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健康码被高仿,聪明还需用在正道

2022-10-04 19:20:2505:57 205
声音简介

APP可随意模拟健康码?必须遏制科技向恶


显然,开发者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作假者所想,为其提供便利。该款APP下载量已达1000次,也说明了其有着“市场需求”。但由于这款即下即用的软件可以自定义,因此软件使用者的真实信息就被隔断,导致疫情防控机制不仅无法对感染者、密接者进行追踪,还可能被假信息误导,既浪费公共资源,又形成错误判断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八条,任何个人和组织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毫无疑问,这款软件以造假为“卖点”、扰乱疫情防控秩序,已有违法之嫌。

 

当此疫情防控的关键之时,对这一乱象不可容忍。就这起事件而言,最为急迫的是,必须对开发者追查到底。据报道,目前杭州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此事,该APP上显示公司信息均不实,这或许也表明,开发者是有备而来。

 

同时,尽管该应用已从应用商店下架,但网上已有人获得了安装包,并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发送。而在某共享软件代码网站上,虽源代码已下架,但仍可以找到他人对该软件的备份,从而间接获得安装链接,下载、安装此款APP。对此,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立即加以技术性“阻断”

 

这一事件暴露了诸多环节中的隐患——一款一眼看去就知道有问题的软件,居然能在应用商店堂而皇之地上架,可见应用商店的审核环节存在重大漏洞。因此,相关部门和平台必须进行反思,对此加以系统治理

 

不止于此,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并按照规定报送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对于这类具有危害性的软件,更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总之,“造假软件”问题要依法处置,重点治理。既往APP问题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方面较为集中,为此多部门已经联合出台多项规定予以整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非法APP的“套路”还表现在更多方面,需要执法部门明辨、严查

 

归根结底,这些非法APP都是以“越轨”收获点击率。“健康码造假软件”与其他软件相比性质有所不同,但此案的处理无疑为其他案件提供了参照:APP一旦违法,就必须依法惩治,只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有效遏制此类问题

 

说到底,“红”“绿”可定制的假健康码,本质上是科技向恶:在绷紧疫情防控之弦的背景下,做健康码造假的生意,是给防疫添乱,必须得到法律的严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024面试热点

2024考公考编面试热点分享~

by:考公申论积累

面试热点预测

面试热点预测,祝大家早日上岸。大家好,我是车车老师,目前在售资料有:1.热点预测(社会热点/社区热点)2.考前突击提本(没出笔试成绩提前备考/考前突击)3.面试...

by:上岸助力车

公考面试热点

定期更新公考面试的相关热点,让考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素材,能从多元的视角看待问题。为结构化面试中的综合分析题目的答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by:公考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