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合肥之蓬勃创新力(作者:刘淑)|2021年第二期

2021-02-25 16:27:5418:24 8万
声音简介

解码合肥之蓬勃创新力

作者:刘淑

合肥为皖之中,是襟江带淮的滨湖美丽之城。2020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成功跻身“硬核榜单”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十强。


这一年,合肥“吸睛”也“吸金”。众多企业界大咖纷至沓来,蔚来、欧菲光、神州数码等91家总部类项目相继落户合肥,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12家上市企业,为历年来最好,其中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7家,居省会城市之首。


这一年,战新“繁华”企业“繁荣”。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创39个月新高;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89家、总数达3328家;联宝成为合肥诞生的首家制造业“千亿企业”,江淮汽车、京东方产值突破500亿元,新增产值过百亿企业4家。


创新功夫,厚积薄发、奔涌而来。


如果说,50多年前合肥人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创新“萌芽”的助推力,经过半个世纪的携手前行、相濡以沫和不断探索,现如今,创新已成为合肥最大标识、最大动能和最大潜力,是这座城市最强大的底气。


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江淮小邑到如今名震四方的创新之都,合肥走出了一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创新引领城市发展之路,在源头创新上肯下“笨功夫”,在产业发展上拥有“独到眼光”,科创与产业的交相辉映,让今日的合肥在创新舞台上熠熠生辉。


开拓创新之源


在合肥,对科技创新“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已成为传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相继搬迁或落户合肥,这些科研院所大部分做的是基础研究,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会给当地带来效益,但是合肥依然给政策、给支持。


在没有集中供暖的合肥,中科大拥有了全省第一条供暖专线,这是一座尚处在发展之中的城市,对一所高校的特别呵护;中科大在合肥,是最高级别的供电保障单位,这是一座努力创新的城市,对科研的特别优待。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强调,合肥对于创新的事,并不紧盯着“挣钱”,也不图一味“省钱”,只要是“值钱”的,都舍得“花钱”。


从2004年获批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2017年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走过的创新之路从不急功近利,只要看准了就默默坚守。


正是这样的耐力、魄力与长远眼光,让合肥在创新这场看不见尽头的长跑中,奉献着亦收获着。


现如今,合肥已成为中科院在北京之外科技资源布局最多、最重的战略之地,已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达11个,正在建设13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之一,合肥基础科研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墨子传信、悟空探秘、热核聚变、铁基超导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继问世,3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目前,合肥拥有高等院校60所、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500家、博士后工作站148家,集聚各类人才190多万人、“两院”院士135人。中科院、中科大、清华、北大、北航、合工大、安大等相继在肥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创新中心。


“人人讲创新、事事重创新、处处有创新”,对创新情有独钟的合肥,正在努力构建一种独特的创新文化,有深入人心的温暖更有奋勇向前的力量——对一切制约创新的藩篱,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力争推倒;对一切有利创新的事情,想尽千方百计也要力争做到;对一切勇于创新的人才,踏遍千山万水也要力争请到。


对创新之原动力的呵护,还来自合肥对人才的“求贤若渴”,倾情打造“养人”之城。制定并落实“人才政策20条”“人才创新创业8条”、重点产业人才政策等一系列具有“含金量”“执行力”“获得感”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在合肥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愉快兴业。截至目前,合肥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56家(其中,国家级36家)、国家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5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68家。


筑牢产业之基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这是合肥对国之重器的贡献。


事实上,早在2010年合肥就在筹谋量子通信的产业化之路,在很多人看来高深莫测的量子技术,正是当时在合肥市主要领导的推动之下,由潘建伟院士将之从实验室带到市场应用。


现如今,被称为“量子大道”的合肥云飞路,已经聚集了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诞生了我国首家量子上市企业,发布我国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正在启动的“量子铸盾行动”,未来将为100个城市提供量子安全组网方案。


有对国之重器的突出贡献,亦有对产业集群建设的拉动作用,这是合肥的“量子之路”,也是合肥创新之路的鲜明特色。在合肥,量子通信、铁基超导、雷达、智能语音、核聚变、强磁场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也看到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


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合肥存在着“科教高、产业低”的状况,科研成果或者被束之高阁,或者远走他乡,形成了科技、产业两张皮。


如何深度缝合科技与产业两张皮?


合肥探索出一条“原始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爆发式增长”的创新崛起路径,形成了全链条式的产业创新体系,并由此带来丰硕的产业果实。


“十三五”以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集成电路产业复合增长率国内领先,实现了从材料、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覆盖;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龙头引领产业集聚、科研支撑强劲的产业生态体系。量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向好,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应用技术产品,量子信息产业在肥初现雏形。


左手科技创新,右手产业发展,合肥以创新聚变助推产业裂变,以产业裂变带动经济质变。


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合肥规上工业贡献率由41.4%提高到88.9%。战新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分别由2015年末的31.0%、16.9%,提升到2020年前11个月的51.7%、27.8%。


面对如此蓬勃的成绩,合肥一如既往保持了理智与冷静——“链”之势,已到来,产业发展从“群时代”进入“链时代”。


如何更好地配合市场之力,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让合肥战新产业再一次笑傲群雄?


2020年6月起,合肥市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正式启动由市领导挂帅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12条重点产业链,从市级层面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合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今年,合肥将聚焦“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精耕细作,让“当家产业”早日变成支柱产业,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加快打造“2833”产业集群:即2个五千亿产业、8个千亿产业、3个千亿企业、300个“小巨人”企业,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让合肥始终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稳固发展之本


2021年2月4日,蔚来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宣布签署深化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商定共同规划建设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当外界惊叹于出手不凡的“合肥魄力”时,蔚来创始人李斌感受更多的是“合肥诚意”——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从协议签署、落户,到蔚来中国总部启动,高效的“合肥速度”,体现了合肥对打造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全球创新引领能力的决心。


在合肥着力打造、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中,“高效”已成为“标配”。


位列长三角高质量营商环境指数第五、跻身省会城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前十、上榜中国宜居宜业城市……在这样的成绩面前,合肥没有满足,“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2020年,合肥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攻坚,再推创优营商环境3.0版,“便利快捷”“一网办”“不打烊”成为流行的“热词”。比如,在推进企业办事便利化方面进一步简化开办环节、压减开办材料、降低开办成本、提高开办效率,全面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鼓励引导全程网办。


2020年,合肥政务环境位列全国第三。全年减税降费22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0万户。


同为发展之本的,还有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必备的核心素质。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伴随着2020年商合杭高铁和京港高铁合安段通车,合肥高铁已建成里程和密度均居长三角第一,合肥中欧班列覆盖10个国家34个城市,2020年开行568列、净增200列,位居全国第八。


对外开放风生水起。目前,合肥拥有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试点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贸易示范区等4个国家级开放品牌,已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48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肥投资,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与全球60多个城市实现通航。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合肥正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


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合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率先推行林长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46%、28.3%;全面实施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努力“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大建设快马加鞭,裕溪路高架东延、畅通二环北环西段、长江东路全线主车道等如期通车,完成改造30处交通拥堵点;轨道交通实现9线齐建、4线联运。在这座城市,更有“以民生福祉的改善托起城市幸福”的美好民生理念,点点滴滴汇聚起城市的幸福图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追逐创新浪潮的征程上,合肥还有着更加壮阔的城市图景。不久前闭幕的合肥市“两会”,如此擘画这座城市的心动未来——展望2035年,合肥将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区域发展新引擎、美丽中国新样板、城市治理新标杆、美好生活新天地,奋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成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全国示范城市,奋力迈向具有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主播:袁方

剪辑:秀丽 |审听: 江淮杂志 王卓

编辑:陈珺  潘诚| 复核:秀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种个太阳啦啦啦

合肥向上,朝气蓬勃!

猜你喜欢
蓬勃少年

关注“姑苏心声驿站”电台,即可收听由10位专业心理咨询师精心打造的“五分钟”系列原创“心理即生活”短音频。音频内容涵盖了从孩童到老年各年龄阶段人群常见的心理问题...

by:姑苏心声驿站

激昂蓬勃振奋人心

愿这些蓬勃有力、激昂奋进、振奋人心的音乐,伴你砥砺前行。

by:宇宙空间催眠师

反消极:积极思维成就蓬勃人生

《反消极:积极思维成就蓬勃人生》书籍解读

by:梦循伊

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 | 科普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了有节水灌溉、集雨节灌、滴灌技术、海水灌溉作物、人工降水、持续农业、农业的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与中国、土壤与植物营养、土...

by:不着边儿

解码

《解码》栏目是一档中国网原创的视频深度评论栏目,栏目选取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政策或重大事件,通过整合、分析、采访、评论等,以多媒体形式,多角度解码其背景、发展、意...

by:中国网

我自盛开:从职场进阶到人生蓬勃|女性心智成长

探寻女性在职场中的优势、不足、多元化职场生态、灵活性发展路径,以及心智成长之路。本书从五个章节展开,探寻女性在职场中的优势、不足、多元化职场生态、灵活性发展路...

by:机械工业出版社CMP

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 | 免费 | 科普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了有节水灌溉、集雨节灌、滴灌技术、海水灌溉作物、人工降水、持续农业、农业的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与中国、土壤与植物营养、土...

by:帝秋

人性解码

《人性解码》【中国】今心著主题:直至人性核心,了解人性本质.为什么要阅读此书?通过阅读本书籍,可以助你认清自己、看清别人,让你的烦恼和痛苦少一些,快乐和开心...

by:Nova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