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_飞雪老师辅导对联第55讲《对联的鉴赏》

2022-09-08 10:16:10134:22 127
声音简介

一   对联的欣赏价值

1,对联的欣赏价值,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上。

概括地说,至少有七个方面。这就是:宣示哲理,概述人生,昭明心志,寄寓褒贬,抒发感慨,录载史实,描绘风光。

宣示哲理者,主要是一些格言联。例如: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

把这样的对联作座有铭,就会受到激励、鼓舞和鞭策,从而产生坚强的毅力。

录载史实者,如粤汉铁路通车联。

1936年,粤汉铁路建成通车。为了庆祝这一通贯一省,连接珠江、湘江、长江三水流域的南北大动脉首次启用,通车之日,有人在车头上悬挂了这样一副对联:

花事年年,为问岭表白云,寒梅开未?

车尘历历,指顾汉阳红树,流水依然。

上联用“十月先开岭上梅”句意。岭,指南岭。下联用“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意。两联巧妙地把三省不同的景色、地理和气候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写得很有特色。同时,也为这次通车留下了历史性的纪念。

大凡与某一事件相关的对联,都有一定程度的录载史实的作用。但是对联之录载史实,与史书之录载史实有本质的不同。对联是艺术地录载,史书则为直接记叙。

概述人生者,如霍县韩侯岭韩侯庙联:

成败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昭明心志者,官民中皆很常见。清代无锡县令武承谟在接印前一日挂出四副对联作安民告示,宣传施政纲领,便很典型。县衙前照壁上的一副是:

罔违道,罔咈民,真正公平,心斯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罔,不。咈,fú  韵部:物

头门的一副是:

视民如伤,锡邑苍生皆我子;

修己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

仪门的一副是:

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材而用;

医可喻政,硝磺独剂,有时投下,看病何如。


大堂的一副是:

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

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

这些对联,话里藏锋,好人快意,歹徒惊心。《楹联丛话》说对联一贴出,“四乡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悚息危惧,有避至他省者”。可见其影响之大。

寄寓褒贬者,如赵纯熙挽束衣人联。

生手驾破船,渡洪流,焉得不翻,束衣人你死得好苦!

特务当老板,蓄敌意,如何肯救,陈昺德他罪不容诛!

抒发感慨者,如赵从谊题署衙联。

《坚瓠hu4集》云,清代章浦人赵从谊,任黔中独山州知州。那里不仅州城荒凉,衙署也十分简陋。赵从谊于是自题一副对联于楹柱曰:

茅屋三间,坐由我,卧由我;

里长一个,左是他,右是他。


描绘风光者,如无名氏题扬州二十四桥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这副对联,写了云影、秋水、扁舟、小桥、箫声、月色,读着如身临其境,物我难分。

又如白园“乐天堂”对联:

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喻,志在兼济天下;

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

2,对联的欣赏价值,也表现在它的写作技巧上。

对联的写作技巧,乃对联艺术之所在,包括立意技巧、修辞技巧和险救技巧等。

立意新颖除了选择的角度要与众不同而外,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敢言人之所未敢言的胆识以及奇巧的思路都要能够体现出来。1994年,笔者从西安市到兵马俑参观,在旅游车上听到导游介绍当地流传的一副对联,其立意就不同凡响。联曰:


翻身不忘共产党,

吃喝全靠秦始皇。


险救技巧,指的是将一些看来极其平淡甚至不成其为对联句子的上联,通过下联的巧妙搭配,使之别开生面,石化成金。

相传清代何绍基一次到长沙浏阳的南邦寺游览,正碰上该寺一位僧人圆寂。入寺之后,住持便请他写一副挽联。他想到南邦寺死了个和尚,便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南邦寺死个和尚。

西竺国添一如来。


清代刘金门亦有过类似的情形。相传他为乡翁写寿联,笑问老翁生于何日,老翁答“十一月十一日”,刘不知不觉便在纸上写下:

十一月十一日。

八千春八千秋。

这副寿联的神韵也是全靠下联提起来的。

像这种先险后救的对联,一般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对联的欣赏价值,还表现在其书法艺术上。有时甚至会出现这种情形,尚不深究对联本身写得如何,仅仅因为对联的书法很好,便使人流连忘返,击节赞叹。

二   对联的欣赏方法

对于对联的欣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这同欣赏者的兴趣爱好特别是文化素养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对对联的欣赏角度与层次有所不同,但就其欣赏方法而言,一般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大致的步骤是:

第一步,先看外表,即对联的长短,字写如何之类。看字写得如何,仅限于书写悬挂的对联。

第二步,分析内容。要分析内容,仔细领会联中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说得怎么样,有何奇特之处,上下联之间的意思有何联系等等。如果是描绘一地风光的,就要了解该地的地理环境和相关的人物掌故。如果是记事的,就要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和相关的人物,搞清事件的历史背景。

光绪二十七年(1901),岑春煊xuan1出任四川巡抚,一到成都就拿百姓开刀。他镇压农民运动,捕杀其领袖廖九妹,对各界钳制甚烈,引起了广泛的不满。他的老师赵藩其时正在四川当盐茶使者,看见这种情况,非常气愤。但岑是上司,不便直言规劝。于是当年腊月,赵藩从总结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历史经验的角度写下了这样一副著名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不了解这些来龙去脉,对这副对联就不可能有深入的理解。

遇到不懂的词语,还要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比如一些宣扬佛理的对联,佛学的术语很多,不查佛学词典,不向内行请教,就会不知所云。

第三步,弄清技巧。技巧有构思的技巧和修辞的技巧等等方面。每副对联的构思和所用的修辞技巧可能都是不相同的。欣赏对联时,就要把该对联中作者所用的构思与修辞的技巧所在,都找出来。下面也分析一例。

清代末年,体仁阁大学士徐桐,家居东交民巷,紧靠外国使馆区。洋人每次欲买其宅,均遭拒绝。其人对外夷在中国境内横行,颇为不满,一日作一联于门曰:

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


第四步,对风格的欣赏。比如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就属于谨深型,而临潼地区流传的“翻身”联与徐桐所题的“望洋”联,又均属于幽默型。

   对联的断句与标点


对联的断句与标点是对联欣赏的重要一环。准确地标点和断句,有助于我们欣赏对联,同时,在欣赏的基础上又能使断句和标点更准确。


(一)断句

断句的关键,是弄懂联意。第一步就要反复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一是利用对联交代写作背景或意图的题跋的启示。清代俞樾挽钟文烝zheng1联有这样一段序文:“子精勤《穀gu3梁》之学,著《穀梁补注》二十四卷,主讲上海敬业书院者十余年。余每至沪,必与讨论经义,今不可得矣。其殁也,年六十。”

廿四卷补注,为穀梁子功臣,频年手校青编,镂版告成犹及见;

六十年耆儒,是乾嘉间宗派,此后我来黄浦,谈经同调更无人。


二是将上下联的结构互相参照。请看: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弦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佳兴此登楼。

这副对联题于成都望江楼。再看《安化紫云山感旧联》:


曾在五六月间菡萏吐芳时候城边旭日之高台,快睹紫云佳气象:

下有二十世纪官场现形记中赵大架子之故宅,长怀贺监旧风流。

清末李宝嘉所著《二十世纪官场现形记》中的“赵大架子”,即湖南安化贺弼少亮(举人出身,为两江总督魏午庄幕府,官至道台,诗书文稿皆有名于世),其故宅在紫云山下。这副对联乃湘阴陈谦先生所题。

三是利用声义关系。例如:


浮云朝zhaochaozhaozhaochaozhaochaozhao

海潮zhangzhangchangchangzhang长长changzhangchang

浮云,早朝,早早朝,早朝早散。海潮,长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浮云早晨来会聚,每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 由宋朝诗人王十朋所做,用叠字、谐音、顶真等的手法,融合了一字多义的特点,可谓是名流千载。

有时候,同一副对联由于理解不同,断句不完全一致。扬州梅花岭史忠正公(可法)祠墓联有一副就是如此。其上联,有人理解为与国共存亡的只有扬州,剩水残山,一直被史可法支撑着,将该联断为: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收岭上梅花。


有人理解为与国共存亡,只扬州的剩水残山一直被史可法支撑着,又将该联断为:


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收岭上梅花。


在给联语断句时,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三种(下文所引病例)。

一种是当断不断。如《补读庐联》某书就作如下格式,没有断开:


好山水游其人必寿;

有读书气生子必才。


此联上下皆由两个四字句组成,应当断为:


好山水游,其人必寿;

有读书气,生子必才。


当断不断当然是指在标点本中。若全本均未标点,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是不当断的却断了。如彭孙遹题万松岭联,某书就断为: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第三种是前两种的综合,即当断者未断,不当断者又断了。这类例子不少,又有好多种情形,下面只举例性地谈谈。

不明历史背景,此其一。如《西湖苏公祠联》(按:此联亦见于黄冈),某书错断为: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

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颖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其所以断错,由于不明如下历史背景:苏轼30岁时,宋英宗欲召为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即魏公)以其“年少资浅”、遽升恐招物议为由阻之,仅得馆职。苏轼36岁时,因上书反对宰相王安石(即荆公)变法改制,被其亲信“以多事困之”,使外放多年,甚至明令“不得签书公事”。苏轼51岁时,宰相司马光(即温公)想取消王安石所行的免役法,而以差役代之。苏轼以为不可,力陈差役“行于祖宗之世,法久多弊”,又遭攻击排挤。弄清了这些历史背景,就可以这样断句:


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厌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

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颖州以政名,垂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辙便千秋。


黯于掌故出典,此其二。如有名“蹶张”者寿军阀张敬尧联,某书错断为:


这督军合唤作祸害一千年,博其欢心,莫如敬冰敬炭,敬孝之用在敬,不敬何别于犬马;

俺省长算犹辖畸零二十县,上个徽号,大哉尧服尧行,尧人皆可为尧,唯尧能保我子孙。


其所以断错,在于不了解“炭敬”、“冰敬”乃清代贿赂之美称。其时外官贿赂京官,于冬季馈送银两,叫炭敬;于夏季馈送银两,叫冰敬。大哉尧,乃《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一语之省。弄清了这些掌故出典,就可以这样断句:


这督军合唤作祸害一千年。博其欢心,莫如敬。冰敬炭敬,孝之用在敬,不敬何别于犬马;

俺省长算犹辖畸零二十县。上个徽号:大哉尧!服尧行尧,人皆可为尧,唯尧能保我子孙。


不懂语势,此其三。滕王阁重修后,笔者题过一副对联,因用宣纸写寄,未断句。收入《古今滕王阁楹联集锦》一书后,成了这个样子:


昔靡轻、过路才人,堪与名楼传九域;

今雅集、临江盛会,亦贻韵事誊千秋。


上联在“轻”与“集”后打了顿号,不仅破坏了语势,而且变动宾结构为并列结构,也令人莫名其妙。此联应如此断句:


昔靡轻过路才人,堪与名楼传九域;

今雅集临江盛会,亦贻韵事誉千秋。


割裂词语,此其四。如下面一联,某书错断为:


入山门未开,以什么拳,拳自守;

撒手衣何在,有些子妙,妙难传。


其所以断错,就在于不知道“拳拳”是一个词,“妙妙”也是一个词。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这样断句:


入山门未开,以什么拳拳自守;

撒手衣何在,有些子妙妙难传。


不合语法,此其五。如江山县《仙霞岭关帝庙联》,某书错断为:


圣者,欤纵之将圣;

仁矣,夫何事于仁。


其所以断错,在于不了解“欤”是语气词,不能置于句首。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这样断句:


圣者欤,纵之将圣;

仁矣夫,何事于仁。


不明平仄对仗,此其六。湘人易宗夔代拟之小凤仙挽蔡锷联,有人错断为: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已,桃花颜色亦千秋。


这里改用“胭脂”,意思虽未改变,但与“鹏翼”就失对了。这是不明或者忽略对仗所致。正确的断句与写法,应为: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已,桃花颜色亦千秋。


其他,如《黄兴墓联》,某书错断为:


成功不居大,丈夫当如是也;

有德则祀我,国家礼亦如之。


上联说“成功不居大”,下联说“有德则祀我”,自相矛盾,一看便知断句有错。其所以没有看出来,也许是因为疏忽而不曾细审。此联应当这样断句:


成功不居,大丈夫当如是也;

有德则祀,我国家礼亦如之。


当断不断者,一般还只是缺少明晰感。不当断而断者,则往往造成文理不通,甚至面目全非,不可卒读。像“论免役温公”、“敬冰”、“敬炭”、“拳自守”、“欤纵之将圣”之类,就令人不知所云。


(二)标点


过去写对联,不管多长,都是一直写下去,不打标点,完全让读者自己去断句。按新式标点打,可以充分表达联语的语气,规则大致是这样的:

每联字数不多,中间无须停顿的,上联末尾打逗号,下联末尾打句号。如九江甘棠湖烟水亭联:


疏烟流水自千古,

山色湖光共一楼。


每联字数较多,中间需要停顿者,若中间停顿的地方至多打逗号的,上联末尾打分号,下联末尾打句号。如浙江绍兴蓬莱阁联: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层楼高百尺。到最上头,放开眼界,直看我玉垒浮云,锦江春色;

往事越千年。是真才子,自有胸怀,那管他儒臣特笔,诗史题吟。


不管在句中还是句末,凡有疑问号或感叹的意思的,都打疑问号或感叹号。如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有的书对联中打了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上联末尾仍打分号,因为分号表示的语言单位,大于逗号、句号,分号用在并列结构特别是并列分句之间表示停顿。凡用分号之处,表示前后并列且语意未完。而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地方,则表示一小段句群语意已经完了。若联中已用了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末尾又用分号,这样,它到底以多大一个范围的联句去与谁平列,都需要作出判断。结果可能徒然造成意念上的混乱。如此,凡标点对联的人,都有一个先学习标点符号的任务。

四 关于“绝对”

一副对联,采用了一种或几种技巧,具有一定的特色,使人觉得巧妙新奇,这样的对联,谓之巧对。巧对若巧到出联极难对出,或者对句无与伦比,这就是“绝”对了。“巧”与“绝”之间没有截然的界线。

人们称之为“绝”对的对联,很早就有。

苏轼知杭州时,曾应邀同一些文人学士坐船游西湖。有个歌女手提锡壶给苏轼斟酒,不慎锡壶掉入湖中。有个文人当即出了一联: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黄山谷一日买舟由江州(今九江)顺江东下,欲去苏杭。一驾船少年见黄山谷颇有骄矜之色,遂出了这样一联请他对:


驾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蓬,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浙东慈溪县,原城有东西二街,也有东西二庙。东庙祀奉二国东吴中书令阚(hàn)泽,西庙祀奉唐朝宰相房琯(guàn)。有人据此写成一联:


东庙阚公,西庙房公,两公门户相当,方敢并坐。


此联将“阚”字拆成“门”和“敢”,将“房”字拆成“户”和“方”,再让四字交错排列,以成“门户相当,方敢并坐”,意思暗合两姓情形,至今不见贴切的对句。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后又是军阀割据,国势日颓。有人题了这样一联表示哀叹: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徐世昌是江苏东海人,他们都当过民国总统。陂,池也。此联由“山”而至于“海”,来个以地代人,让“山”指孙中山,“城”指袁世凯,“陂”指黎元洪,“河”指冯国璋,“海”指徐世昌,结果,地势上的由高到低,表示政治上的由好变坏,连他担任总统的时间先后也列得井然有序。此联至今也未得到对句。

江苏南通,俗称南通州,纪晓岚随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此地时,想到北京附近也有个通州(今通县),俗称北通州,心血来潮,题了这样一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清朝末年,四川文人刘师亮少年时,想拜一个姓王的先生为师。王先生的条件是要刘在三日内对上一副对子。王先生以自己在街两边开的一个穿心茶馆为题,出上联道:


两头是路穿心店;

以才思敏捷著称的刘师亮,想了三天两夜,还没有对上来。第三天晚上,他猛然想到自己的卧室,窗外是滚滚的岷江,地板又是从悬壁上打桩撑起来的,心里一亮,才对出了这样一个下联:

两头是路穿心店;

三面临江吊脚楼。


不过,由于人们碰到的事物和环境不同,受到启发的角度不同,有时候也可能得到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对句。清末某地建了座孔庙,请来两位秀才撰写庙联。甲秀才题曰: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中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可是乙秀才仍然对出来了。他写道: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某地的丙秀才也得了一个对句。那是从赵云的身上来对的。句云: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长坂桥边随数百千员上将,独我犹能得两全。


这个对句表数的字也有十个,这就是孤、重、匹、单、数、百、千、独、两、全。这些表数的字与出联不重一个,从这一点看,也是对得很不错的,但所云非诸葛亮之事,但如果不是诸葛亮与赵云的合庙,就用不上去。比起乙秀才的对句来,就略逊一筹。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这句上联也“绝”得可以,有人用“宀”字头的字对不出,就用“辶(辵)”字旁的字来对:


远迁迷道,速迴□迳遂逍遥。


用迂回的办法也只是一种权变,不可迂回的也不能迂回。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飞呀飞的飞

本书是作家高凯的原创诗集,全书包含“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自然”和“孩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题旨近百首精品诗作。这些诗歌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儿童特征,...

by: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蒲公英飞啊飞

一天一篇诗文,见证自己的成

by:嗨小火车

我穿过高山,我来追寻你的爱。我冲破黎明,虽然阴阳相隔。

by:华语音乐

你真正热爱的事情无需坚持,因为那是你立足于世的方式。这是谭维维对待音乐的态度。2014到2016,以开放式创作在北京S.A.G.声音艺术工作组录音棚和迦宁工作...

by:华语音乐

怕飞

女性主义小说,成书于20世纪七十年代。一经问世引起轰动,引起了女性用写作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自己的权力的浪潮。是继波伏娃《第二性》之后,女权运动的又一次丰碑之...

by:扎扎木

缘飞

整首歌的配乐温柔而极具古韵,虽有波澜但起伏相对平稳,营造了一种绵长的思念气氛。申雨鹭的声音温柔细腻,轻盈悦耳,将离别的悲戚、思念的惆怅娓娓道来,扣人心弦。在词作...

by:华语音乐

祥祥飞

有声书籍爱好者,千年万家听得见,如果喜欢我的声音的话,可以帮我点个关注或者点赞或者订阅吗?谢谢

by:祥祥飞

My飛佛

全是我的心血

by:半青珊瑚_C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