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2021-03-01 22:10:4809:27 602
声音简介
李白临终悲大鹏,竟是自撰墓志铭!
临路歌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像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诗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飞兮振八裔”,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像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游扶桑”暗喻到了皇帝的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严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然而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一方面慨叹当今之世没有知音,含意和杜甫总结李白一生时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非常相近。
此诗发之于声是李白的长歌当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铭。李白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这首诗说明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惋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书生弱笔借何力,竟敢直呼闻逆贼? 九死一生有何惧?只知一直尽吾志。——闻王维《闻逆贼凝碧池作乐》

看云时

九死一生有何惧?只知一直尽吾志。

看云时

李白临终叹大鹏,竟是自撰墓志铭! 纵有枝杈挂左袂,难敌泣麟馀杜悲。

看云时

李白临终叹大鹏,竟是自撰墓志铭! 纵有枝杈挂左袂,难敌泣麟杜甫悲。

猜你喜欢
李大鹏评书

评书,特别喜欢历史评书

by:李大鹏评书

诗歌之声:大鹏专辑

《诗歌之声:大鹏专辑》是现代诗歌传媒朗诵团队大鹏金牌主播专辑。诗歌之声以弘扬原创现代诗歌为宗旨,热烈欢迎您的聆听和加盟。更多优秀栏目敬请您关注《现代诗歌传媒》公...

by:诗歌传媒频道

杨队带你游大鹏

杨队从本地人的角度去介绍大鹏的吃喝玩乐。

by:杨队侣行频道

大鹏为你读情诗

最温暖的情诗,给你的心,最美的记忆,给你的过往!——大鹏为你读情诗

by:大鹏为你读情诗

武圣 大鹏演播

【内容简介】神鼎一出,炼化万物!修炼世界,武道万千,诸般圣体,神秘无尽!谁能以一颗无敌的武道之心,凌驾诸天?一个小小山贼,偶得至宝“炼世鼎”,帮他扫清障碍,铺平...

by:Hi_冰城大鹏

大鹏被逼穿越记

喜马拉雅有声书主播大鹏穿越了!附身在明朝末年的一个快穷死的落寞地主身上,居然还附带一个系统外加储物戒指。咸鱼翻身是必须的,各种奇遇也是必须的,系统任务也一定要完...

by:Hi_冰城大鹏

大鹏戏曲&歌曲演唱集萃

大鹏京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曲剧歌曲

by:鹏音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