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我们在书写中另外一个要调和的,就是失控和控制之间的关系。


俗话说“心中有数,下笔无常”。

心中有数,就是我们在书写之前心里对这个事是有把握的,这是控制的部分,可是如果仅仅只有控制,这不就成了机器吗?



内心所想跟写出来的完全一样,这当中的创造力就没有了,如果没有创造力,没有了书写的趣味,艺术也就无从谈起了。


01

控制,吸收诸帖中的细节


控制包括了技术的层面,这也是我们要去训练的部分,也就是笔法、技法的部分。

人的肌肉平时是属于静止状态,他需要被训练之后,才能够有肌肉记忆,肌肉记忆属于控制的部分。


那么这个部分需要我们去花时间训练,包括在正确的,有醒觉的状态下去练,那么我们会在临帖当中发现了很多细节。


这个帖子以前也写,但是没有带着醒觉的心态去临的时候,只是囫囵吞枣,看了个大概齐,没有去关注到帖子之中的诸多细节。


古人常说中锋用笔就是“绵裹铁”,如果我们去看清人的篆书时,就能看出来。

所谓中锋用笔就是指笔锋一直在线条的中间行走,这种行笔的方式会造成一个结果,这个墨段中间的墨量,比两边的墨量要大。


如果我们对着太阳去看时,会发现它中间有一条黑线,而两边是淡的。



如果我们看过原作,能捕捉到的这种细节的话,那么我们的观察力会非常的细致。


但是如果我们在醒觉的状态中,首先可以从帖子里读出这些东西,然后你才能将它在书写当中表现出来。


这种对于肌肉高精尖、高准确的训练,前提是你首先能感知到它。所以不同的人读同一个帖子,能够读出几分是不一样的。功力深的人他读出来的东西、吸收的东西就多,然后他再表达出来的。


但是我要说高手还不在这儿。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在于另外的功夫上,那就是失控的能力。


02

失控,走向鲜活的生命



有人会说,失控谁不会,失控不就是拿着笔随便乱画吗?

但是我们如果真的去随意画,会发现自己其实画不过三笔,就开始重复之前的内容。

越没有基础的,或者有一堆坏基础的同学,很容易进入到一种自我重复的,也是一种麻木的状态中。


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学生三岁半,他对墨的感觉非常好,五彩用墨,浓淡枯色全部都能写得出来,他也不识字,只是画线条,一张纸上画出来线条丰富极了,就像一幅抽象水墨画,极具可看性。



那时候他来我家,18岁的外甥也在我家。

18岁的男孩几乎成年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有了成年人的套路,在生活当中已经开始进入到控制和麻木的模式中。


经验模式要引导我们走向成熟,成年人需要有这一部分,但光有这部分就不是一个鲜活的人,所以失控和感性的部分也要有。

外甥挺不服气我对小朋友的夸奖,他觉得这样的糊涂乱抹自己也能来。


还是同样的笔,还是同样的的纸和墨,他上来也开始画线条,也开始涂抹,但就第三笔开始就不会变花样了。

小朋友也没想着变花样,他就是随性而来,但他也完全重复不了刚才的东西。



这两种状态只重视其中一个,都不能称其为艺术,而艺术是控制和失控都要。

如果我完全进入到控制之中,那就是奴书;如果你完全糊涂乱抹,那就是江湖上许多所谓的书法家,那是完全的失控,都不能叫随意,你随不了自己的意,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我们的书写其实要进入到一个不偏左、不偏右,既接受理性,又兼容感性,既有控制也有失控,控制跟失控是兼容的。


只有你在书写当中兼容了失控和控制的状态,那么你的字才有可能是鲜活的,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鲜活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每天都准时按照行程表,一秒不差地来生活,恐怕人和机器没什么区别。


今天学书法,过度地强调了技法,强调经验,强调规律,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只是初学者,就放弃了对失控那一部分的训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是初学者,也一定要注意在失控部分的创造力,因为那个部分是我们欢喜的来源,它也是书写表现力的来源,也是我们最终成为艺术表达者的最重要的训练部分。

艺术虽然强调技法,但是更强调感觉,所以我们要去训练失控。


03

控制失控,在失控中控制



如何训练失控?

长期以来我们接受到的教育都是关于不要让我们失控的:我们的情绪不要失控、说话不要失控、操作不要失控。


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呢?就是在书写当中,去发现临帖当中不像的部分。


我有一个方法——10本帖同时临。这句话不是让大家同时去临10本帖,而是在临一个帖时,我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眼光,要有10个帖作为参考对象。



这样去练习时,虽然有时某一笔可能会和正在临的帖子不像,但我们先别盲目否定自己,这种因为我们在技法训练初期,还不娴熟的时候,出现的意外线条,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笔画,这也是一种技法。


我们训练控制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还有失控这部分的训练,也就是不像的部分。


我们看着自己写的不像、写的不好的部分,看着它、接受它,包括要接受在书写中手没听话,没达到你想要的状态时,我们要迅速的调整状态,去跟那个不舒服和解,了解那个部分,学会使用失控。


所以即要控制失控,又要在失控中控制。

我们要训练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控制,一个是失控。



控制的部分里要让它有所失控,而失控这件事情是要训练的,你会对失控有所控制,这样就会进入到了一种你全然的接受自己的状态。


一个好的书写,一个好的生活,我认为是失控和控制两者完全融合的状态。书写这件事,无论是临帖也好,创作也好,它就变成了一种知行合一的自我内心,完全统一的,这样一个享受的过程,而不再是一种把人机械化后,所做的简单的动作。


所以我们要把书法写成艺术,把生活活成艺术,接受心中有数的理性控制,也要接受笔下无常的创造力,还有失控和控制的关系。


04

借由书写

回到无预设、无染污的状态中


在《欢喜书写书法禅》的课程中,我会让同学去写书写笔记,这个过程其实是复盘,让我们去看看自己在书写过程中,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哪个字,哪一笔没有写好,技术的部分交给老师,交给助教,去给你做专业的评判,我们自己要做的是书写的心路历程。



我们在今天的书写过程中,情绪的启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去训练。


贪嗔痴是我对书写状态中常见情绪的高度概括、提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还有很多细微的变化,我们要在书写过程中,在反复的回馈与练习之间,交替进行,才能达到一种接受过训练后的完美状态。


当我们通过训练,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一个和谐的状态时,你会发现整个人的呼吸是平稳的。

书写有助于呼吸的调整,但是我们不要去刻意调整它,一注意去调整,这就变成了一种控制。谁天天注意自己的呼吸呢?除非是呼吸系统有疾病的人。

所以调息是从调心开始的,如果我们在书写中的节奏对了,是在一种无贪、无嗔、无痴的状态时,那么你的呼吸自然就进入到一种平和的状态。


常处这种平和的状态久了,它就能成为我们做其他事情的基础。


当我们有了这种干净的心态,没有预设、预判,没有对抗的状态,总是处于归零的、空杯的心态时,我想做其他任何的事情,你将会看到更大的可能性。



《欢喜书写书法禅》的课程中,有的同学常说,感觉这门课程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他和家人的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发生变化了,通过接受自己的字,接受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才发现原来自己在生活当中,在亲密关系当中,自己的启动模式是有情绪的。


书写这件事情难道不是一件亲密关系吗?我们说书写是一辈子的事,你在书写当中你会发现你的心念是随时随地会起心动念的。


如果我们长期的保持醒觉的心去书写,不再是作秀,不再是自嗨,不再是名利,而是将书写变成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持续此生,我们将从中调心调息、调情绪,调你整个的启动状态,把贪嗔痴的状态调成一个醒觉的状态。



有了这样醒觉的状态,我们在生活当中就会游刃有余,就会更加的自如。


所以我想书写的最大的好处,是与自己如何相处,如何通过书写这件事情,改善自己的生命状态,才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它的核心所在。


留言和我们互动,获取100张 “千字文” 篆书电子字卡



版权声明:

1. 本课程音频、视频以及文字版权归可一书房和可一老师所有;

2.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发及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3. 转载或者引用本课程音频、视频以及文字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4. 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它违法使用本课程音频、视频及文字内容者,将依法保留追究权。



湯圓圓

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太精彩了 失控的部分是即興,與各人性情息息相關,天性天賦也隱藏於在其中

回复@湯圓圓
表情0/300
当前评论用户

0186

简介:書法❤️好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