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移民火星? | 行星科学家郑永春

2017-06-21 13:26:4916:37 8704
声音简介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导语:“我认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不是梦想,火星救援场景不是科幻,是20年以后的现实” 从研究地球土壤到月球土壤,再到研究火星土壤,行星科学家郑永春对人类未来走向深空充满了信心。

---嘉宾介绍---

郑永春,行星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首位“卡尔·萨根奖”华人科学家获得者。他是我们国家最早一批环保专业本科毕业生,对现在席卷全国的雾霾和环境污染,他在20年前就已经预见到。在探月工程尚未立项的时候,他就认为中国一定会探测月球,于是冒险投入其中。


以下是郑永春演讲内容实录:

  最近有一部电影正在热映,就是《火星救援》。很多人看过了,如果没有看过我建议你们去看看,我跟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关系,但我的研究领域跟它有关系。这是一部今年太空的硬科幻大片,这里面有很多坚实的科学技术的基础,这里面我们学到很多人类未来走向深空的一些事情,我推荐大家看一下这样的片子。

  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一位杂家,既然是杂家一定是做得不好的。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我应该是一个胸怀整个宇宙的科学梦想家和理想主义者,因为我总是喜欢做一些颠覆的事情。

  在20年前在没有任何人关注雾霾的时候,那时候根本没有雾霾,我选择了专门治理雾霾的专业叫做环境保护,基本上是我们国家第一代环境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到了2000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无处可以就业了,因为只有环卫部门会需要我,那是扫大街的我不想去扫。

  我后来选择了考研究生,因为我找不到工作才去考研究生,考的专业也是很古怪的,叫做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做什么的?我们大部分的同事,我的同学都在做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矿产开发,我做了一段时间水土保持的工作以后,我突然发现我们可以做得更远一点。

  正好有一个机会,我的老师欧阳自远院士一直在追求一个事,就是中国人要去月球,我觉得这个事情靠谱,我太想做这个事情,中国这么大的国家、13亿人口不可能忽略月球这个地方,中国人一定要去月球的。欧阳院士跟大家征求意见谁愿意学月球,没有一个人举手的,我说我愿意做月球,实际上我是农业大学环境保护专业出来的人,我怎么办?我从做月球的土壤开始,因为我是做土壤开始,农业大学是跟土壤跟泥巴打交道的人。现在我希望再跨界做月球的尘埃,月球上的PM2.5就是月球的尘埃,比我们地球上PM2.5毒性更大,对小老鼠、宇航员毒性更大,接着模拟火星土壤和模拟火星尘埃。我从地球做到月球,又从月球做到了火星。

  我从农业大学生物学专业,学到地球化学的地球科学类专业,我在天文台又待了11年,横跨天、地、生,我甚至还在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待了三年,我注定作为一个颠覆者,我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人。

  为什么走向深空,地球上活得好好的去那干吗?第二个问题我们能去哪里,这么多天体我们去哪里?第三个我们怎么去?我把这三个问题回答了,你们就知道了。

  这是我们地球,这颗悬浮在太空中蔚蓝色的星球,承载我们所有的悲伤喜乐,我们所有家庭、工作、生活,我们房子、车子,乃至战争、爱情都是在这颗星球上展开的。我们太关心是我们身边的东西,身边的家庭、房子、爱人、孩子,我们没有人关心如果说这颗星球碰到危机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一切将无所依存。

  这是我们整个太阳系的场景,太阳系从太阳往外一共八颗行星,地球只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太阳系还有无数的小天体——慧星、小行星、矮行星,还有巨行星木星及其卫星,大量的天体,这些天体中,我们人类将去往何处?

  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这些图片里面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认识我们在这个宇宙中的真实处境,我们没有人关心过它,这是四个类地行星,水星、火星、金星、地球,其中地球是最大的;但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比起来,我们的地球很小,我们地球只是木星大小的1284分之一;跟太阳比起来,我们这个恒星系唯一的恒星比起来,我们数以万计的天体全部加起来不到太阳质量的0.1%,99.9%的质量集中在太阳上面,似乎太阳系很大了;但我们把银河系请进来,我们看到更惊奇的场景,在银河系中我们的太阳是颗中等质量的恒星,它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算中等,它只是一颗粒中年的恒星,甚至远离银河系的中心。

  所以我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上千亿颗,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什么结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只是生活在银河系的小村庄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山村,我们只能从峰峦叠错的山脉之间的缝隙,我们才能窥到一点一点外面世界的面貌,就是用看到的这一点点东西,我们绘制了银河系的结构,但它很可能不是这样子的。

  我们再把宇宙请进来,我们已经找不到我们在哪里了。我们一定不在宇宙的中心,我们一定在宇宙某一个角落看着整个宇宙不断的膨胀。刚才展示这些图片之后,我发现给你们灌输一个比较消极的思想,你们会感觉非常的绝望,非常失望,甚至于非常无助,因为我们是如此渺小和卑微。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两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深深敬畏与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要用它来寻找光明,“以天之道、解物之语”,我们要从自然法则中找到我们人类的未来。

  这个是我们人类50年来太空探索所有的航天器的任务,一共200多次,每一次成本至少几十亿人民币、几十亿美金,我们在太空里面砸上万亿的钱,为什么做这些事情?我们人类的航天器、飞船,飞遍了太阳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中国人才去了月球——离得最近的一个天体,全世界已经去了月球140多次,去火星和金星45次、43次,我们刚刚去了月球,我们的路还很远很远。通过这些探测,我们的航天技术得到了提高,人类的知识疆界得到了拓展,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修改我们教科书,而且吸引和鼓舞未来年轻一代的探索者,那就是你们。

  在我们太阳系半径里面,我刚才展示的只是我们太阳系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八大行星最外面这颗矮行星,离我们太阳几十个天文单位,四五十亿公里,今年7月份,人类最快的航天器——新视野号,时速达到7.5万公里,最快的航天器我们飞了10年才刚刚飞到冥王星,而我们太阳系的半径是15万亿公里,我们以最快航天器来飞,还要飞三万年。

  再给大家展示一个很沉重的照片,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大家看到我们地球在哪里了吗?它只是一束太阳光线下一个暗淡的蓝点,这就是我们从太阳系里面回望我们地球时发现的,它卑微得就像悬浮在光线里面的一粒尘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这张照片又让我的雄心勃发,因为这是我们从月球上拍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升起,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月亮落下,但我们登陆另外一个天体时,我们将看到地球升起,地球落下。我们看到的不是月亮,而是地亮。所以我们太空探索,我们对天文的认识,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它既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真实的处境,让我们知道自己有多么地卑微和渺小,也可以让我们人类雄心勃发,让我们走得更远。

  我们认识一下,人类在地球的命运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有一个清醒认识,我们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大量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不时会撞倒我们地球,我们地球会迎来灭顶之灾。

  我们看到我们太阳系里面月球、火星、金星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撞击坑,我们地球也无例外,我们地球确认的撞击坑有176个,但是真正的撞击坑肯定不止这么多。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撞击坑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为什么中国没有?

  不是我们幸运,是因为我们文明太过古老,我们经历了太多沧海桑田,所以大部分记录没有了。我们发现大部分撞击坑保留在戈壁沙滩以及原始森林等等没有人烟的地方,我们发现一颗小小的塑料球就可以把坚硬、实心的铝板撞击成几十公分大坑,所以这样的撞击威力足够大。

  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在墨西哥湾,漫天的尘土遮蔽了整个地球,地球瞬时降温变成了一个雪球,90%的生物在那次撞击事件里面灭绝了,这样事情并不遥远。在1908年的时候,有一颗小行星撞击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几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瞬间没有了。1992年,苏梅克-列维九号慧星撞击木星的时候,一颗慧星分裂20多个碎片,每一个碎片在木星上形成的伤疤,可以装得下我们整个地球,如果任何一颗碎片落在我们地上  我们肯定不在这里了。

  2013年春节,我还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看到一颗碎片撞到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这是我们在影片中经常看到的地球末日。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我们经常看到我们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爆发、地球磁极反转,这样的事件也会灭绝我们的生命。

  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一个雄心,就是在500多年前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500年之后他发现的新大陆,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这也是我们太阳系探索的意义,我们要发现新世界。

  新视野号探测器飞到冥王星,冥王星第一次展现给我们的场景居然是“爱星”,从很小、很暗淡的点变成了我们万众喜乐的冥王星。太阳系发现新大陆给我们的意义,不亚于我们500年前发现新大陆的意义。未来我们从地球出发,先登陆月球,在月球驻留;登陆火星,在火星驻留。46年前,我们人类第一次登陆了月球,这是航天员个人的一小步,但是却是人类一大步;未来我们从月球出发,我们登陆火星,在火星驻留。今年九月份我们在火星上发现液态水,我们发现火星大气非常浓密,曾经有可能孕育出生命,这就给我们一个新的希望。

  我认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不是梦想,火星救援场景不是科幻,是20年以后的现实,在我没有退休,我57岁的时候我会看到人类登陆火星。我们人类登陆火星后,将沿着探索火星、登陆火星、改造火星和火星移民的脉络逐步地推进,因为火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行星,我们去火星不是因为火星很美好,是因为我们人类如果遇到灭顶之灾,我们要有新去处,要有一个避险的场所。

  勇于探索的心永远年轻,敢于挑战的人永远自信。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这个需要梦想和激情,我们不管是美洲人、非洲人、阿拉伯人,我们都为NASA的行为感到激动。中国人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贡献,修改全人类的教科书,拓展全人类的知识边界,这样行为多了以后,我们才能领导世界。我们的中餐拓展到全世界,未来我们科学技术进步也要让全人类感到震惊。

  人类要继续生存十万年,我们在地球上的历史,人类历史才两百万年,我们文明史才五千年,我们有能力向外界展示我们、和外界沟通信息才三四十年的历史。人类如何在太阳系、地球上继续生存10万年,这是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谢谢大家。


“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中国科普博览承办的科学讲坛,致力于精英思想的跨界传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登陆“SELF格致论道”官方网站、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微博“SELF格致论道”获取更多信息。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self@cnic.cn联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90350poxq

你确定在月球可以看到地球上升落下,专家?

yang_1d

有那个精力来改造火星居住,为什么把精力用在使地球变得更好呢?

听友419589166 回复 @yang_1d

那么如果有一天地球遭遇危机了,人类应该何去何从呢?人类要不要保留自己的文明呢?

郑小伊涵

挺好,期待登陆火星,大格局。

长风_qs

讲的非常好,特别是最后的野心,我真心祝福!好多国人都失去信心了,这哪儿行啊!我真心祝福成功!

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 回复 @长风_qs

哇哦!您评论了好多啊,加鸡腿!

猜你喜欢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比尔盖茨盛赞推荐,称此书让他告别熬夜,开始好好睡觉。本书被誉为34种语言,畅销世界。为什么要睡觉?睡不好有什么坏处?怎么睡得好觉?一切答案尽在其中。

by:Pepe与安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你认为自己最近睡眠充足吗?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不用怀疑,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失眠已经成为流行病的时代。作为一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沃克对生物的睡眠...

by:我兜里有土豆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想提高学习成绩?需要好好睡觉。存在失眠困扰?需要好好学习。好奇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获取更多趣味谈资,这里或许有你不知道的知识。

by:红色大耳朵_ia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比尔·盖茨精选推荐!2020年卡尔·萨根科普奖得主马修·沃克成名作品《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NO.1,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全景呈现熟悉又陌生的睡梦领...

by:toread_jxj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书中内容都是作者的真实人生写照,作者尽力平铺直叙,丝毫没有加以粉饰。作品描述了主人公无法选择的童年艰苦生活,但通过自己好学上进的精神、坚忍不拔的独...

by:graceya丫丫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你有睡眠问题吗?目前,我国超过三亿人有睡眠问题:睡不着、睡不好、熬夜、梦游、嗜睡……你是否了解睡眠对我们的生命及健康意味着什么?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by:心理咨询师沈山

我们为什么上瘾

科普作家萨拉维茨生于一个美国犹太中产家庭,她在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时,不幸对药物成瘾,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美国戒瘾制度的阴暗面,此后20多年来,...

by:我兜里有土豆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内容简介】经过400天田野调查,呈现了15个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故事,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涵盖武力霸凌、流言霸凌、性别霸凌、群体霸凌、校园霸凌等...

by:士强主播

我们为什么要安装净水机

净水机产品进入市场已经20多年了。作为必要的家用电器。安装的家庭还不到20%。面对水污染的加剧,核废水的排放,得病率的增加。不是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产品。而是太多人...

by:方海军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