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在孩子6岁前对他说“不”

2022-12-08 01:23:5507:11 75
声音简介
04
在孩子六岁前对他说“不!”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

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

可是你若等他12-14岁之后的青春期,你再开始对他(她)“说不”时他不会再哭闹、再气噎,也不再打滚。

他(她)会离家出走,他会服毒自杀、他会跳楼方式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他(她)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我回答: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所以,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那么,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方法是:

第一,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

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

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

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

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第二,“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而前面对你。

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

你将他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告诉他(她)“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三,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骂他,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

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

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最早越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你的N岁孩子—你的10-12岁孩子

这是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数千位孩子真实成长跟踪,两代父母3亿家长信赖选择。我们一起走进《你的10—12岁孩子》,这个独立又自我矛盾的年龄,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

by:Ashley_99977

你的N岁孩子系列-你的五岁孩子

开朗愉悦的年龄,亲子关系最亲昵融洽的一年!

by:Ashley_99977

10岁孩子睡前故事

精选的儿童故事,偶尔有本人原创童话。希望小朋友们能喜欢。

by:东先生的读书时间

3岁对了,孩子一生就对了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针对O~3岁这一特定年龄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征,从心理、情绪、交际、说话、学习、绘画、音乐...

by:金石海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