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孔子为什么说子夏启发了他?因为他突然明白该怎样去做了。

        怎样去做呢?就是以礼为底。具体说,修编《诗经》按照礼的原则进行分类编排,也就是我们所见到的风雅颂的编排分类和顺序,并且,在三千多首诗中选编出三百零五首也是按照是否合于周礼为原则选取的。


一壶浊酒_贾志刚

《诗经》是儒家传下来的,确切说是子夏传下来的,世代相传影响巨大,《史记》在这一点上没法造假。关于“礼后乎”,我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建议再听一遍。素怎么可以解读为素描呢?没这意思啊。

回复@一壶浊酒_贾志刚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陪伴天使长大

1.有哪些证据证明孔子编撰《诗经》,《史记》里也有好多错处的。 2.本章讨论“礼后乎”,还要看前文“素以为绚兮”,是“以素为绚”的倒装,把“素”看做“绚”,这样的用法很多,比如“以丑为美”。那么为什么以素为绚呢,孔子的回答:“绘事后素”,就是着色的事不如素描画画重要,着色只是烘托,素描才是基础。子夏想到的类比是“礼后乎”,就是说礼的重要性也是居于后的吗?所以本章是说礼只是形式,不是根本,是前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其奢也宁俭”的延续阐述。我们怎么想不重要,孔子怎么想才重要,孔子想表达什么,要通过他的前后行文来解读,不能断章取义,个人揣测,愚见

一壶浊酒_贾志刚 回复 @陪伴天使长大

《诗经》是儒家传下来的,确切说是子夏传下来的,世代相传影响巨大,《史记》在这一点上没法造假。关于“礼后乎”,我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建议再听一遍。素怎么可以解读为素描呢?没这意思啊。

15920567qdf

贾老师好!1.15子曰,讲子贡,请贾老师给我们翻译讲解下。

一壶浊酒_贾志刚 回复 @15920567qdf

这个我漏掉了,后面会补上,谢谢

张书生007

祝愿往后的读者能多多回到汉初之前的原点,品读经典文化。不要少受汉初之后儒术,理学,心学对“儒家”的干扰。各学说都可学,但格物要格得好,该放哪个格子就放在哪个格子里。这样也省了老师炮轰大师的功夫。轰来轰去,拆了墙又不重建,听着好痛苦,回得也好痛苦。我还算是个好学生吧,能认认真真听,认认真真做笔记,认认真真回。也无愧卜子夏老先生的榜样作用了哈

一壶浊酒_贾志刚 回复 @张书生007

我的感觉,你最好能够腾空你格子,否则新的东西放不进去其实我就是在恢复原貌,再加进去一些现代的东西。十八条标准就是在重建啊,这些难道不比大师们泛泛而谈的仁义道德有意义得多吗?他们恨不得把人人都变成颜回,而我希望大家都成为子夏子贡冉有,你想做谁呢?欢迎继续留言

背后有高人

素后而可绘事,礼后而可修《诗》。

张书生007

“后”有两层哲学含义,一是时间先后,二是逻辑先后。绘事后素的后只包含“时间先后”,因为漂白技术有限,白纸白布都很难得,故而白色部分需要特别颜料。子夏所说“礼后乎”,主要指时间先后,并引发出一部分逻辑先后问题。所谓逻辑先后,例如“麦兜是头猪,得先是动物才行。”这个先后是逻辑先后,因为事实上麦兜是动物和是头猪,在时间上是“同时”的。子夏问得很好,礼的规范,是人类产生时就有的呢?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呢?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加”上去的吗?就像画画最后加白色一样?孔子的答案不在和子夏的对话中,在和宰我的对话中。我不认为这段对话是在讨论修《诗经》的问题,我相信这种对话和很多学生都有。

当前评论用户

57642.1万

简介:著名作家,著有《说春秋》《说战国》《说论语》《副处长》《老贼》等作品。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