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60首讲记——60 乌梅丸

2021-06-07 07:02:1412:23 9870
所属专辑:名方60首讲记
声音简介
乌梅丸
【来源】本方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类似的原文,相关内容如下:
1.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不利止。
2.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 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九篇第七条)
【组成】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剂量】
现代临床常用作汤剂,参考剂量如下:乌梅10-30g,细辛3-6g,干姜5-10g,黄连5-10g,当归10-15g,炮附子10-15g,蜀椒5-10g,桂枝10-15g,人参5-10g或党参10-20g,黄柏10-15g。
【用法】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九。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应用】
本方原为蛔厥证而设,症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见腹泻日久,久治不愈等。
现在临川多用本方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直肠息肉等,五官科疾病如慢性角膜炎、青光眼、复发性口长溃疡、化脓性中耳炎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梅尼埃病、干燥综合征、神经性头痛、慢性盆腔炎等属寒热错杂证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91184315

讲的不错,谢谢

听友191184315

臭,通假字嗅

双湖医叟

郝万山、胡希恕的伤寒!张老师什么时候安排讲一讲!谢谢!

猜你喜欢
名方60首讲记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方剂课堂讲稿为基础,分别从来源、组成、剂量、用法、配伍、应用、加减、名家论述3个方面,介绍了常用名方60首的学用心得,既有翔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具...

by:欣宏闻道

名方60首讲记

方剂是在中药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配伍结构和关系稳定的治病工具,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名方,一首名方的形成经历了多年的临床验证,行之有效...

by:汉方云课堂

名方60首讲记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方剂课堂讲稿为基础,分别从来源、组成、剂量、用法、配伍、应用、加减、名家论述3个方面,介绍了常用名方60首的学用心得,既有翔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具...

by:经方研究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千年以来被各界公认为的一部大乘之经,里面深深的阐述了宇宙万象万法,缘起缘灭的道理。有一句话说的好,读懂领悟楞严经,不看世间糟粕...

by:当法归一

古代经典名方100首解读

主编,高建忠,杨继红

by:vallymimi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印广法师

“自从一读楞严经,不看人间糟粕书”,了生脱死,脱离苦难唯“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说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万法之真相、宇宙万物的来龙去...

by:妙音_当如

胡希恕经方医学六经入门讲记

适合人群:西学中,中医入门,共同学习。

by:1359545rlcp