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宋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

2021-01-26 09:34:0311:12 23
所属专辑:熟读宋词300首
声音简介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司马光〔宋代〕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译文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敷上了淡淡的脂粉。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那飞絮、游丝,飘忽不定。此番相见后相思更甚,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只见深深庭院中斜月高挂,寂静无声。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铅华:铅粉、脂粉。轻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争如:怎如、倒不如。赏析此词是一首艳情词,写抒情主人公对在宴会上所遇舞女的爱情。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作者的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像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这首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席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作者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司马光砸缸

大师中国绘:司马光砸缸》是我国古代儿童聪明智慧的故事绘本。有一天,故事中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迷藏,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不小心摔了下来,正好摔到大水缸中...

by:奥斯卡的故事城堡

家范 司马光

司马光自己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他说;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就研究立身处世和处理复杂的身边矛盾而言,《家范》确实比《资治通鉴》更重要,更实用。现代人...

by:因心尔雅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

by:十八子00

运城-司马光墓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司马光墓”景区。司马光墓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墓地大概由中部祠堂、茔地、碑楼、...

by:恋景旅行APP

司马光砸缸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遇到事情时,要多动脑筋,不要惊慌失措。

by:青菡妈妈

资治通鉴——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编年体通史,为“第一必读治国教材”。全书上起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后周显德6年西元959年,共跨越136...

by:善美如月兮

白话资治通鉴|司马光

被誉为中国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在卷帙浩繁的历史文化典籍中,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名传千古、闻名于世,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

by:甜甜的水_3i

李金山 | 重说司马光

我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这本书,现在版权到期了,我计划修订后再版,修订过程中就讲给大家听。主播简介:李金山,作家、学者,“70后”,出版有:传记《重说司马光》《花...

by:作家李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