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

2022-09-17 05:15:2025:58 66
所属专辑:知识分享
声音简介


《米兰昆德拉》|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作者让-多米尼克布里埃,记者、作家,著有《鲁奇尼之谜》《莱昂纳德科恩传》《鲍勃迪伦:诗人之歌》等多部艺术家传记。布里埃对新闻与材料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和捕捉能力,对文学也有自己的认识。

关于本书

国内授权引进的首部昆德拉传记。米兰昆德拉在世界文坛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中文世界也有很多忠实读者。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学界,还是普通读者,对昆德拉的过去了解甚少。布里埃的这部传记,为我们了解昆德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帮我们从更立体的角度,理解这位文学大师。

核心内容

从三组关键词入手,帮你理解昆德拉这位小说家: 1.捷克和玩笑。

2. 布拉格之春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 媚俗与小说的智慧。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解读的这本书叫《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生活》。


米兰昆德拉很有名,他本人是当之无愧的20世纪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玩笑》,几十年来,都是长销不衰的经典。他虽然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一直是诺奖的热门人选。

昆德拉一生跨越了几乎整个20世纪,经历了过去近100年的各种战乱和动荡,他的经历也很传奇。但是,他对自己的隐私极为看重,多年来,从不接受记者采访,很少写信,也很少留下和文学无关的个人资料。

既然昆德拉对自己保护得这么严密,那他的传记该怎么写呢?

对本书的作者,法国作家让-多米尼克布里埃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在这本书里,布里埃没有试着解释昆德拉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结婚的,他的妻子是什么样的人,书里都没有交代。布里埃把昆德拉放在历史进程中,考察他精神的成长和变化。他要回答的是,昆德拉如何成长为一个小说家?他为什么从捷克移居法国?捷克历史和布拉格之春如何进入他的作品?这些都可以借助公开资料来完成。

归根结底,布里埃是想告诉我们,昆德拉为什么能成为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是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

昆德拉自己说,塑造人物,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编码。对昆德拉,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捷克,布拉格之春,这是他的经历;媚俗,生命之轻,这是他小说中的概念;小说的智慧,这是他的写作使命。接下来,我会从三组关键词入手,来帮你理解昆德拉这位小说家:第一组,是捷克和玩笑;第二组,是布拉格之春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三组,是媚俗与小说的智慧。

第一部分

好,我们进入第一部分。

昆德拉1929年出生在捷克的布尔诺。十多年前,这里还属于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匈帝国分裂成七个小国,其中一个是捷克斯洛伐克。现在,捷克斯洛伐克又分成了两个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解读中,为叙述方便,把捷克斯洛伐克也简称为捷克。

昆德拉十岁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十五岁时,战争结束。他在小说《笑忘录》里是这样说的:1939年,德国军队进入波希米亚,捷克人的国家不复存在。1945年,俄国军队进入波希米亚。俄国人赶走了德国人,人们为此欣喜若狂。

1947年,冷战降临。不久之后,昆德拉中学毕业,进入大学艺术系学习文学和美学,并加入捷克共产党,不久之后就被开除了。开除的原因,昆德拉一直语焉不详。1956年,被开除八年之后,昆德拉又加入了捷克共产党。当时,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工人罢工被波兰政府镇压,匈牙利发生十月事件,苏联军队镇压了布达佩斯的抗议行动,造成数千人死亡。这是东欧国家在斯大林去世之后,想摆脱苏联控制的一些迹象。捷克并没有发生抗议行动,但文化艺术界感觉审查的形势有所松动。27岁的青年诗人昆德拉加入了一个日常生活诗人小组。他的诗写爱情、写欲望,他完成了在布拉格电影学院的学业,留校担任老师,讲授世界文学课程。

30岁的时候,昆德拉放弃诗歌创作,转向小说。在苏联美学的统领下,现实主义作品最受推崇,但现实主义作品中写的现实,跟真正的现实不搭边。苏联美学也会赞美年轻人,却又扼杀年轻人的个性与冲动。昆德拉离开抒情诗,选择小说,相当于转换了看待世界的态度。抒情诗的态度是直接的,小说的态度是反讽的,反讽可以让人在种种矛盾中理解现实。

1961年,昆德拉开始写小说《玩笑》,1965年写完,1967年春出版,

1968年秋天就有了法语版。这恰好是苏联军队进入捷克的时候,法国读者立刻接受了《玩笑》这本来自捷克的小说。在外国读者看来,昆德拉就像是一位勇士,他以捷克小说特有的幽默感来反抗强权。

幽默是捷克文学的基因,它是一种反讽,拥有巨大的力量。捷克文学史上有一本名著叫《好兵帅克》,那本小说就充满玩笑和讽刺。好兵帅克所处的环境非常压抑,但他整天傻乎乎笑嘻嘻的。他的上级是一个中尉,从来不笑,非常受不了帅克,因为帅克不严肃。手下有这么一个总是闹出笑话的士兵, 权力就被消解了。面对权力,不严肃不正经,那就是在破坏权力秩序的严肃性。

昆德拉的小说《玩笑》,也有类似的喜剧效果。他写了一个青年人因为开玩笑,被送进苦役营的故事。在严苛的环境下,还能讲笑话,就是在传递彼此认同的价值,能一起笑,就是彼此关爱,更显露人性。


1968年,约有七万捷克人离开祖国,但昆德拉留在了布拉格。虽然捷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生命节奏在创作。1969年,他写出了《生活在别处》。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诗人,他以抒情诗的态度进入世界,却发现世界并不是他想象的样子。1972年,布拉格电影学院解雇了昆德拉。同数千名知识分子一样,昆德拉失去了工作。这一年他写完了《告别圆舞曲》,但是,他认定自己的作家生涯已经结束。在朋友的帮助下,昆德拉给一家报纸写星座专栏谋生。一个被文学界抹去的人,开始向数十万年轻人宣讲星座运程。

1973年,《生活在别处》获得法国美第奇外国作品奖。昆德拉到巴黎领奖,伽立玛出版社的老板问他是否考虑留在法国写作。这时候,昆德拉的主要读者是法国人。1975年,法国雷恩大学给昆德拉提供了一个文学教授的职位。7月,昆德拉和妻子薇拉上了一辆雷诺轿车,带着四箱行李和几箱子书,出发去雷恩大学。一路上,他们经过许多美丽的法国城市,然后到了第一个难看的法国城市,就是雷恩。

1979年夏天,捷克当局宣告取消昆德拉捷克公民的身份。当年,他的小说《笑忘录》出版,书中有一个句子经常被引用:人与强权的斗争,就是与遗忘的斗争。到了秋天,昆德拉和雷恩大学的合约到期,被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聘用。1981年,昆德拉获得法国国籍。他说,法国已经成了我的书的祖国, 我追随了我的书。1982 年, 昆德拉写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说,某些东西已经彻底封闭,我不会再涉及捷克历史这一主题。  从1980年开始,昆德拉尝试用法语写作,他先是校正自己小说的法语译本,又用法语写随笔,发表了两本随笔集。到1995年,昆德拉写出了第一本法语小说《慢》。这是他写作生涯中的第二次转变,第一次是由抒情诗人转向小说家,第二次是由捷克语转向法语。

2014年4月,昆德拉85岁生日,出版了新小说《庆祝无意义》。书中说: 我们很久以来就明白世界是不可能推翻的,不可能改造的,也是不可能阻挡其不幸的进展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抵挡:不必认真对待。书里还说,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不仅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

这几句话很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作家留给后世的忠告。


第二部分

然而,人真的能热爱无意义吗?人为什么需要生命的意义呢?什么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人能承受生命之轻吗?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来看看布拉格之春和昆德拉最重要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968年15日到821日,这段时间一般被看作是布拉格之春持续的时间。年初,捷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提出要在国内推动政治改革,建设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杜布切克是在苏联党校学习过的高级干部,从未到过西方。但他认识到,强权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人民应该有自由,经济体制要改革,要建立一个民主的、人道主义的共和国。1968 年的820日,几百架飞机从波兰、白俄罗斯和东德的机场飞往布拉格。几天之内,共有五十万来自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军队控制了捷克。苏联塔斯社说:军队进入捷克,是因为他们收到了捷克人民发出的援助请求。布拉格之春到此结束。

杜布切克很快被抓了起来,关押在乌克兰的一个秘密地点。苏联人先威胁要杀死他。过了几天,他们给他刮胡子、穿上干净衣服,送到莫斯科,让他在

《莫斯科协议》上签字,要求恢复审查制度,消灭反对派团体。827日, 杜布切克签完字回到布拉格,发表广播讲话,数百万捷克人听了他的简短演说,讲话过程中有长时间的停顿。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屈辱时刻,也是捷克人的屈辱时刻。

苏联人进入捷克的时候,很多捷克人进行了捷克式的反抗。市民把街道的指示牌拆掉,姑娘穿着超短裙围住苏联士兵,调戏士兵。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说,对俄国人的仇恨像酒精一样,让人头晕目眩。到处都是手绘的海报,挖苦文字和讽刺短诗,把苏联领导人和军队当成无知的小丑。在这个入侵事件中,捷克死了一百多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以布拉格之春为背景的。得到每天听本书中, 解读过这本小说,你可以找来听听。

我在这里再来简单说一下,到底什么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也是理解昆德拉这个人物的关键。这本书开头讲的是尼采的永恒轮回,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形式再现,轮回永远进行下去,发生过的事都已经发生了,而且将重新发生。永恒轮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吗?昆德拉借用“永恒轮回”,是要讨论他自己的概念,那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说,重是生命所必需的,因为重把人置于现实之中,如果负担完全消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仅仅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变得自由,但没有意义。小说的男主人公叫托马斯,他和两个女人纠缠。这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情人,萨宾娜,一个是他的妻子叫特蕾莎。苏军人进入布拉格之后,这三个人都到了瑞士,托马斯在瑞士的一家医院工作。情人萨宾娜在瑞士办了一个画展,因为布拉格之春,西方国家对捷克很同情,所以萨宾娜一下子卖出了自己所有的作品,她说感谢苏联人,让我发财了。托马斯和萨宾娜在瑞士又有了联系,这让妻子特蕾莎很受刺激。她不告而别,回到了捷克。托马斯同情妻子,也回到了捷克。他失去了原来的医生工作,跟着妻子到农场里干活。两个人在一起车祸中去世。萨宾娜在瑞士生活四年之后,又去了巴黎,始终陷在忧伤中。她可以背叛亲人、背叛祖国,也可以背叛爱情,但这些东西一样不剩之后,还有什么好背叛的呢?昆德拉说,压倒她的不是沉重,而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她对故土的兴趣越来越少,她是一个彻底的怀疑者,不相信任何价值和意义。所谓存在之轻,就是这个意思。在小说里,萨宾娜可以说最轻的一个人。小说中最重的一个人是萨宾娜的另一个情人弗朗茨,他要寻找崇高的生命意义,他听说越南柬埔寨正在打仗,就跑到那里参加一个由白人组成的和平请愿团,但他死在了东南亚。

特蕾莎回到捷克,是要跟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吗?她在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吗?萨宾娜漂泊海外,孤独而死,是无法承受生命之轻吗?这种轻与重的生存状态,是昆德拉这本小说思考的主题,布拉格之春提供了一个背景,面对一个历史事件,人们会有不同的生活选择,也要承受不同的生命状态。


这本传记并没有挖掘出米兰•昆德拉1968年8月在干什么,但记录了他10月份在巴黎的发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昆德拉的想法。1968年10月,昆德拉到巴黎宣传新书,他对法国记者说:布拉格之春的精神会永存,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没有失败,也没有捷克作家想移民国外。我要留在祖国继续工作。从巴黎回到布拉格后,昆德拉写了一篇文章叫《捷克的命运》。他说:我在国外谈话的时候,用的都是爱国语言,因为我们的民族是坚定的、理智的、团结的,布拉格的秋天会比布拉格之春还有影响,未来还充满希望。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剧作家哈维尔和昆德拉展开论战。在那后,昆德拉远离政治,继续写小说。1975年,昆德拉移居法国。1989年东欧剧变,哈维尔成为捷克总统。昆德拉说,1989年,我被巨大的欢乐所淹没,但也淹没在悲伤之中。这个变化来得太迟了,我不能再推翻一次自己的生活,再换一个自己的家。他一直强调,他在法国很幸福,不会返回捷克。昆德拉不想成为一个受害者的形象,他说,流亡生涯满足了自己珍贵的愿望,那就是生活在别处。


第三部分

我们很容易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成是一个写布拉格之春的故事。但历史事件只是把一个人的生存境况推到极致,年轻人告别自己抒情诗一般的世界观,他对生命之轻的承担都是持久的人类境遇。近20年之后,昆德拉才推出了这本书的捷克语版,他希望捷克人把布拉格之春淡忘之后,再看这本小说。他强调,这本小说不是写布拉格之春的历史。

那么,这部小说,或者昆德拉所有的小说,到底在写什么呢?

我举一个例子。还是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小说里,萨宾娜流亡到了美国,在美国认识了一个参议员。参议员开车带着萨宾娜兜风,车里还有四个孩子,到了一片草地,车停下,孩子们在草地上跑起来。参议员看着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用一种很陶醉的神态跟萨宾娜说,看看他们,这就是幸福。

小说中说,你看见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动,流下第一滴泪,这很正常。但你想感动他人,要和所有人一起,为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落泪,第二滴泪就是媚俗。媚俗这个词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名词,我们可能对这个词有点儿陌生,却对媚俗现象一点儿也不陌生。媚俗要求整齐划一,排斥一切个人性。简单地说,媚俗是一种伪崇高。说的复杂一点儿,媚俗是一种自我伟大的不真实的激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弗朗茨就是媚俗之人,他认为自己对世界和平负有责任,跑到东南亚进行和平请愿,这就是一种自我伟大的不真实的激情。小说中的萨宾娜对媚俗非常警惕。德国人给她办了一个画展,把她说成民主斗士,为了自由而选择流亡。萨宾娜对这种宣传非常反感。她说,我的敌人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

然而,谁也无法完全避免媚俗,媚俗属于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捷克处于苏联控制之下的时候,萨宾娜和特蕾莎能感到媚俗无处不在,但后来媚俗就不在了吗?我们前面提到,1968年布拉格之春过后,昆德拉和剧作家哈维尔发生过一场论战。二十年后,哈维尔成为捷克总统。1995年,昆德拉写了一篇小说叫《慢》,里面写到一位捷克学者,他曾经失去科研工作的岗位, 去建筑工地干活,他为自己因为政治原因而经受的苦难感到自豪,他在演讲时内心升腾起一股激情。昆德拉把这种具有表演欲的政治家和学者称为舞者,在昆德拉看来,无论是专制还是反抗,只要以崇高的面目进行表演, 就是媚俗。

再举一个例子。昆德拉到法国之后,写的第一本小说叫《笑忘录》,这是1970年代出版的,但在这个小说里,昆德拉似乎预言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他花了好几个段落来写著书癖(写书的癖好)。他说,如果一个地方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有闲工夫了,就有普遍的个人孤独感了,于是就都有描述自己的冲动,普遍的孤独导致著书癖的产生,那么集体的著书癖反过来又增强了普遍的孤独感。一开始,印刷术的确促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但到了著书癖的时代,著书立说起的作用恰恰相反,每个人都用自己写的东西把自己包围起来,就像用镜子做成墙把自己封存起来,与外界所有的声音隔绝。

为什么大家都有表达欲呢?都要写书呢?因为每个人都忍受不了他不被人说起,也不被人注意,就从这个冷漠的世界里销声匿迹,他想弄出点儿词语。作家是这样的,每个想表达的人都这样。昆德拉所说的用镜子做成墙把自己封存起来”很像是现在人们说的信息茧房。现代人的癖好就是表达自己,书写癖被神圣化了,欲望就会变成一种权利。1984年,昆德拉还说过一段话,文化的声音可能会从媒体的喧嚣中消失,传媒的精神与文化的精神是相悖的,文化基于个人,而传媒导向单一化;文化照亮事物的复杂性,而传媒将事物简单化。文化是一种长久的拷问,传媒则快速的回答一切。文化是记忆的守护神,传媒是时下新闻的追逐者。昆德拉说完这段话不久,就拒绝了一切新闻媒体的采访要求。

1984年,昆德拉在电视上最后一次露面,他说,我喜欢不被人看到。我的梦想是用化名写作,但要做到那么神秘,实在太难了。他说,小说家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就会给自己的作品带来危害,人们会关注这位作者的行为、言论和立场,把小说当成是这位作者的言行和立场的附属品。然而,小说家不是任何人的代言人,甚至不是自己观念的代言人。其实,有不少前辈作家,跟昆德拉的想法很接近,比如福克纳就说过,作为个人存在,要有被大写的历史消除和淘汰的雄心,除了我已经印刷的书,绝不留下任何痕迹。请注意,是已经印刷的书,不是没有完成的手稿,不是信,不是日记。像昆德拉这样的小说家,肯定会有不朽的渴望,但他希望给后世留下的是手艺精湛的作品。历史会把个人生活的痕迹洗涤干净,一个人一时一地的言行立场都是琐碎的。

1985年,昆德拉在耶路撒冷接受一个文学奖,他在演讲中提到一句古老的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谚语流传甚广,大家懒得思考的时候,就想起这句话。可昆德拉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停止思考。他嘲讽的是,只用科学和哲学这两种方式思考世界。他认为,我们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小说。他一直是用小说来思考的,他还说过,小说就是对上帝笑声的回应。

昆德拉对后世的小说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发现小说才能发现的,这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如今的昆德拉90多岁,可能不久于人世了。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价值,将长久存在下去。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米兰昆德拉》这本传记的解读。





昆德拉曾经在文章中,写过一段对话。有人问他,昆德拉先生,你是共产主义者吗?不,我是小说家。你是持不同政见者吗?不,我是小说家。您是左翼还是右翼?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我是小说家。


他这样强调自己是小说家,是想表明,小说家和作家是不一样的。作家会带着自己的想法发言,写小说,写文章,都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作家是一个公众人物。小说家不能当公众人物,一个小说家的显著特征就是他不喜欢谈论自己。小说家要从作品背后消失,只留下他的小说。


小说家的工作就是编一些故事,询问世界。而人的愚蠢,就在于有问必答, 小说的智慧在于对一切提出问题。小说家不是从哲学观念去思考的,而是从人的普遍境遇去思考。


昆德拉有一本小说叫《不朽》,里面写海明威和歌德在天堂中相遇。海明威跟歌德抱怨,说现在没人读我的小说,只关心我的八卦。也许昆德拉心中,他希望以后的人们还要读他的小说,而不是关心他的人生故事。


重点:

1. 小说家的工作就是编一些故事,询问世界。而人的愚蠢,就在于有问必答,小说的智慧在于对一切提出问题。小说家不是从哲学观念去思考的,而是从人的普遍境遇去思考。 2. 昆德拉对后世的小说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 :发现小说才能发现的,这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如今的昆德拉90多岁,可能不久于人世了。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的价值,将长久存在下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好笑的爱》,是昆德拉唯一的短篇小说集,最初于1968年在布拉格出版,但是问世不久即遭查禁。集中的七个短篇故事,故事全都与爱情有关,或者说主题涉及竭力在冲动和需...

by:昆语

慢|米兰·昆德拉最轻松的作品

当速度成为迷惑人心的魔鬼时,世界还能重新找到“慢”的艺术吗?米兰·昆德拉最轻松的作品,一部关注现代人心灵生活的“慢”小说,思考在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人们该如何寻...

by:译文有声

帷幕|米兰·昆德拉的七堂文学课

《帷幕》概述了昆德拉以往对于小说艺术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游走世界,从此撕开由传奇、预先阐释织成的掩...

by:译文有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

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捷克籍法国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

by:潇潇雨浓

告别圆舞曲|米兰·昆德拉最珍爱的作品

《告别圆舞曲》是米兰·昆德拉重要的小说代表作,于1969-1970年间在波希米亚完成,曾荣获意大利最佳外国文学奖。该作品构思巧妙,极富黑色幽默风格,是公认的当代...

by:译文有声

玩笑|米兰·昆德拉首部长篇小说|与昆德拉一起,追问生命的轻与重、快与慢

青年学生路德维克因为在寄给朋友的明信片上写了几句玩笑话而被开除出党,并被下放到矿井做苦役。在服役期间,他爱上了一位老实稳重的姑娘露茜,将她视为自己黑暗生活的引路...

by:译文有声

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小说封笔之作

“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庆祝无意义》是米兰·昆德拉在长达十年的小说创作空白期之后的最近一部小说,是作家“全部作品出人意料的概括。一个奇特的概括。...

by:译文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