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梁惠王上

2021-03-01 14:31:2803:35 52
所属专辑:小崔的朗读
声音简介
《孟子》目录

卷一 梁惠王上
卷二 梁惠王下
卷三 公孙丑上
卷四 公孙丑下
卷五 滕文公上
卷六 滕文公下
卷七 离娄上
卷八 离娄下
卷九 万章上
卷十 万章下
卷十一 告子上
卷十二 告子下
卷十三 尽心上
卷十四 尽心下
一 梁惠王上
本篇导读
共七章,除第六章对梁襄王,第七章对齐宣王外,其他各章都是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首章提出“义利之辨”,主张讲仁义可使上下有序,否则将人人各求其利而不知足,则国乱而君危。以下各章所记对话,大抵不离“仁政”的话题,包括反对攻伐,发展生产,减轻刑罚赋敛,使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以孝悌之义教导百姓。如此便可以抵御外侮,并使天下归服。孟子又指出君王施行仁政的基础,是天性中固有的“不忍之心”,把它推广开来,也就是仁政。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2。万乘(shènɡ)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3;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yàn)。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1 梁惠王:即魏惠王。
2 征:取。
3 家:卿大夫的采地。
译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有利吧?”
孟子回答说:“王!何必讲利?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王说:‘怎样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样对我的封地有利?’士人和老百姓说:‘怎样对我自己有利?’上下交相求利,那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它的君王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它的君王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千辆兵车,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一百辆兵车,不算不富有了。但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从没有讲仁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讲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孟子 梁惠王

此书为南师《孟子》讲记系列之一。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

by:菩提雅舍

《孟子》梁惠王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

by:大豆油条

《孟子》梁惠王~万章

宝贝们,你读书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by:简小惠于老师

孟子旁通(梁惠王篇)|南怀瑾

此专辑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前面”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以人物和重大事件为纲,作为切入点予以介绍;第二、三部分则是以《孟子》梁惠王篇为核心,详...

by:南怀瑾大学堂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一篇梁惠王

梁惠王上篇凡七章梁惠王下篇凡十六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梁惠王(生於公元前400年,歿於公元前319年),即魏侯罃(音英),都...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