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讲堂|张秉贵——被誉为“燕京第九景”的售货员

2021-05-31 09:35:2106:41 80
所属专辑:未来讲堂
声音简介

他们从历史中走来,

我们在故事里相遇,

理想信念高于天,

红色精神光耀未来。

  张秉贵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普通售货员,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商业系统最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他的绝活是售货“一抓准”和算账“一口清”,“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以及“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凭借这些“绝活儿”,张秉贵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带动了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他生前,很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在他的糖果专柜前排起长队,只为亲身感受他的技艺和服务。燕京有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群众亲切誉为“燕京第九景”。北京百货大楼门前广场矗立着一尊半身铜像,那就是普通售货员张秉贵。

  1929年,11岁的张秉贵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收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为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破格录取。他做梦也没想到能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在宽敞明亮的柜台前体面地为顾客服务,感到无比光荣的他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1955年开始,在他三十多年平凡的售货实践中,他胸怀“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职业信念,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张秉贵常说:“售货员要用一团火来温暖顾客,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家后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的一点贡献。”30多年来,张秉贵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加之物资相对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张秉贵便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

  所谓“一抓准”,就是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就能抓出5两;“一口清”则是神奇的算账速度,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心算,经常是顾客要买多少的话音刚落,他就报出了价钱。后来他又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就是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招呼,做好准备。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

  张秉贵不仅技术过硬,还注重仪表,坚持每周理发,每天刮胡子、换衬衣、擦皮鞋。他还注意研究顾客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为了精通商品知识,每逢公休日,张秉贵就蹬上自行车到工厂、医院和研究单位,学习糖果知识。由于熟悉顾客和商品的特点,张秉贵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顾客推荐商品。

  有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经常来欣赏他售货。老人说:“我是个病人,每天来看看您站柜台的精神劲儿,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劲儿,我的病也仿佛好了许多。”

思考题

  同学们,张秉贵把普通的售货工作做成了事业,做成了艺术,做出了境界。请你以“平凡中的伟大”为题,以张秉贵的事迹为例,谈谈你的观点。

  欢迎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送到邮箱future@sclf.org,等待你们的心声。

讲述者:李海峰

  文化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扇子艺术协会副会长。齐白石再传弟子、齐派艺术当代最具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制片人;抖音大V——“丹青旅者”。

 

  活动主创

  总策划:杭元祥 范卫平

  策划:王丽颖 王秋

  统筹:胡银芳 裴华

  撰稿:集体

  监制:郝卫群 钱宇 毛蓉蓉

  音频后期制作:天时 洪博 闫乔锋

  融媒体:白钢 洪博 雷杨

  马鹏 宋扬 高磊 朱伟雄

  平面设计:郝毅

  微信制作:雨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