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1【2.6】金融中介机构功能和分类

2021-01-21 00:30:5408:03 115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磨磨唧唧,今天我们来分享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和分类。首先,我们要明白,金融中介机构是非常重要的融资来源。
举一个栗子,A公司和B公司都是小公司,C公司是国际大集团,已经成功上市。当A、B、C三家公司都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都可以选择银行贷款,但是C公司可以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而A、B公司没有上市,所以不能直接融资,大部分都只能向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贷款筹资。所以金融中介机构对于大、小公司,都是非常重要的融资来源。
而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我们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风险的角度说明。
我们接着举例子,首先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说。
董老板手里有些余钱,想投资一些公司来获取收益,最后他的目标放在了A、B、C三家公司上,但是对那家进行投资呢?董老板找来了专业的风投公司来确定最后的投资对象——C公司,为此他付出了大笔的佣金;然后他购买了C公司的证券和股票,最后抛售出去,清算一来一回他的资产,其中,董老板支付了买股票证券的价格以及清算资产的佣金。张老板看着董老板只是想投资公司获取收益,竟然耗费了这么多佣金,于是给他支招,说,与其自己进行投资,不如把钱存到银行等有信誉保障的金融中介机构,有收益,风险极小。而银行呢,把大家的存款累计一看,好家伙,几千亿啊,让专门的团队员工搜集一下投资对象,因为投资资金大,形成了规模效应,相应的佣金也更低更划算,交易成本算下来,比个人投资要低的多。
其次,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来分析,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息不对称的显著经济现象有两个: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两个经济现象。
逆向选择是交易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典案例是“次品车”市场,比如,小董来到二手车市场,他不懂二手车市场的弯弯绕绕,只知道这里面的所有二手车都差不多,都被打扮的很新很好看。但是卖二手车的人对自己卖的车有什么问题心知肚明,但他们肯定不会对小董这样的“小白”全盘托出。小董看中了两辆二手车,卖主知道他这个车大修过,出价6万;另一个卖主觉得自家的车没啥大毛病,出价8万,小董也不是大傻子,她觉得两个车差不多啊,于是选择了6万的。8万的车退出市场,结果小董临时反应过来,6万的车肯定质量不咋地,于是说只能给出5万,6万的卖主破口大骂,生意没谈拢。小董去买她认为的“同质量”,但更便宜的车了,于是6万的退出市场。于是这样的情况循环发生,卖家和买家一轮又一轮的博弈后,“二手车”逐渐崩溃——这就是逆向选择最后产生的效应。
在金融市场里也是一样的,A、B两家中小型公司,拿出的报表都非常好看,看上去都是好公司,但内里他们是个啥样,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A公司觉得自己公司本身就非常优秀,漂亮的账表是真实的,信用等级应该很高,于是向董老板借钱时,觉得自己的融资成本应该更低,觉得4%利息贷款能接受;B公司呢,做了假账,有些心虚,觉得融资成本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6%的利息也能接受。董老板借钱时,也知道这些企业有好有坏,于是利息折中,以5%的利率贷款,结果A公司不愿意了,B公司感觉占了便宜,一轮又一轮的博弈后,最后便宜的是不那么好的公司,董老板最后有可能就不愿意借钱给中小型企业了了,A公司就很惨啊,小企业钱都借不来。
而道德风险是交易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比如董老板给A公司投资,但她不清楚A公司到底拿着这笔钱干嘛了,可能A公司的老板拿着钱花天酒地,但是欺骗董老板说这笔钱用在了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最后董老板有没有收益,甚至能不能拿回本金,都是随缘了。
所以在金融市场里有很多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是个人投资,对于金融市场的信息问题,都是自己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而金融中介机构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分析,就有专业优势能缓解信息不对称。
最后从风险的角度分析,金融市场存在大量的风险,而金融中介机构能通过“风险分担”和“多样化策略”来降低风险:比如银行收到存款,对于我们存钱的人来说,除非银行破产,每年还是有固定收益拿的。而银行要进一步投资获得收益,他的钱可以一部分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或股票,一部分投资低风险的项目,加权一下,最后银行的风险是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并且,银行筹集了大量存款,能投资的股票或证券数量多,类型多,风险也一定程度被分担了。
所以综上,金融中介机构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投资风险。
而金融中介机构有三大类型:存款性机构,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契约型储蓄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等;投资中介机构,如信托公司,投资基金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