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退圈访谈57期:和女儿的曲折退圈路【MM妈妈】

2023-05-23 00:18:11181:21 1万
声音简介

大家好,这次很高兴能邀请到上个月连续三篇的我和女儿的曲折退圈路分享的MM妈妈,来和大家以访谈的形式,聊聊这段过往。


没看过的可以到我的公众号:诺爸说自闭,搜索我和女儿的曲折退圈路的三篇文章


MM妈妈起初并没有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小班的时候了园长找她聊过一次,妈妈觉得需要多陪伴和理解,也没有正式入圈。


孩子两岁左右有了最初的语言,但是而后的近两年的时间,语言几乎没有啥太大的发展,几乎很少有主动表达的想法。


而在孩子四岁多的时候,中班的班主任来到家长的一次家访,才让MM妈妈真正走入了这个圈中。


她去了青岛知名的机构,背井离乡租房经历了一个多月之后,妈妈毅然的将孩子带回了家,开始了自己的陪伴之旅。


其实在MM妈妈的三篇文章中,已经非常具体的将孩子的刻板行为,情绪问题,创伤经历,语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阐述的很详细。


我就直接截取部分她原文中的内容方便大家了解:


当时孩子的状态:

百度上查的关于自闭症的典型症状,她基本都中招,比如晃手看手,呼名不应,没有社交,兴趣十分狭隘对一般孩子喜欢的玩具没有兴趣,行为刻板,鹦鹉学舌,你我不分,会转圈喜欢圆的物件,不能如厕大小便,语言狭窄等等……


关于情绪和创伤:

再来说说隐性的情绪,这个在我女儿身上也是特别凸显,这个隐形的情绪背后往往是她的创伤和恐惧,由此而来的情绪不是即刻的,明显的,而是需要我们觉察的,她可能会表现出逃避,甚至说些毫无相关的话来转移,但如果你够仔细,你会觉察到她的紧张和焦虑,如果你再试探性的提一句,她的情绪石头就被翻开了,开始吧嗒吧嗒眼泪往下掉。


比如她对椅子拖动的声音很敏感,当有椅子拖动时,她开始紧张,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她会故作安定,自言自语,转移注意力,但是这些其实只是她自己试图在调整和逃避,我观察到她的不安时,我会这么做:轻柔的语气询问她,刚才好像听到了椅子拖动的声音,


一般当我把她拉回到事情上时,她的情绪就会马上出来了,然后我抱着她,旁白她的恐惧:当我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我是很害怕的,我不想要这个声音”,然后,她会在我的怀里哭上一点时间,后来还会跟着我表达这份感受,慢慢地,一次又一次,我看见她的不安----说出事实-----帮她旁白感受-----允许接纳她的哭泣。


她对手机的创伤记忆,对声音的恐惧,对与人打招呼的紧张,对雨刮器的害怕等等那些潜藏的恐惧都得到了释放和疗愈。


我女儿目前的恐惧点越来越少,而且发展起了去好奇和探索她感到有些害怕的未知事物的勇气了,比如空调的控制面板


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本身,情绪背后的需求才是我们需要细心去思考和发掘的。


关于语言的问题:

女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状况:需求靠拉和指、不应名、自言自语、反复问、词不达意、鹦鹉学舌、你我不分、无主动性语言、语言理解范围狭窄


自言自语:通常她是独自沉迷在她感兴趣的事情时表现比较明显,自玩自话,我对这个没有焦虑,我们自己有时间且愿意去参与她的兴趣时,她会从自言自语慢慢地来到与你在这个兴趣点的交流上,所以,想减少这个,可以尝试去参与她的兴趣,当自己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去参与时,尊重她自玩自话。

 

反复问:前面在刻板行为里提到过哈,一般孩子反复出现的问句或者语言的背后都会藏着一份创伤性记忆,我们可以去好奇孩子这个话的背后可能发生了什么,然后抓住自然发生的场景去帮助孩子疗愈那个创伤。陈述事实----旁边她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孩子的期待,引导孩子看见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

慢慢地,她就会放下一些焦虑,自然这个反复问的语言就会越来越少。

 

词不达意:表现为她说出的语言与当下发生的事情无关。我闺女之前也是这样,比如她摔痛了,她不会说她摔痛了,而可能会说“不要哥哥拿走……”或者其它的话,这个时候,我们要懂得分辨,她是受了伤痛却没有能力正确表达出来,只要去帮她回到当下发生的事件上来,旁白发生的事情以及她的感受就好了,而不会掉进她表面的语言坑里去。慢慢地,我们大量的匹配性旁白输入,就教会她一致性表达了。这个词不达意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


其实从这些内容中,大家能够感受到妈妈对于理解孩子的那些深彻的思考和反省。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妈妈重新和女儿有了更深一步的互相了解。


也让孩子在妈妈的爱和关怀之中,重新建构好安全感和对于人的信任感,愿意向外部世界去尝试着去表达和面对。


小朋友在语言,情绪,规则,社交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们是被这些问题吓到崩溃还是能够去思考背后的原因,给与孩子该有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更好成长,MM妈妈用她自己的切实的经验,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参考答案。


希望你能够从MM妈妈这段经历中,找到对你有用的答案。


愿所有的孩子被温柔以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乐言_ze

这个妈妈真厉害,加油

听友401946981

感谢诺爸,您正在做的事情功德无量,是听您的音频一次次给我希望,让我明白改变自己是最重要的,也非常感谢这位妈妈用心的分享

听古巴比伦在唱歌_zy

能加妈妈微信吗?跟我宝宝很像,我家就喜欢玩树枝,看树叶,他对很多树都认识,我不知道是让他玩还是不让他玩!

听友323606842

所问非所答怎么办呢 或者明明没做的事你问他做了吗他就会说做了再问做了吗他又会回答没

听友410153280 回复 @听友323606842

我家也是这样,请问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呢?

听友252617766

我想问下声音怎么做的,还有描述性语言呢

猜你喜欢
自闭症家长退圈访谈实录

自闭症这个标签,有如魔咒一般,压的我们喘不过来气。仿佛孩子被贴上了这个标签之后,便失去了发展的可能。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其实孩子成长的潜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by:诺爸说ASD

诺爸的自闭症退圈指南

hi,诺爸在入圈五年后,再来聊聊如何跨越“自闭症”这个阴影,如何才能回归孩子该有的正常生活轨迹。这些年看到许多的家长走出来,也看到更多的家庭陷入困局,希望我从一...

by:诺爸说ASD

自闭症干预I小肥阳自闭症干预经历

大家好,我是小肥阳。报以感恩的心,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为无助迷茫的你,提供一点方向、思考和建议。铁树花开,未来可期。我知道大家很辛苦,坚持一下,熬过了黎明前的黑...

by:吾乃小肥阳

自闭症干预|家长必学自闭症知识

本专辑是著名自闭症专家石建莉博士在美国录制的一套面向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知识视频。内容涵盖中美差异、世界自闭症干预体系发展、如何选模式、如何选机构、如何教语言、如何...

by:石建莉博士谈自闭症

渐晓读书会-自闭症退圈指南

聊聊书籍是我内心一直特别想做的一件事。这次能请到小雨奶奶一起做这件事,也很是荣幸。想聊书和推荐书,是因为在我最黑暗的那些时光里,让我能够看见希望的光芒,让我能...

by:诺爸说ASD

声音主播

335103.1万

简介:我是诺爸,18年孩子“自闭症”入圈,但已凭深度家庭陪伴摘帽 期间通过《诺爸40天康复日记》《退圈家长访谈实录》等节目 接触了大量圈内家长,见证了数千家长的家庭陪伴退圈路 从新视野解读这类孩子,他们都有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标签就否定孩子发展的潜力。就算是,也一定可以走出来。 整个世界对于孩子的误解都很大,他们其实很敏感,聪明,倔强,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理解和陪伴,激发起他们对于人的信任和探索的欲望和勇气。 但是理解孩子和真正的做好陪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也祝你在走进孩子内心的路上,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