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铎《文人琴与现代学子》

2023-09-28 04:35:5216:13 2139
所属专辑:古琴养心
声音简介

《文人琴与现代学子》

作者/汪铎

朗读/紫涵

古琴/徐庄

【一】

从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琴乐已经遍布民间,尤其在文人中相当流行。如《诗· 周南·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国风·女曰鸡鸣》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那时琴乐以用于表达爱情。文人琴亦逐渐萌芽,而区别于宫廷的乐府琴,同时民间已有杰出的琴人、琴家出现。如传说中成连和他的弟子伯牙。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自己弹琴,并且在门人弟子中只提倡弹琴,把西芹**琴看做是重要的乐教。《辩乐》云:“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中和之感不载于心,温和之动不存于体。”荀子《乐论》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这些言词代表了文人琴的理念。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了一大批民间文人琴家,著名的有司马相如、刘向、杨雄、马融、蔡邕、阮氏三代、嵇康、左思、刘琨、戴逵、戴颙、谢庄、丘明等,他们同宫廷乐府琴师最大的区别在于:琴师为王公贵族演奏,以琴为生,因此十分讲究演奏技巧,在表演的感染力上面下功夫。而民间琴人、文人琴家于琴并没有功利心,是一种爱好、自弹自娱,藉以修身养性。他们也讲技巧,但更多在琴学研究上面下功夫,出了很多论著成果。如刘向著有《琴说》、杨雄著《琴精英》、马融著《琴赋》、蔡邕著《琴操》、桓谭著有《琴道篇》、嵇康有《琴赋》、谢庄有《琴论》。都是著名的传世之作。历史上有几位帝王也好琴嗜琴,,如:梁武帝萧衍著有《琴要》,梁元帝萧纬著《纂要》,还有宋徽宗等,他们虽然生在宫廷,而弹琴性质不同于琴师,却似文人琴。

唐宋以降,民间琴家更是层出不穷,许多诗词名家如李白、范仲淹、白居易、苏东坡都是弹琴、听琴的行家,对于文人学士来说,琴同书一样重要,顷刻不离身。“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出门时书童挑的担子一头是书,一头是琴。在文人琴家的诗、词、文的字里行间都溢流出关于琴的内容、琴人间的交往、逸事等等。他们经常以琴诗会友,三、五知己相聚,弹琴赋诗、饮酒作画,构筑了一个气氛宽松融洽的文人圈子,同宫廷乐府的琴师面对王公贵族的演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琴乐氛围。文人圈中的琴,在内容和形式上,以及功能上都起了很大变化,成为“琴棋书画”中一个有机环节。琴在他们中间已不单纯是件乐器,而是藉以涵养性情、提高精神境界的道器。他们主张读书人要弹琴,弹琴人需读书。故而称为文人情,以区别于乐府琴。在汉唐以降历朝历代中,文人琴始终是琴文化的主流。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乐教”在整个传统教育中居于重要位置。《乐记》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荀子谓“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把“礼”看做人生行为的规范,“乐”是人们心灵内在的追求。因此“乐教”是传统琴人心目中的一种信念,。嵇康赞“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应劭谓“雅琴者,乐之统也。”无疑琴正是文人学子中施以的“乐教”。通过琴乐的熏陶,使人心正,不起**邪之念。这不但有助于一个人的全面教育培养,也利于家庭、社会乃至于国家的安定。


与“乐教”相联系的是“修身理性”。传统琴人把琴看作是做人修炼的重要一环,这是传统琴人的一种追求。阮籍曰:“乐者使人精神平和,哀气不入、天地交泰、运物来集、故谓之乐也。说通俗些:弹琴、听琴使人入静、气血平和,身心得到调理,这是大家都有的体验。当初严天池结社琴川,饮人以和,人遇之,不觉燥心平,奢心释,竞心忘。”(《松弦馆琴谱》薛序)这就是琴帮助人们修养性情,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如常建诗所言:“朝从山口还,出岭闻幽音,了然云霞意,昭见天地心。”甚至还可以像王维那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当今社会里,时而碰到烦恼忧心的事,就会想独自一个人静一会儿,清醒一下。在喧嚣繁闹的工作生活之余,如果弹一会儿琴,或听一听琴,同样能“万事离心中”,收到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效果。蔡邕《琴操》云:“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琴人操缦琴曲,可以修身理性,已经是不言而喻了,最终可以达到反其天真,回归到自然之中这是最佳状态。所以,能有这种效果,是因为琴乐不同于一般音乐,不会扰人心烦,还有沉静古远之意。这里要强调一下,以上这些作用都是在弹奏丝弦琴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很好的体现。

【二】

中国现代文人学子所处的人文时代与所受教育的环境,正是西方文化充斥各个角落、中华传统文化经受冲击的时代与环境。在人们头脑里造成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西方的一切都是科学的、进步的,中国传统的都是落后的。于是传统文化的主体及其传承方式被大众抛弃,却而代之以西洋通俗化、商品化和西式教学。古琴也不例外,被锁定在音乐范畴内,并用西乐的理论和方法对古琴“规范”和品评,要把她导入一条脱离其本性的不归之路,这样走下去琴将不复为琴了。

以往,琴学传承的方式在传统上主要是拜师授业、名师传弟子,是一对一的师徒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入室弟子从师学**指法和琴曲操缦以及识谱等知识,另一方面业师把本门流派的风格特色在教琴中传给弟子;并且在门人弟子中留意选拔琴学流派的传人。此外,在有意无意中弟子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业师的人品、气质、风度和文才。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操缦的同时,弟子的学养和精神境界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文人琴在这种传承方式不是单一的授琴学艺,而是一种全方位的传授,即是学琴,又是读书,还有做人。老师就是这样从上一代接过琴学衣钵,又把它交到下一代传人手上,再一代代传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明确的师承脉络,琴学源流就沿着这条脉络既往开来、发展变化。

(略)


摘自南京大学古琴社一周年纪念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汪铎先生——琴道养生曲

汪铎先生丝弦琴操缦汪铎,学名珍昌,字光瑜,别号采真,一九三八年生,苏州人。生母吴湘岑善琴,亦喜作画写意,常随父吴兰荪先生(即汪铎外祖父)出入今虞雅集,好抚《鸥...

by:蓝湘子吟诵

文人学史

铭记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的见识和谋略,可以从熟读历史中得到发展关注我,每天带你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

by:艾克斯调查

宋代文人与南京

从北宋“江宁府”到南宋“健康府”,宋代的南京历史,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也塑造出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林岩教授讲述《宋代...

by:南京市民学堂

膝上黄狸-文人与萌宠

民国趣读.闲情偶拾系列丛书看看各位文人大家如何与萌宠相处。

by:陈一盏

文人花

节目主题:文人雅士怎么插花适合谁听:中国传统插花爱好者内容重点:文人插花的创作动机及插花理念文人插花的造型特征文人插花的用花习惯文人插花的花器与配件文人插花作品...

by:花道师一茗

小学语文人教版

这里我读的是三个阶级的语文课本内容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不小心读了五年级下册的)这个专辑就此完结吧!!!

by:木子亻土土匕禾页

文人轶事

听文人轶事,领骚客才情

by:老兵必胜

文人风骨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天下的士人,为他人排忧解难,解除纷争,是不需要回报的。本专辑重点介绍历史上那些文人志士,让我们感受他们做人的境界、处世的态度。

by:端午亭话

文人无行

日更一集【内容简介】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清末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前后为历史背景,着重描写第一代中国大部分现代作家的生活、思想变化以及现代文学流派纷争的小说,简而言之,...

by:清言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