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到底在讲什么? 一文读透

2023-07-24 09:14:5311:56 25.4万
声音简介

                                             一、稻盛哲学只讲了一句话

 

稻盛哲学在讲什么?它跟我们平常理解的哲学,有4点不同。

 

第一,简朴性。

 

稻盛和夫当年创业,28名员工跟着他,其中20人都是初中生。当他要讲自己的哲学时,他发现只有用初中生都能听得懂的语言,员工才能理解、接受并实践。

 

一般情况,我们认为哲学要讲一系列术语,非常深奥。但稻盛哲学没有术语,都是最简朴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与实践。

 

第二,实践性。

 

哲学普遍讲述人生和宇宙的大道理,而稻盛哲学全都来自实践。稻盛和夫在科学研究、企业经营、生活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的哲学,又立即用它指导科研工作和企业经营。可以说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第三,道德性。

 

在普遍认知中,哲学是哲学,道德是道德,二者虽有关联,但属于不同范畴。

 

稻盛和夫却把道德,放在稻盛哲学的核心位置,即——以利他之心思考行动。这在其他哲学中是不明显的。

 

第四,辩证性。

 

稻盛哲学强调兼备事物两极:既要利己,也要利他;既要大善,也要小善;既要大胆,也要小心;既要有斗争心,也要有慈悲心;既要关心爱护员工,也要严格要求员工等等。充满了唯物辩证思想。

 

——稻盛哲学的内容很丰富,相关书籍也已经很多,稻盛和夫总结说:

 

“我的哲学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人生方程式。”

 

稻盛哲学的人生方程式为: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一个人,人生是否幸福?幸福的程度如何?事业是否成功?成功的程度如何?答案是,“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三个要素的乘积越大,人生和工作就越接近幸福与成功。如果有一句话能概括稻盛哲学,那就是人生方程式。不过,这个方程式还可以更完整: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100~100)×热情(0~100)×能力(0~100)

 

能力是天赋之才,因人而异,分值范围是0分到100分;

 

人只有能力还不够,如果没有热情、干劲、朝气,不肯努力,懒散怠惰,结果依然不会好,这个分值范围也是0分到100分;

 

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与能力和热情不同,它的分值范围是-100分到100分,有“正负”之分。

 

稻盛和夫说,这是因为一个人即使能力和热情都很高,但由于方程式是乘法,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的人,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则会是一个更大的正值;相反,如果持有负面的思维方式,哪怕是很小的负数,都会导致人生和工作的最终结果变成负值,这样的人,轻则“抱着金碗没饭吃”,重则“难免加害于社会”,是不可取的。

 

今天的大多数企业家在面对利益问题时,左右为难,无法抉择,但在稻盛和夫眼里,企业家个人的利益、企业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全是统一的,这些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

 

根据人生方程式,企业家到底要努力到什么程度?就是像稻盛和夫一样,抱着无论如何非解决不可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朝思暮想、左思右想、前思后想、苦思冥想、千思万想,强烈地想,反复地想,深入地想。

 

一个人“想”到这种程度,愿望就会渗入潜意识。稻盛和夫为什么产生了一刹那的灵感?他后来领悟,为了看破现象背后的本质,为了看清事物包含的真理,我们心灵的镜子必须纯粹透明,否则我们就见不到真相。

 

把本质和真理,同自己的心灵状态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稻盛哲学所讲的——心纯见真。

 

                                                    二、天堂地狱一纸隔

 

稻盛哲学的核心基础,即“利他精神”。

 

这与西方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截然相反。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与人的接触交流变得频繁,人的生存也越来越依靠组织,利他精神的重要性在今天愈发显现。

 

如果按西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大家都把实现个人欲望当作根本目的,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纷争不断,组织也会经营不善,每个人获得的一切就只是极浅层次的欲望满足,而难以真正幸福。

 

如果单从经济学来看,人是理性的、利己的。但是稻盛和夫曾在一次禅修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群人,围着一口直径一米的大锅,里面煮着美味的面条。但是,每双筷子都有一米之长,尽管他们能够夹起面条,却送不到自己嘴里。

 

他们都只想满足自身欲望,自己吃不着,看到别人夹起面条努力往嘴里送时,就马上你争我抢,不让别人吃。他们争吵起来,结果锅翻了,面条撒了一地,谁也没吃成。这个地方就是地狱。

 

另外一群人,也围着同样一大锅面条,其中有个人拿着一米长的筷子,夹起面条跟对面的人说:“这面条很好吃,您先尝尝。”对方吃完,很满足地说:“谢谢,现在让我回报您吧。”于是他也拿起长筷子,夹面条喂别人吃。结果大家都吃饱了,气氛也很和谐。这里就是天堂。

 

地狱和天堂,物理条件完全相同,同样的锅、面条和筷子,不同的是人的心态、人格和理念。所以你说,究竟是利己的人更聪明,还是利他的人更聪明?

 

利己的人,生活在地狱;利他的人,生活在天堂。

 

人的欲望和本能,跟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在极度恶劣的环境里,也可以生存下来。饿了就要吃,无论如何都要吃到东西,否则就会饿死,所以要抢、要争夺等等。

 

但从人类的农业文明时期开始,人类社会就出现了“组织化大生产”,直到后来的工业文明,包括今天的后工业时代,人类社会越来越呈现出组织化、社会化的生存方式。我们早就不再生存于一片丛林当中,而是生存于一个社会结构当中,或者说一个人际关系网络当中。

 

                                             三、一件工作如何做到极致?

 

认清事物本质后,我们的工作才可能做到极致。

 

所有工作都如此。如果你工作不在状态,那么你制造(创造)出的物品也一定非常粗糙。“造物精神”就是这样,稻盛和夫说,物品是其制造者心灵的反映。粗糙的心灵,绝对制造不出精细极致的物品。

 

我们常能看见,那些打造日本刀的日本匠人们,在锻造之前,都会先沐浴,再穿上洁白没有瑕疵的日本浴衣,向神祈祷,以纯化自己的灵魂。达到心灵与器物相结合的境界之后,他们才开始工作,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完美无缺的产品。

 

一把把锋利的日本刀,就是这样被制造生产出来的。“物心一如”就是这个道理。造物,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一个手艺问题、一个经营问题,它跟人的心灵状态也有很大关系。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是利他自利。造物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利他精神。

 

而且稻盛哲学,是一门实践哲学、行动哲学,是用来直接指导行为的,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习思考的,我们更应该把它用在每一天的工作当中。

 

                                                 四、稻盛和夫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不是很玄的问题,在稻盛哲学里,思维方式就是一个判断基准。

 

这个判断基准,不是利害得失,而是是非善恶。“作为人何谓正确?”就是稻盛和夫经常用来判断事物的基准。

 

知善知恶是良知。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是非善恶,但多数人往往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导致自己的是非观念被蒙蔽,最后做出错误判断。

 

“一灯照隅是国宝”,是说一个房间暗着,你亮起角落里的一盏灯,就把整个房间照亮了;同理,你经营出一家有利他精神的企业,就能照亮整个行业,不仅在行业里做到极致,还改变行业走向。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是说如果每一家企业在各自的行业里,都能按照利他精神来干事,不以自己眼前的利害得失、不以自己面子的得失、不以自我保护的得失为判断基准,而是认真思考“作为人究竟何谓正确”,那么一万家这样的企业,就能照亮整个国家。

 

作为人应该正直,不应该虚伪,更不应该骗人;作为人应该勤奋,不应该懒惰,更不应该当“寄生虫”;作为人应该知足,不应该贪婪,更不应该贪污腐败;作为人应该谦虚,不应该傲慢,更不应该飞扬跋扈;作为人应该利己也利他,不应该损人利己,更不应该损公肥私。

 

所以,别人都在卖假冒伪劣的产品,只有你的公司货真价实,你自然被客户信任,更多客户都会来找你。

 

                                              五、经营者如何实践稻盛哲学?

 

经营者要努力得到全体员工信任与尊敬,这才是企业经营的最大动力。不管你把使命说得多么漂亮,不管你把目标定得多么崇高,不管你的经营哲学多么完善,不管你的商业模式多么健全,如果你作为经营者(领导人)不以身作则,不率先垂范,没有强烈而持久的利他愿望,没有洞穿岩石的经营意志,那么你讲的所有东西都是空的。

 

包括京瓷公司在内,如果有一天,它的经营者淡化了稻盛哲学(利他精神),京瓷的寿命就走到了尽头。京瓷现在的接班人也这样承认。

 

一事做到极致,精神就随之升华。稻盛和夫在精密陶瓷上,钻研得很透,他就参悟到了事物的真理。所以一通百通,每件事情的深处,都包含着这个宇宙的真理。

 

只有觉悟真我,灵魂才有着落。一个经营者不管以前再怎么官僚、腐败、一塌糊涂,只要从现在开始,以身作则,就能带领大家齐心协力,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走。

 

觉醒了自我,经营者的心里就有底了,就能在光明大道上迈步前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喜之喵

脚踏实地

依漫9

又收获一笔财富!感谢主播分享!

xuhongteng

一灯照隅 万灯照国

陈九涡

这篇文讲的理,很好很好很好!

诚诵心声

订阅走一波

笔记侠 回复 @诚诵心声

谢谢支持!

猜你喜欢
稻盛和夫

“勤劳根本不能致富!当今社会信息产能过剩,努力和回报根本没因果关系,穷人努力只是在消耗生命,做事情讲究的是效率,而并非付出多少!”

by:木子家2022

稻盛和夫

世界经营大师,对人性以及世界有着精准的把握

by:财商教你如何财务自由

稻盛和夫

河南盛和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高尚13598845537

by:稻盛和夫之声

稻盛和夫

活法官方播客东方出版社旗下微信公众号“活法”的官方博客。源自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经典著作《活法》。让我们共同走进稻盛和夫的世界,体会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之道...

by:活法官方播客

稻盛和夫

把员工的发展放在首位,也就是把自主的追求卓越的整体人(员工与企业合为一体)放在了首位。独特的商业伦理观。

by:月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