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番薯与马铃薯:寻常二薯出异乡

2021-03-10 18:54:5416:00 7561
声音简介

番薯与马铃薯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赵中振。

今天我们来聊聊番薯与马铃薯。

为何要把番薯和马铃薯放在一起讲?他们的中文名字中都有一个薯字,马铃薯英文名叫potato,番薯叫sweet potato;还有,他们两个是老乡,都来自中南美洲。

这两种植物在《本草纲目》中并没有记载,为什么还要讲呢,因为不少的网络资料都说他们是来自《本草纲目》。一是为澄清历史事实。二是看看这两种农作物在我们现在现代中药与民生中是多么重要。

民以食为天

我们来简略回顾一下我国人口变化。战国时代,我国的人口约三千万人,到汉代鼎盛的时候是六千万。到了明代,人口已经超过1亿。清乾隆时期人口到达2亿左右,清代末期已经到4亿多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有8亿人口,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人口已达14亿。

人口增长是多重因素决定的,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有口粮的保障。

古代统称粮食为五谷,现在我们食用的粮食,及相互之间的比重和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把古代的五谷比作五虎上将,现在的粮食作物可以说有八大金刚。按产量高低顺序分别是稻米(46%)、小麦(12%)、玉米(12%)、番薯(9.5%),小米(4.6%)、高粱(4%)、大麦(3%)和马铃薯(2%)。其中玉米、番薯、马铃薯都是外来的。

《本草纲目》中有番薯吗?

在不少文章里都提到《本草纲目》对甘薯的记载。其实《本草纲目》虽说也提到甘藷,但和我们今天说的甘薯或番薯不是一回事。《本草纲目》里的甘薯更接近山药。

为什么《本草纲目》里没有番薯呢?因为番薯是明代中后期才传入中国的。

番薯是旋花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Ipomoea batatas (L.) Lam.,我们用的是它的块根。番薯是《中国植物志》里的正名,还有些地方称其为红苕、红薯、白薯、金薯、地瓜、山芋等等。

番薯来华小记

不仅是番薯,且玉米和马铃薯,加起来这三兄弟都是在明代中叶以后传入中国的。番薯能进入中国,这里还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

番薯的原产地在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从16世纪开始,这些地方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将番薯引入了其在亚洲的殖民地——吕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

为搞清这段历史,我专程去了一趟福州,去拜谒了先薯亭。这个亭子就是为了纪念把番薯引进我国的先驱者——陈振龙而建的。明万历21年(1593年),恰巧是李时珍去世的那一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在吕宋经商,他看中了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番薯,因为番薯适应力特别强,产量也高。

眼看着明朝的老百姓在饥饿中挣扎,陈振龙心想如果能把番薯带回祖国,代替粮食,乡亲们就不会再饿肚子了。于是他就花重金买下了一些番薯秧苗。吕宋当地的殖民政府对这个外来农作物看得很重,不允许带出境。陈振龙钱虽花了,但如何把番薯秧带回国,可真的不容易。但他的头脑很灵活,非常巧妙地把番薯秧隐藏在揽绳当中,并在绳子外面涂了泥,避过了海关的层层检查,终于远渡重洋,成功把番薯秧带回了祖国。陈振龙最先把番薯种在了家乡福建,很快人们就看到番薯高产带来的好处,有文献记载:“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由于番薯含有丰富的淀粉,可磨成粉、压成饼、做粉条等食品,后来以番薯为原料的美食越来越多。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个数据。那时我在北京郊区的农村呆了两年,一亩地麦子可以收获300斤、玉米可收获400斤,高粱500斤,番薯就能超过800斤。可见番薯容易栽,插根枝条就能活,可以落地生根。番薯的种植既不需要种子,也不需要块根,只要把带有茎节的番薯藤,插在地里就能长。如果赶上刚下过雨,将带有叶子的红薯秧,插到地里,能更快生根成长。

明万历22年,福建遭遇了大饥荒,人们正是依靠着大规模种植的番薯,才度过了难关。

接下来的十几年后,明代的科学家徐光启,在江南水患严重时,把番薯引种到了江南各地,使更多中国人再次度过饥荒。徐光启还根据这段经历写出了一篇《甘薯疏》。

随后,番薯逐渐被引种到大江南北。到了清代,番薯已经发展成了中国主要的粮食。这个高产作物也为清代人口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

番薯的应用

番薯最主要的食用部位是块根。块根里累积了丰富的淀粉,还有含量相当高的可溶性糖,因此吃起来非常甘甜可口,这也是为什么它被叫做甘薯、甜薯,英文名被叫做sweet potato。

中医认为番薯味甘,性平,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的功效。番薯生、熟都可吃,但需要注意的是,生吃番薯容易导致肠胃不适。番薯还会刺激胃酸分泌,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不适合吃番薯。

番薯含有气化酶,吃多了容易引起打嗝或排气,甚至有一种烧心的感觉,所以甘薯需要和米面、各类小菜搭配着吃。番薯虽可以长期贮藏,但是番薯也有弱点,它最怕冻。一旦冻了,就很容易腐烂,绝对不能再吃了,会使人中毒。所以在我国北方农村,冬天都要挖地窖或白薯窖,来贮存番薯。

番薯的块根除了作主粮以外,也是食品加工、制作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它的根、茎、叶都是优良的猪饲料。嫩叶就是番薯苗、地瓜苗,可做蔬菜,口感细嫩柔滑,近年来也成了餐桌上的一道健康食品。烤番薯更是现代社会的一道美食。

我们常见的番薯有红色皮的,也有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番薯瓤有白色、橙色、紫色之分,所以也有“五彩薯”这个好听的别名。现在市场上还可见到新的栽培变种,比如紫薯等。紫薯是番薯的栽培变种,块根内累积了大量花青素。

马铃薯

马铃薯原产地在南美洲,是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秘鲁人把马铃薯种在高山上,因马铃薯比较喜欢寒凉的天气。在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的殖民者见到了当地村民种植的马铃薯,很快就把马铃薯带回了欧洲。马铃薯是茄科植物,草本,长着羽状复叶,花白色或紫色。我们食用的是它的块茎。它的果实是浆果,有点像西红柿,但不如西红柿水分多,也没人去吃它的果实。

在1565年,马铃薯先传到了爱尔兰,当地人特别喜爱,广泛种植开了,因此马铃薯也有爱尔兰豆薯的别名。马铃薯在明代中期传入我国,起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属于“高端食材”,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

明清之际,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传入民间,随着栽种技术的改进,产量大增。到了清乾隆年间,就广为种植,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了根。19世纪,吴其浚在他的《植物名实图考》第六卷中,专门写了一段文字记载,“洋芋,黔、滇有之……”吴其浚所指的“洋芋”就是马铃薯。

马铃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西南一带称洋芋,因为是外来的。北方各省多称土豆,因为是从土里挖出的。山西叫山药蛋,因为它是圆形的。一开始马铃薯主要在中国北方种植,以东北、华北的山地为主。河北、山西较多,当地有民间谚语“五谷不收也无患,只要二亩山药蛋”。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用口语化、趣味化、大众化的艺术风格创作作品,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称之为山药蛋派,又叫山西派。他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


和番薯不一样的是,马铃薯食用的是块茎,而番薯用的是块根。马铃薯上是可以生芽的,表面凹陷处就是它的芽。芽边缘可以看到痕迹,这也证明了马铃薯是变态的茎。

需要提醒的是,发了芽的马铃薯就不能再吃了,芽眼的四周和见光变绿的部位含有毒的生物碱,主要是茄碱,又叫龙葵碱。这种物质即使加热也不会分解,一定要把变绿的部分彻底切除,否则吃后很容易中毒,最好是长芽的马铃薯就不要吃了。

炸薯片、薯条等马铃薯的做的食品,几乎人人都吃过。中医理论认为,马铃薯性平,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的功效。马铃薯的淀粉也是现代制药工业的重要辅料,被收入了《中国药典》。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是最大的挑战,粮食生产是首要的任务。

沧海桑田,中国人的食谱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主食一定离不开淀粉。番薯、马铃薯和玉米都是外来的物种。这些外来的粗粮也都进入了中医药的大家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想,假如李时珍在世的话,也一定会把番薯和马铃薯收入到《本草纲目》当中。

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楠湳

我们这里山药蛋是山药上结的小豆豆。

听友299974086

主播知识渊博,博彩众采。演播的非常棒,口齿清晰,娓娓道来给人深刻的印象。

邮政联通智慧生活厅

感谢老师分享,理顺了土豆 洋芋 红,喂猪的红,红薯,红苕,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叫小地板,很小的,非常甜,味道很好

猜你喜欢
马铃薯男爵的画廊

本是视频,作者为马铃薯男爵的画廊非常有趣建议大家可以去看...

by:8823殿下

马铃薯栽培技术

与种植高手交流学习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by:智慧农业0581

带你认识神奇的马铃薯!|“土妈妈”黄雅云

内容简介:马铃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豆,是毫不起眼、也是司空见惯的一种农作物。当全球笼罩在粮食危机阴影下,马铃薯的价值再次凸显出来。这套课程从马铃薯的起源、传播...

by:一路听天下课堂

剑与魔法与武侠

【内容简介】热闹的酒馆里,冒险者们聚在一起喝酒吹牛,分享着最近的经历和收获。罗德坐在酒桌上,盯着突然出现的系统发呆。为什么我明明穿越到了一个西方奇幻世界,却多出...

by:听友178488436

与凤与行 精选

带你一起《与凤与行》…沈璃呀,你一个口含上古宝珠出生的魔界一霸怎么就变成了一只浑身无毛的肉鸡?请问你是到凡间来搞笑的吗?

by:七宝果儿

愿与

这一生,故事太长,长到遇见你之前我毫无光芒。这一生,故事太难,难到太多遥不可及,且错败不堪!还好,故事总有结果,即使来路苦涩,我都愿与你……你看,多么绚烂颜色,...

by:华语音乐

矛与盾与罗马帝国

【内容简介】一个几近淘汰的弱者,穿越到一个即将没落的帝国,我与你和你的时代毫不相干,但是,我发誓,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捍卫你,罗马,无上的荣光!【作者/主播】作...

by:大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