建设的体系,即便是每个“个体的人”也要对自己的生命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爱护。

JanJiang

原话是冷漠,身边就有同样的事也不可能被报道,现实就是这样不拼哪有出头之日,孩子房子养老不都是压力 何况中小公司老板都比员工拼

海贝_wl

谁不加班,去湖州织里看看有多少人能晚上十点下班的。

渔村幕火 回复 @相夫教子的小女人

浙江也是早7:30到晚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