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64期:从国华银行旧照,追寻近代上海的钢窗业轨迹

2023-06-23 12:25:5704:29 839
所属专辑:上海闲话
声音简介

【记忆】从国华银行旧照,追寻近代上海的钢窗业轨迹 


时光如烟,建筑百年,每一个建筑都是一段可阅读的历史。1953年出版的《建筑月刊》刊登了一张两位工人徒手攀爬国华银行大楼正门的照片,照片中两扇大铁门反映了上海近代建筑钢门窗生产的历史轨迹,从完全依靠进口到实现自给自足。今天就一起来追寻这段历史轨迹吧。 


1935年出版的《建筑月刊》第三卷第七期上,刊登了一张两位工人徒手攀爬于大铁门上的照片。而这正是位于如今北京东路河南中路转角处,当年的国华银行大楼正门。 


国华银行大楼建成于1933年。建筑面积8107平方米,高11层,50米。大楼建成前后,媒体报道中谈及此大楼“雄厚伟大,可华美不可奢侈”,总体而言,该建筑已带有明显的装饰艺术派风格。 


国华银行大楼这两扇大铁门朝向为东南,高度约10米,相当大楼的2层楼高。大门形状为通常的拱形,上半部分半月形,有的说“金光四射”,有的说“孔雀开屏”,实际上是简单的扇形,在装饰艺术派建筑中常用。大门主体纹饰中西结合,有中国文化乾通元宝的符号,也有西方货币元素。门上铭刻了门牌号码——342号。大门原是黑色,解放后一度改为灰色,后经维修又改为黑色。大门开闭是向两边平移,底部有凹槽,门锁采用传统挂锁。大门门厅墙面装饰大理石,材质图案等至今没变。 


今天来看国华银行大楼的大铁门,不仅是供欣赏、怀旧的,最主要的是从中了解上海近代建筑钢门窗生产的历史轨迹。二十世纪初,西式建筑渐成上海建筑业主流,金属门窗、建筑五金最初完全依靠进口。1921年,第一家华商钢窗厂——中国铜铁工厂开办,早期厂房设在海防路,后又在柳营路设分厂,事业逐渐壮大。 


在此之后,桂正昌钢铁厂开办。曾任上海市营造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的汤景贤从日本考察回来后,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探讨发展民族建筑工业重要性时,亦提到发展民族钢窗业。1929年,汤景贤创办泰康行,生产钢门窗。这期间生产钢门窗的,还有东方钢窗公司、上海钢窗公司等。 


随着民族钢窗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西方人的垄断也逐渐开始被打破。根据1933年的统计,国货钢窗占到市场的70%,还出口东南亚等地。1948年时统计有200多家,月产量20万平方米,金属门窗、建筑五金大体实现了自给自足,完全依赖进口产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本期《上海记忆》由上海发布和喜马拉雅的共同出品。


资料: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

编辑:陈灿斌、阮天霖

播音:DJ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上海记忆

老上海的回忆,新上海的缩影

by:瑞玲瓏

老上海的记忆

行走记忆中的老上海

by:苏式慢生活L

上海记忆中的声音:粤曲

创刊时间:2020年2月22日主播:小李;监制:小柯;编辑:小管“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唱不完的粤曲是念想。”粤剧自1873年进入上海,已经有147年的历史了...

by:FabriceG

上海记忆中的声音:扬剧

扬剧,是从流行在扬州的“花鼓戏”和苏北一带的“香火戏”发展起来的。1919年,“花鼓戏”第一次作为营业性的演出,登上了杭州“大世界”的舞台,受到观众欢迎。继而上...

by:FabriceG

老上海记忆|AI电子书

【内容简介】老上海人所说的“七宝”指的是哪“七宝”?宋氏三姐妹曾上同一所学院吗?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巢在老上海的哪个地方?作家张爱玲又是住在老上海的哪个公寓里呢...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胎儿期记忆》

胎儿期记忆的发现,揭开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崭新一页。人的最后一个秘密已被打开,人唯有在仁爱和自由中才得以安宁。《荣格自传》为探究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本源的重要样本...

by:蕨荣蔡菜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

作者见证了1930年代上海的经济繁荣、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对上海的占领、国共内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她在书中回顾了这段岁月,以大量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时上海不...

by:陶伊

初恋|老上海新记忆|AI电子书

【内容简介】父辈也曾青春过,初恋都是澎湃的。一部上海细部生活的记忆之书,留不住的、被遗忘的初恋。【作者介绍】作者:程小莹【主播介绍】我是上海文艺电子书的...

by:上海文艺_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