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唱13:伤寒论221-240 差不多先生(陈跃航 瞿沉尘)

2017-05-25 10:45:4103:55 2.1万
声音简介


陈跃航,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学生,喜爱中医喜爱音乐,把两者有机结合,使伤寒论的背诵变得

轻松、简单、有意思!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执念思不知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执念思不知 回复 @执念思不知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执念思不知 回复 @执念思不知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下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执念思不知 回复 @执念思不知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0】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素履之往_js

221,心中懊nao,不是nong

听友86168357

236渴引水浆者,没有欲

听友86168357

230条:濈[ jí ] 1.〔~~〕聚集的样子,如“尔羊来思,其角~~。”

猜你喜欢
伤寒论说唱

大家好,我是陈跃航。伤寒论跟着节奏就能背下来!简直第一次听说!方法就是听-背-听相结合,嘴里还得时不时的念叨着,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背诵再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by:陈跃航rap

伤寒论之伤寒例

伤寒论,中医经典著作

by:善缘堂二瓢字清风

伤寒论

《伤寒论》吟诵

by:兰亭之舟

伤寒论

伤寒论,由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廖绘医师为您讲解

by:廖绘

伤寒论

中医本科教学内容中医四大名著张仲景伤寒论

by:三枝九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