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经济学4》

2021-02-13 12:18:3111:16 4671
声音简介
你好,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卧底经济学4》。我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在争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主义解决问题?
即使很多人不是经济学家,也对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略有耳闻,但是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两个学派到底有什么区别。
相信你对中学历史还有点印象,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时候,股市暴跌、经济崩溃、老百姓失业,排着长队向政府领面包。美国政府当时就采纳了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建议:出手救市。花钱建公共工程,修桥、补路、建广场,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然后渡过了经济危机。 但古典主义学派就不同意了,他们觉得市场有自我平衡能力,就算危机了也别管它,它会重新达到平衡的。
所以,很多人会肤浅地认为,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接管经济,也就是宏观调控;古典主义主张自由市场。他们认为这两个派别其实是市场化和政府调控之争。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蒂姆·哈福德的《卧底经济学4》,就用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口吻,通过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之争这条暗线,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很多方面,比如价格体系、就业、利率、货币等等,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运行模式。而要理解这些内容,我们就要先理解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到底在争什么?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第二部分是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思维应用场景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概括的说,就是凯恩斯主义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为需求不足,而古典主义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为供给不足。下面我来讲两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我们先讲凯恩斯主义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成立了一个叫“国会山保姆合作社”的组织。这个组织给每个家庭发了40张“保姆券”,这样,当人们没空带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用券请别人帮忙看孩子。然后一张券能换半小时的服务,高峰期的时候,一张券就只能换15分钟。
这个政策本是好意,但很少有人消费保姆券。这是为什么呢?你想,40张券,每张半小时,那也只能换20小时,如果是周末这样的高峰期,就只有10个小时罢了。吃饭、看电影、逛街,一天下来20小时就用完了,券根本不够用。于是大家都想多帮别人带孩子赚更多的券。
你看,如果把合作社看做市场,你会发现这个市场上的供给是充足的,但是却没有需求。也就是每个人都愿意为别人看孩子,但没有人愿意购买服务,于是合作社半死不活的。用凯恩斯主义的话说,这就是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衰退。
那怎么解决呢?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出问题就要去刺激需求。于是合作社印了很多保姆券发给大家,大家一看券多了,随便花,合作社的模式一下就被激活了。
但是合作社最后还是搞砸了,因为他们印了太多的券,最后所有人都想让别人来帮着看孩子,自己出去嗨,却没有人愿意去服务别人挣保姆券了。
那古典主义的故事是什么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德国的战俘营里。虽然到处在打仗,但是各国都允许红十字给战俘营募捐物资。于是,每个人都能拿到同样的面包、香烟之类的日用品。但是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啊,有人更需要剃须刀,有人更需要肥皂,有人更愿意要食物,于是大家就相互交换,各取所需。
随着大量交易的发生,市场机制就自然形成了。战俘营里的人把香烟当成通用货币,用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卖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但是,这个战俘营市场经济最终也崩溃了,因为货物源头后来没了,红十字会毕竟是公益组织,捐赠的东西也不稳定,后来断货了,大家就都买不到东西了。古典主义拿这个故事就是想证明,经济衰退是某个外部因素影响供给造成的。
从这两派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它们争论的其实不是市场化和政府调控,而是对经济衰退的原因有不同理解。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部分,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思维应用场景是什么?
那么这两派的争论到底孰对孰错呢?其实它们的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经济体有时候需求不足,有时候供给不足,所以它们没有对错,只是应用场景不同罢了。
如果是需求不足造成的危机,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经济衰退,我们可以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多印钞票,同时还可以减税或增加政府的支出,来鼓励消费。
如果是供给不足造成的危机,也就是古典主义经济衰退,我们可以削减政府支出和提高税收,并且采取措施扩大经济的长期供应潜力。
那怎么判断什么时候用凯恩斯主义,什么时候用古典主义呢?说实话,宏观经济学家们整天争,其实就是争这个事儿,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太过复杂了,连经济学家们都达不成一致。
不过,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调和这两个观点。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内凯恩斯主义更适用,但长期看古典主义更有效。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我们举两个例子。
如果是经济衰退造成大面积的失业,那政府肯定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用凯恩斯主义就比较有效。
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给搞职业培训的企业减了很多税,鼓励他们给下岗再就业的员工培训,然后还在全美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失业半年内员工还能拿到在职工资的四分之三。这还不算完,政府还亲自投资搞了很多公共事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这几套组合拳下来,奥巴马在8年里创造了14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这就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
那如果是因为一些长期原因,造成某些特定人群失业,最常见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老化的产业被新兴产业淘汰掉了,那就会失业好多人。这种失业就要用古典主义的思路了。
比如美国汽车产业,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汽车,这就是结构调整带来的失业。美国政府怎么做的呢?它们制定一些法律政策,规定招聘和解雇的流程都要很短,这样人们可以瞬间被解雇,但也可以瞬间被雇用,这样失业的劳动力能尽快从劳动力过剩的产业出来,投入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行业,保证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充足,这种政策虽然是政府制定的,但和凯恩斯主义的直接上手干涉微观经济活动不一样,这其实是在帮市场扫清障碍,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来调整供需平衡。
所以,两种思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一般来说,凯恩斯主义那一套适合解决短期问题,古典主义那一套适合解决长期问题。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我们首先说了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是:前者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为需求不足,后者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为供给不足。
接着,我们又讲了,这两派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应用场景不同。一般来说,短期内凯恩斯主义更适用,但长期看古典主义更有效。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和脑图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一本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卧底经济学4

本书将带你来一次对宏观经济学世界诱人而生动的探索旅程。全球金融动荡,经济学不再受人冷落。从政治家到对冲基金经理,再到中产阶级个人退休账户...

by:中信书院

卧底经济学1

为什么咖啡店都设在街道一角?为什么同一家超市,有人觉得哗众取宠有人却觉得物超所值?为什么总买不到一处位置好价钱又相对便宜的好房子?交通拥堵的背后有...

by:中信书院

卧底经济学3

这是一本全新的经济学,不仅有趣而且十分刺激。世界是个不公平的地方吗?世界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吗?老板收入高得那么离谱,他付出的辛苦那么...

by:中信书院

卧底经济学2

谁会是我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求职时,金钱与梦想我应该追逐哪一个?家庭煮夫和女强人的婚姻组合会幸福吗?取...

by:中信书院

卧底

卧底金三角,正义与邪恶的再三较量

by:于新故事堂

卧底

本书一篇用独到犀利的眼光深刻剖析小煤窑矿工们复杂人性的力作。作者在小说中把小煤窑称作“牢窑”,是他的独到发现,非常贴切地高度概括了小煤窑矿工们的生存环境。像牢狱...

by:一啸声

卧底

凡一平的最新小说,讲述的是一个领导却选派了普通的一个司机,去做卧底,这让司机简直不可思议,郭明认为这个司机是最好的人选,因为家乡和地域的缘故,这个事情就这样悄悄...

by:桃李罗堂前

卧底

卧底,它的残酷和迷人之处在于,它是以谎言榨取真相,以欺骗战胜罪恶,每一天都踩着刀尖生活;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是智慧的生死角逐,人性的血腥考研,灵魂的非常炼狱。一旦...

by:妍婷姝

我是卧底

卧底,他的残酷和迷人之处在于,他是以谎言榨取真相,以欺骗战胜邪恶,每一天都踩着尖刀生活;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是智慧的角逐,人性的血腥考验,灵魂的非常炼狱。叶辰,...

by:代号石头

卧底哥哥

卧底哥哥的感情纠葛

by:小样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