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者:王 华)|2021年第三期

2021-03-25 18:23:3514:56 396
声音简介

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王 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以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样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出台省委一号文件,召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南北跨度大,各地的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不一样,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实施步骤等也有所不同。省委一号文件作出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将全省104个县(市、区)分成先行示范区、正常推进区、持续攻坚区,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先行示范区要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安徽样板。正常推进区要自力更生,用好现有政策,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持续攻坚区要用足用活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跟上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要加强督导调度,对三类地区县(市、区)动态调整,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扎实做好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必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要位置,继续压实压紧责任,确保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四”:做好“四个衔接”,即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力量衔接、考核衔接,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落实“四个不摘”,过渡期内,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做到扶上马送一程。抓好“四项工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实施脱贫地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常态化分类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必须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抓主抓重,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在具体工作中,要围绕“保供、要害、产业、绿色”四个关键词抓落实。保供,就是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这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今年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支持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推进“按图索粮”,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同时,还要狠抓生猪稳产保供,确保年末生猪存栏达到1408万头以上。要害,就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种子上,要着力打造种业强省。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一批省级农作物、畜禽和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强化种业企业的竞争力,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耕地上,要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既要尽心尽力保数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又要千方百计提质量,大力实施“皖粮”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今年新建500万亩高标准农田。产业,就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注重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注重培育业态链,充分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绿色,就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全面实施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在农村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坚持不懈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全面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四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是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必须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始终把握为农民而建的建设方向,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力争用几年时间,让乡村面貌有一个显著变化。重点抓好五个方面:抓规划,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分类,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同时,加强村庄风貌引导,注重保护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乡村特色风貌。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强迫农民搬迁和上楼。抓提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是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村庄清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三大行动”。今年要完成改厕40万户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700个以上。抓硬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水电路气房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重点改善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基础设施,并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抓软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抓融合,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五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突出抓好四项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抓好天长市、旌德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稳慎推进滁州市整市和金寨县、泗县、东至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范围。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制,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今年要新增集体经济强村150个以上。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加强“三变”改革市场主体培育引进,鼓励农村公益事业项目通过“三变”改革形式建设,探索完善“保底收益+分红”等收益分配方式,今年全省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要达到70%以上。


六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围绕建设善治乡村,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着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着力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推进乡村治理三级试点示范创建,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着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村,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常态化机制化推进农村地区扫黑除恶。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打造好人安徽品牌,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振风超市、爱心超市等积分制做法,大力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


(作者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制作团队】
值班统筹|丁艳
主播:袁方
剪辑:秀丽 |审听: 江淮杂志 王卓
编辑:陈珺  秀丽| 复核:秀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来源:党建网播音:诗展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本专辑共54集,详尽阐述从严治党这个鲜明主题,从多个维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全面播诵,用平实简明的语言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丰富内涵...

by:中社科有声会

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紧扣*总书记亲临江苏视察时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总要求,立足江苏...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新的起点

我们的攀登计划24.0期正式结营啦!两个月学习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这一段短暂的时光里,有过开心快乐,也有过沮丧迷茫,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小伙伴们有很多想说...

by:清风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