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随笔49 | 寂感

2023-11-09 17:49:1105:37 627
声音简介
慈湖先生是位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想必看过孔子所说的“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这段话。

意思是,人的心,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消失;心的来去没有定时,没人知道它的去向。慈湖先生就此基础进一步谈论精神,又进一步谈论良知。这段话就是佛所说的真知吗?我认为:这也不是佛所说的真知。因为真知没有存亡,也没有来去。只有“莫知其乡”这一句与“真知”的意思相近似,但仍不能说与真知完全相同。孔子还说过:“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意即:宇宙万物之原,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虽然不动,但有感应作用,能照明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能消除内在的思虑及外在的造作而达到寂静状态,这就是“莫知其乡”的意思。孔子说的这段话,如果没有最后这句“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变成了断灭之见,落入断灭则成无知、不明事理了。“通天下之故”这一句前面如果没有“无思,无为,寂然不动”那三句,就会变成胡思乱想、虚妄知见。人人本具的心性能起观照作用,照见一切,通达无碍,这就是寂而通的真知。然而孔子所说的这段话,只是在论述《易经》的道理,并不是在论述人人本具的真心,所以人们以为孔子这些话只是属于占卜的言论而已。



因为当时接受佛陀教化的时节尚未到,众生得度的机缘还不成熟,所以孔子只是稍微露出一点消息,寄寓在《易经》中,使有心人自己去领悟这其中的深意。真是伟大啊!可见孔子是多么善于解说心法。这使我更加深信孔子就是佛派遣至中国教化众生的儒童菩萨啊!既然这样,读儒书也就足以了生死,为何还要学佛呢?我认为:佛谈论有关真知这样的妙理,遍含于三藏,而在儒书千言万语中,只是偶而提及一二。孔子并非不知心性妙理,只不过孔子是以世间法的教化为主,释迦牟尼佛是以出世间法教化为主。人人本具的心性真知虽无二无别,只是门径方法有所不同,学者不得不各自依其适合的门径来学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竹窗随笔

《竹窗随笔》是云栖祩宏发表在《大藏经补编》的作品。作品名称:竹窗随笔创作年代:明作品出处:《大藏经补编》作者:云栖祩宏三卷。明·云栖祩宏撰于万历四十三年(161...

by:fairyqueena

竹窗随笔

《竹窗随笔》乃明末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所写。此书关于念佛与参禅,儒家与道家,世法与佛法,都有精辟独到的分析解释。有些错误观念也能给予导正。对于念佛、参禅、学佛、学...

by:l无名氏

竹窗随笔

明·莲池大师

by:不是禅寺

竹窗随笔

《竹窗随笔》是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的著作。莲池大师俗姓沈,名讳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

by:慈光文化

竹窗随笔(三笔)

本书系云栖祩宏晚年的随笔文集,共有四二七条。内容所述为作者个人的见闻、求道过程、对宗教界的批判,以及论教义、禅净优劣、儒佛融合等方面。不仅将本身的圆熟思想表露无...

by:澄岚馆2020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俗姓沈,名讳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莲池大师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二...

by:福田心耕主敬存诚

竹窗随笔(初笔)白话文

本书系云栖祩宏晚年的随笔文集,共有四二七条。内容所述为作者个人的见闻、求道过程、对宗教界的批判,以及论教义、禅净优劣、儒佛融合等方面。不仅将本身的圆熟思想表露无...

by:澄岚馆2020

《竹窗随笔》初笔(原+译文)

《竹窗随笔》乃明末净宗八祖莲池大师所写。此书关于念佛与参禅,儒家与道家,世法与佛法,都有精辟读到的分析解释。有些错误观念也能给予导正。对于念佛、参禅、学佛、学儒...

by:亦尊堂文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