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篇 16 梁惠王与孟叟

2023-09-26 22:04:0008:41 4581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499 喜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Chanperfit

这个声音不对了,不好听,像机器人!

梦唤真诚

真能实行仁义之道,大利自然就在其中。真有仁心的人,绝对不会有遗弃其近亲的可能。真有义气的人,绝不会有背叛君上的可能。所以孟子认为—— 梁惠王只有推行仁义之道,才是最高明的政略和政策,又何必舍大取小而只顾目前的急功近利呢?

嗯爱奇艺

1·1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⑤?’上下交征利⑥,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⑦;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⑧,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11)。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唯希自强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惠是其谥号,后迁都大梁,故又称梁惠王。②叟:对长者的尊称。③亦:只。④大夫:古代官职。夏、商、周三代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⑤士庶人:士和庶人。庶人,老百姓。⑥交:互相。征:取。⑦乘(shèng):古代一辆战车为一乘。弑(shì):古时下杀上,卑杀尊曰弑。家:有封地采邑的公卿大夫。⑧苟:如果。⑨餍(yàn):满足。⑩遗:抛弃。(11)后:朱熹注:“后,不急也。”

唯希自强

1·1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⑤?’上下交征利⑥,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⑦;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⑧,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11)。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猜你喜欢
《孟子》梁惠王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

by:大豆油条

孟子 梁惠王

此书为南师《孟子》讲记系列之一。采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为“经”,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人物活动为“史”,并配合其他种种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对孟子...

by:菩提雅舍

《孟子》梁惠王~万章

宝贝们,你读书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by:简小惠于老师

孟子旁通(梁惠王篇)|南怀瑾

此专辑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讲在前面”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以人物和重大事件为纲,作为切入点予以介绍;第二、三部分则是以《孟子》梁惠王篇为核心,详...

by:南怀瑾大学堂

文山不泥講孟子第一篇梁惠王

梁惠王上篇凡七章梁惠王下篇凡十六章bksun8864大師兄微X全網同名-大師兄文山不泥梁惠王(生於公元前400年,歿於公元前319年),即魏侯罃(音英),都...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