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内容提要

一、经文解读:


1往昔所种善根力故,于一切法得如实见。


往昔指如梦如幻的凡夫在过去的生生世世的相似相续的生命过程。善根怎么种?就是“听闻佛法,如理思惟”。我们此时此刻就是正在种善根。是力量,往昔种下的善根这个时候发动起来,就形成了力量。


由于这股力量的缘故:于一切法得如实见。在这里对应的梵文是śāstra,通常翻译过来是经典、典籍、著作的意思。既包括佛法的经典,也包括非佛法的经典。“一切法”就是指凡夫所不能充分理解的各种各样的学术思想与观点。得如实见,就是罗婆那王对这些不同的学术观点,此时能够如实的理解了,也就是具有了能如实理解各种各样思想观点的智慧了。


我们具有这种智慧吗?其实很多人没有这个智慧,不能如实理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教合一、五教一统,就是很多人认为儒家、道家和佛教讲的是同一个道理,甚至认为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没有什么区别。这种不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能理解佛陀教法的不共,把不同思想理论混说混讲,就是不如实见。

2不随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观察,永离一切臆度邪解,住大修行,为修行师。


不随他悟就是不依靠别人的教诲。能以自智善巧观察,就是只凭着自己的善巧的觉知观察。具有了这样的能力,能做到下边两件事。


第一,永离一切臆度邪解臆度梵文是tarka,有时也译作“思量”或“计度”。臆度就是凡夫以凡夫的觉知心去想的这种状态。邪解梵文是dṛṣṭi,有时也译作“执见”,就是执著的见解,比如说执著着心外有物的见解,就是很严重的执见。


第二,住大修行,为修行师。住大修行就是见道之后安住于修道位上的修行。见道之前还仅仅是积累资粮,为真实的修行做准备工作。所以见道之前叫资粮位、加行位,就不是住大修行。

3现种种身,善达方便,巧知诸地上增进相。


现种种身就是从登初地的菩萨开始,就要乘愿再来,就要在众生中示现种种的身。示现种种身干什么?善达方便,就是以通达各种方便善巧来度化众生。菩萨的使命就是度化众生。


巧知诸地上增进相就是这个时候的罗婆那王已经能够很好地知道了从初地到二地、三地以至七地等等每个地的独特的状态。虽然罗婆那王刚登初地,并未证到二地以上的境界,但是已经知道了各地的不同状态,就是“巧知”。大家注意,知与证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仅仅是知不是证。

二、识的三分法:心、意、意识


三时教法讲唯识,强调这个识只有一个阿赖耶识,也译作藏识。为了表达这个识的种种功能,可以把这一个识分成几个识来表达。把这个识分成八份,就叫作识的“八分法”。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末那识在八分法里也被叫作第七识,然后还有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在八分法里也被叫作第八识。


 这个识的“三分法”就是把这个识分成三份,分别叫作“心”、“意”、意识”。这里的心梵文是citta。在《楞伽经》中,心(citta)是圣者能见的圣者心和凡夫心。但是在这里,这个“心”只表示圣者能见的凡夫心,不包括圣者心。“意”梵文是manomanas,就是末那识。“意识梵文是manovijñāna。三分法里的心、意、意识分别对应八分法里的阿赖耶识、末那识、前六个识。


 常乐远离心、意、意识常乐是总是乐于,特别喜欢。要远离心、意、意识,就是远离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是凡夫的错误认识所熏习的,所以远离心意识就是离诸杂染,就是转染成净,这就是初地到七地菩萨修行的主要内容。

三、轮回如梦、醒即解脱


什么是三相续?第一,凡夫以为的凡夫生死轮回的时间上的三相续:过去、现在、未来。第二,凡夫以为的凡夫生死轮回的空间上的三相续:欲界、色界、无色界。


“断三相续见”就是断除凡夫在凡夫以为的心外的真实世界里,做真实的生死轮回的这种见解。注意:讲六道轮回真的不是佛法。因为佛陀降生以前,印度人都相信六道轮回,根本不需要佛陀来讲。作为凡夫相信六道轮回,只是信仰佛教的前提,但不是佛法本身。


什么是佛法?其实只用一句话、八个字,就可以把佛法最重要的内容概括无遗,就是轮回如梦,醒即解脱所以讲轮回不是佛法,讲“轮回如梦”才是佛法。相信六道轮回的三世说的生命观,只是信仰佛教的思想前提,还不是佛法本身,还在佛门之外。如果不知进取,止步于此,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外道见。小乘佛法就告诉我们“轮回无我”,就是轮回里边没有贯彻始终的永恒不变的这个精神主体。那么大乘佛法,进一步告诉我们“轮回如梦”,轮回本来就是一场错觉。错觉转正觉,梦醒就解脱。


学佛最难之处在哪里?最难就难在凡夫们不会认同、不敢认同、不愿认同,眼前的整个人生就是一场梦,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虚妄分别。其实能认同了这一点之后,佛法后边的内容都是很好理解的,一点儿都不难。


太太要霸气

梦好坏无妨,醒最重要。可是老师要怎样才能醒呢?

淡然有约 回复 @太太要霸气

师兄好,怎样醒,老师在课中讲了啊,资粮位凡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了境心现!” 您此时此刻要能做到这些的话,那您其实已经走在醒的路上了呢!

自心所现 回复 @太太要霸气

如果真能认同眼前是梦,就会对还不知道眼前是梦的那些如梦如幻的众生生起悲心,而迫不及待且善巧地让他们也信受、认同眼前是梦,同时对眼前一切境界时时生起如梦观,唯识观,这样就能见道登地做圣位菩萨🙏🙏🙏

回复@太太要霸气
表情0/300

其他回复(2)

淡然有约

师兄好,怎样醒,老师在课中讲了啊,资粮位凡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了境心现!” 您此时此刻要能做到这些的话,那您其实已经走在醒的路上了呢!

自心所现

如果真能认同眼前是梦,就会对还不知道眼前是梦的那些如梦如幻的众生生起悲心,而迫不及待且善巧地让他们也信受、认同眼前是梦,同时对眼前一切境界时时生起如梦观,唯识观,这样就能见道登地做圣位菩萨🙏🙏🙏

其他用户评论

白玛若巴

轮回是假的! 轮回如梦,醒即解脱!

1525300akob 回复 @贪痴嗔啦啦啦

你好,你曲解了,六道轮回是虚妄相想,在凡夫境界是有的,是自心业力所现。若能了悟菩提妙心,本自清净,则悟这一切皆是妄想发生,非本来有。

贪痴嗔啦啦啦 回复 @白玛若巴

轮回都破, 流弊

Wangfang889

找不到学习群

于晓非_ 回复 @Wangfang889

【1-03-01】音频下面的文字资料(点击“剩余94%,继续阅读”)中有入群二维码,截屏、扫码入群。

胖屁胖兔 回复 @于晓非_

没有文字资料啊!现在不提供吗?

宝意居士

【讨论】 经文:常乐远离心、意、意识 心意意识,就是阿赖耶识,是圣者能见的一分真实, 凡夫的修行不就是要亲证,心意意识么?

1581777odvn 回复 @幻梦333

那意思你就是圣者了 你这是在给凡夫解释吗?

_Sunya_ 回复 @宝意居士

还没证得圣者能见的心意意识前,就是凡夫,证得后就是圣者,回看凡夫境界才知道凡夫境界不存在,唯识无境,所以要常乐远离心意意识。

梦醒解脱 回复 @宝意居士

亲证心意意识才是转识成智,才是转识成智刚刚起步

Iris_LI_BJ

其实我们自幼起,就没有受过“一二三世”这类的生命观的教育,也没机会认真系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普遍接受的就是一种生命观:人死不再复生。这似乎成为人们的基本常识了,并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和医疗救治上,得到印证。 这正是佛陀要解构我们自以为证实了的真实,而且这种凡夫见,坚如金刚!对于这种想法的人从一世说再调整到三世说再谈解脱似乎更复杂。能不能理解为从一世说直接谈解脱?

_Sunya_ 回复 @海客_谈瀛洲

同意,佛法的建立是因为古印度信奉三世说。所以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国人,可以先从知识文化层面来理解。有探求生命真相的人进而就会和现实结合起来思考,佛的究竟说和最终目的其实只有一个。一切都是为了引导凡夫见“真实”,就是现代人表达为:生命的本质。

梦醒解脱 回复 @Iris_LI_BJ

国人普遍对几世说的理解是混乱的,一二三世说没几个人清楚。大部分人面对利益的争夺都是一世说观点,可是到了清明或遇到家人生老病死,他又开始相信阴间或轮回了。多数人惧怕死亡又不去思考死亡

海客_谈瀛洲 回复 @Iris_LI_BJ

在古代印度,解脱或者说涅槃是与三世说紧密联系的话题,一世说无法直接导出解脱话题。个人觉得,如果是一世说生命观的人,可以从探讨什么是最终极真理这个角度来探讨佛法,当理解了大乘了义佛法是真理之后,也就会自然理解接受三世说生命观了。

宝意居士

【讨论】 经文:“往昔所种善根力故,于一切法得如实见。” 这个往昔所种善根力故,是指过去熏习的佛法种子么?

_Sunya_ 回复 @宝意居士

我认为是过去世中正闻熏习佛陀正法的种子在那一刻集中现行了。

幻梦333 回复 @宝意居士

我觉得应该是指正法,绝对不是相似佛法!相似佛法断众生慧命! 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才能种善根!一定是正法!愿正法久住!

小涛徐 回复 @宝意居士

就是如梦如幻的生命过程中的”听闻正法,如理思维”种下的善根

当前评论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